文/鄒平縣人民醫院 楊素娟
醫院的檔案一般記載了對相關臨床實踐過程和實踐的結果,還記載了醫院開展的日常工作,這些相關記載能夠對醫院的建設和發展產生著很重要的作用,還能給相關的醫學研究以及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指導依據,是新醫改背景下最重要的醫療資源。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對于整個醫院甚至醫學界都是很大的漏洞。
以前醫院基本采用人工管理檔案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比較傳統的,但是卻存在著很大的漏洞。比如人工管理檔案不是特別到位,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管理員的一個疏忽導致了檔案資料的丟失或其他問題的發生,因此檔案管理問題存在很大的漏洞。
很多醫院的員工對于檔案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視,甚至有的工作人員根本不把它當作一項專門的職業來對待,同時相對的醫院對檔案的管理工作投入的資金、人力、技術、設備等方面常常不足,導致相關人員覺得檔案管理工作不重要,認為檔案管理就是簡單的抄寫和記錄管理,然后進行保存和看管,正是因為這些導致了員工的不思進取,并且對待工作的態度消極。
現代化信息越來越寬廣,各行各業都已經全面實現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醫院的檔案管理也采用了這種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最近這幾年,公共醫療衛生事業逐漸成為了國家和社會高度重視的話題,但是要把醫療服務更加實惠優質地提供給廣大人民,全國各地的醫療衛生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才得以實現。與此同時,醫院之間還要共享檔案的信息,來進一步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在日常工作時,醫院還可以通過在網上利用網絡科技和計算機技術建立起一個網絡的檔案數據庫,這個網絡檔案跟傳統的檔案數據相比更加標準化和系統化,只要有網絡的存在就可以隨時隨地查找出想要知道的內容。作為現在相對來說比較廣泛的自動化管理系統,能夠同時具備平臺化能力、系統集成和移動應用等多方面功能,并且有著比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現代化醫院的檔案管理中使用價值特別高,而在建設數據庫方面,醫院要提高對這方面的投資和建設力度,確保及時有效地維護檔案管理工作,才能進一步推動醫院現代化的發展。
一般檔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醫療檔案的管理,第二環節是后勤檔案的管理,最后一個環節是建設檔案的管理。這三種管理制度都完善的情況下是有區別的,第一環節的醫療檔案是醫院最主要的運行條件,它主要是對醫療服務中發生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歸檔,要想提高這項管理制度,就要求醫院和各部門的積極配合才得以實現。第二環節的后勤檔案是在所有環節中最容易忽視的,但是在一個醫院的運營下是不可或缺的。在新醫改的推動之下,后勤檔案的管理工作也越來越明顯,后勤檔案管理不僅具有顯著的標準化,還有很強的重復性和較高的基礎性。因此,后勤檔案的管理工作目標是要更加重視它,通過一些可靠的運行數據為醫院的改進和發展提供參考,保證醫院各項指標正常,避免因為管理員的管理不當而影響了醫院的正常運行。第三環節也是最后一個環節的建設檔案的管理,主要體現在新醫改的政策下,醫院的建設和發展產生的變化。
檔案管理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也是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原因,并且可能會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準確性產生直接作用。所以,在招聘檔案管理員的時候,應該最先選擇那些醫學專業方面的人才,并且要求應聘者有工作經驗,這樣也可以保證應聘者能夠很快適應檔案管理員的工作。與此同時,招聘到管理人才之后,醫院應該安排一個跟工作相關的培訓工作,在醫學人才的基礎上,傳授一些工作內容、管理制度和素質培訓等,在培訓的同時,也可以讓老員工加入,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和責任意識,通過培訓的方式來提高檔案的管理水平。
總之,一個醫院檔案的管理是基礎建設的前提,并且能夠對醫院的持續性發展產生著一個很直接的作用,但是它具體擁有的個性化和功能,還需要醫院和管理者通過有效的改進方法和策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對于這點,醫院需要想出更多的策略,使醫院檔案管理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通過應對策略來提高醫院的內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