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 鄭裕鴻
現代公共圖書館早已突破了借書還書的單一服務方式,讀者活動使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和文化傳播職能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常年堅持開展多元化讀者活動,創建一個又一個具有社會知曉度的文化品牌,把圖書館打造為家庭空間、工作空間之外,市民生活的“第三空間”。
寶安區圖書館是深圳地區最早獨立主辦公益性講座活動的公共圖書館。2004年,寶安區圖書館創辦講座類品牌讀者活動“寶圖星期講座”。活動以聆聽、分享、傳承為服務宗旨,根據讀者的多樣化需求,組織策劃各類主題講座。活動舉辦至今15年,開展場數超過1000場,吸引聽眾超過12萬人次。
“寶圖星期講座”創辦之初,主要關注社會歷史類主題。隨著讀者文化需求的不斷豐富,寶安區圖書館積極拓展“寶圖星期講座”主題內容,通過引入優質的社會文化合作資源,打造不同類型的主題講座,形成目前“一個品牌,九大系列”的品牌架構。這九大系列主題包括時政經濟、歷史人文、科技創新、文學藝術、家庭教育、健康養生、職場規劃、攝影技巧和法治普及。經過多年發展,“寶圖星期講座”的受眾也從寶安本地逐漸擴大到全市范圍,活動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2013年,寶圖星期講座入選了深圳市“全民閱讀示范項目”。
開展未成年人閱讀推廣活動,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責之一。寶安區圖書館通過常年實踐,創建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覆蓋各年齡層少兒讀者的少兒活動。其中,“寶圖智樂小天地”聚焦親子互動,面向0—6歲幼兒及其家長,通過游戲形式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增強親子聯結。“圖圖姐姐講故事”和“少兒讀書會”主要面向學齡前少兒讀者,以繪本導讀的形式開展,通過館內外專業的閱讀推廣人為孩子和家長們講述經典的哲理小故事,讓參與家庭從中獲取關于閱讀、關于知識、關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道理。“少兒英語樂園”則面向在校中小學生,活動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們學習簡單的入門英語,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愛閱小課堂”邀請各類社會文化機構到館,為少兒群體開展話劇、繪畫和音樂培訓,以及科技創新體驗活動。
除此之外,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從小養成“愛知識、愛圖書館”的習慣,寶安區圖書館為區內幼兒園提供“小小館員體驗日”定向活動。有意向參與的幼兒園以集體名義報名即可參與,由館員帶領幼兒班集體,現場參觀體驗圖書館各區域,了解圖書館日常服務。該活動自推出以來深受幼兒園和家長歡迎。
以讀者需求為導向開展公益培訓活動,是公共圖書館履行社會教育職能、推動全民學習的重要手段。早于1995年,寶安區圖書館就率先打造“寶圖英語角”外語培訓活動品牌,并于2004年升級為“寶圖英語沙龍”,邀請外籍教師到館,以講座形式分享歐美社會、經濟、人文歷史等內容,推動市民學英語。2016年,寶安區圖書館推出“跟著外教學外語”公益培訓活動品牌,以小班教學的方式開展角色扮演、互動游戲和電影賞析,讓參與市民在活動中學習英語知識、體驗英美文化、鍛煉外語口語能力。此外,為滿足職場人士國際交流需要,寶安區圖書館又推出了德語和西班牙語公益教學項目,在小語種培訓上作出了有益嘗試。
除了滿足外語學習需求外,寶安區圖書館還為職場人士打造了“職場新天地”和“創業沙龍”兩項培訓項目。“職場新天地”邀請職業規劃師為打工一族講述個人職業和生涯規劃、職業心理,以及培訓幻燈片制作、文案寫作、溝通演講等實務性技巧。“創業沙龍”則邀請企業高管為草根創業者提供創業建議,開展模擬項目路演。
隨著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長,寶安區圖書館近年來大力發展藝術類公益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創辦“寶圖書香墨韻”傳統文化類培訓品牌,為讀者提供國畫和書法教習;創辦“寶圖書香陶趣”手工類培訓品牌,邀請讀者現場學習制陶技巧,創作個人作品;與著名華人音樂家萬建平先生合作打造“寶圖萬語說樂”音樂培訓,通過講述音樂史、研習不同音樂流派、現場學習發聲技巧等全方位課程,為讀者提供音樂鑒賞和聲樂學習的機會。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公共圖書館應當充分利用場館空間資源,開展各類讀者活動。要堅持讀者需求為導向,按照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創建活動品牌,實現精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