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水縣第六中學 王秉芳
文化的定義非常廣泛,一般情況下是指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積累下來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從狹義上來看,檔案是學校寶貴的文化財富,檔案文化是與檔案相關的文化。將檔案信息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需求,同時也是有效提升學校文化內涵的途徑。為此,學校檔案工作人員要認真開展檔案的服務功能研究,開拓創新,激發檔案文化的活力,借助校園文化建設的契機,進一步增強檔案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而檔案文化則可以將其視為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相結合的一種文化建設。檔案文化的特點是其獨有的原始記錄性和真實性,能夠為學校全體師生提供極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因此,將檔案文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是學校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學校檔案室收集了大量歷史文化、科技文化、名人列傳等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以在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拓寬學生的世界觀。特別是記載了本校成功的教學研究和優秀學生資料的檔案,更是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校園中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除此以外,學校檔案室還保存有關于本校歷史發展的相關信息,將本校的發展和變遷過程真實記錄了下來,從而保障了校園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學校可以主動讓學生參與學校發展檔案的撰寫,讓他們親自設計校徽,譜寫校歌等,使其成為學校檔案文化建設中的一分子,從而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
(一)加強檔案文化建設為校園文化建設服務的觀念。檔案文化的價值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只有通過開發和利用,才能將其轉化為實際有效的價值。作為一種信息資源,檔案在學校各項工作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和憑證作用。為了真正發揮檔案資料的作用,首先就要樹立起開發利用檔案資料的意識,使檔案資料真正成為解答學校現實問題和了解歷史的有力憑證,學校檔案管理部門要從過去管理收藏的角色定位逐步轉變為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輔助者。其次是轉變觀念,把檔案管理工作進一步融入學校文化建設。檔案管理人員要正確認識檔案的文化功能,并積極主動參與到學校文化建設中,改變過去檔案工作的定位,從幕后走向臺前,主動了解學校文化建設情況,同時和學校各個部門建立起良好的協作關系,及時為其提供檔案利用服務。最后是充分發揮檔案文化的儲存和傳播功能。通過校園網、宣傳欄等途徑,開發一些生動活潑并與校園文化建設實際情況相貼合,同時還富有一定內涵的檔案資源信息,讓全校師生在了解知識的同時感受學校檔案文化的特色。把檔案部門打造成一個真正集文化教育、信息服務和宣傳于一體的部門。
(二)充分突出檔案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價值。學校檔案文化的根本目標是育人,在檔案文化建設中,檔案管理部門要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文化建設活動中,努力開發既符合時代要求,同時廣受師生歡迎的多元化學校檔案文化體系。檔案部門還應讓全校師生認識到,學校檔案資料是大家的文化財富,并利用檔案提升全體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促進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進而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校風校紀。
(三)加強對檔案文化的研發和創新。只有通過歷代不斷的傳承,文化才能得以延續,而要想將歷史文化運用于現代社會,就必須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和創新。學校檔案文化同樣如此,一方面需要全體師生進行檔案文化的學習,另一方面,更需要將檔案文化進行充分的挖掘創新。通過組織相關的研究人員和師生隊伍對檔案文化進行研究,將其中的某些要素內容進行大膽的借鑒利用,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進行挖掘改革。例如,把檔案歷史通過整體制成視頻的方式進行多媒體教育或周年慶的宣傳材料,或是將其制作成卡片發放給畢業生當作畢業留念等等。通過多種創新型模式把校園檔案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建設緊密聯系起來。
(四)及時更新檔案館舍基礎設施平臺,突出校園文化特色。檔案館舍是檔案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平臺,傳統的庫房設施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新館舍建設應按照“社會性、文化性、開放性、現代性、標志性”的理念,在選址定位、建筑設計、功能布局、用房配置等各方面都要轉變觀念,將檔案室建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公共檔案室,推進檔案文化建設基礎平臺。在此基礎上,檔案文化項目的建立和策劃還要具有鮮明的特色,避免模仿重復,將項目做得更精彩、更吸引人。
總之,高校檔案文化建設以獨有的形式存在于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以多種創新的方式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以特有的方式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并且在打造特色校園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