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婭玲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培訓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發展和員工成才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闡述了國有企業戰略導向培訓體系建設的意義,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培訓體系建設現狀,并就如何建立以戰略為導向的國有企業培訓體系建設提出了以優化課程體系為核心、豐富實施路徑為重點、完善管理系統為關鍵的對策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 戰略 培訓體系
一、國有企業建立以戰略為導向培訓體系的意義
所謂企業培訓體系,是指在企業內部建立的一個系統的與企業發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相配套的培訓管理體系、培訓課程體系以及培訓實施體系。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關鍵環節,具備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雙重特點。是一種特殊的生產經營組織形式。
在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體系建設。有利于國有企業實現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發展和助力員工成長成才。首先,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體系建設,有利于國有企業實現社會責任。員工培訓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體現的重要方面。利潤不是國有企業中追求的唯一目標。在企業發展中強調對人的關注、實現人的價值、對社會的貢獻,是國有企業響應國家號召回報社會的重要途徑。其次,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體系建設,有利于國有企業戰略落地和發展。戰略導向的培訓體系,一方面,要求企業確立自身核心競爭力和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和企業文化具有專屬性。能給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的源源動力。對企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戰略導向的培訓體系,使員工形成做事的行為規范,在組織內形成良好學習氛圍,極大推動學習型組織的建立,助力企業經營發展。再次,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體系建設,有利于員工快速成長成才。在企業戰略框架內建設培訓體系。通過這種不可復制和交易的戰略資源來塑造培訓體系,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不斷優化員工思想和工作技能,使其具備企業獨立特質的優秀員工,對員工成長成才有著戰略指引的作用。
二、當前國有企業培訓體系現狀分析
(一)課程設計存在認識誤區,缺乏有效戰略指導
一是培訓需求分析不全面,沒有以戰略為導向,推動企業人員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企業的培訓部門沒有首先調查企業現有的人員構成、素質狀況和能力結構,對企業既定的經營戰略認識和了解不夠充分,不能針對相應的職能戰略,實際需求,制定出相應的培訓課程。二是課程設計沒有圍繞戰略發展的需要展開。課程定位不夠精準,導致許多企業對于培訓課程開發的理解經常局限于請專家辦講座,或者員工外出參加個培訓班等這種為培訓而培訓、盲目培訓的方式。課程設計與企業的戰略需求關聯性不足,缺乏短、中、長期的規劃,沒有體系化、科學化、專業化。
(二)培訓實施方式比較單一,難以服務戰略落地
高效能的培訓實施體系包括內容、外培、課堂培訓、現場培訓、拓展培訓、網絡培訓、崗位輪訓以及培訓實施方法。很多國有企業培訓組織沿用傳統的方法。實施方式比較單一,培訓形式主要是課堂授課、現場教學、案例分析、戶外拓展,存在培訓形式不夠豐富的問題;且各環節相對獨立,彼此分離,沒能形成一個豐富完整的實施體系,對培訓實施中的不確定因素估計不足,時間拖延,培訓工作虎頭蛇尾,時效性差,隨意性大,規范性不足,培訓實施不能有效服務企業戰略落地。
(三)培訓管理缺乏科學措施,無法有效支持戰略
一是沒有科學統籌培訓管理,培訓工作局限于單一職能部門。其它職能部門沒有認識到培訓工作對企業整體的發展意義,使得培訓與企業實際的契合度不高。二是正向激勵不足,無法充分調動員工培訓的積極性。員工的培訓情況與年度考核結果掛鉤,以扣罰為主,正向激勵不充分,沒有推行持證上崗管理,員工抵觸培訓,認為培訓是增加任務、添麻煩。三是培訓效果評估不夠專業。評估手段和維度比較單一,多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學員滿意度。未能從學員學習效能、實際工作運用、對組織產生的經濟效益方面進行評估。
三、構建以戰略為導向的國有企業培訓體系的對策探討
戰略導向的培訓體系建設,是從企業整體戰略發展的需要出發,對培訓與開發活動進行設計和實施的一個完整動態系統,同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存在極為密切的關系。構建符合企業總體經營戰略的培訓系統,包括建立高效能的課程體系、實施體系、管理體系,各體系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緊密相連以戰略為導向的整體。
(一)以優化課程體系為核心,強化培訓開展針對性
課程體系是培訓體系建設的核心,圍繞企業戰略目標和業務發展需要,可將員工培訓課程體系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管理能力培訓,如領導力、國際視野、管理提升,可引進成型的外部培訓、引用海外或本土知名MBA與商學院。二是專業能力培訓,如客戶管理、資本運作、市場拓展、投融資、產品開發等,部分課程可引進成型的外部培訓。三是核心技能培訓,如溝通技能、金融產品和服務、風險管理,可以個性化為未來新員工的啟發項目或者常規項目。進而根據培訓對象管理層級和崗位的不同,設計分類分級、形式多元的培訓課程。如初級員工側重公司認知、自我管理、時間管理、主動學習等:骨干員工側重把握需求、關系管理、客戶管理、計劃管理等:中層干部側重計劃管理、促成結果、指導培養、創新思維、責任感等:高層領導側重大局觀、理性決策、引導激勵、計劃管理、團隊建設等。
(二)以豐富實施路徑為重點,有效服務企業戰略落地
作為學習型組織的氛圍培養。需樹立全員培訓意識,不斷挖掘新的學習載體,創新學習的形式與方法,充分調動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培訓實施方式上可以采取課堂直教、內部經驗研討、對外交流、MBA課程、外部的專業知識培訓班等。其中,講師體系的構建需立足于課程體系。以課程體系為核心配置內部講師,或對接外部培訓機構。
(三)以完善管理系統為關鍵,充分支持企業戰略發展
一是清晰職責統籌培訓開展。培訓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承擔統籌培訓資源,建立培訓師資隊伍,編制培訓計劃,設計通用類和管理類課程,控制培訓預算,評估培訓效果,實施培訓考核,實現培訓目的的責任。企業各部門負責本部門、本業務條線的培訓工作,承擔培訓的調查、咨詢、協助、執行與反饋等職責。二是強化正向激勵,激發員工培訓的內驅力。員工的培訓情況與年度考核結果掛鉤,為激發員工活力,培訓激勵約束以正向激勵為主,根據企業實際推行持證上崗管理,優化企業人員結構。三是優化培訓效果評估。通過柯式四級評估模型。將員工在培訓中所獲取的知識、技能、態度轉化為工作績效的提升,增加培訓評估的信度與效度,使培訓開展緊密圍繞企業戰略有效落地。
結語:以戰略為導向的培訓體系建設,是關系到員工個人成長、企業生存與發展,社會責任有效承擔的重大問題。以戰略為導向的員工培訓,需要充分與企業戰略目標銜接,針對培訓工作出現的問題,構建完善的高效能培訓體系,從而使得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和企業發展保持高度一致,有效引導員工成長成才,保證企業戰略得到有效實施,最終有效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