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強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各個市縣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并且在“多規合一”的推進下進行了市縣經濟發展的轉型,所以“多規合一”的實施是促進我國市縣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多規合一”在市縣的實施中也存在著一些難點和誤區,因此本文我們將圍繞市縣“多規合一”推進中的誤區展開研究,詳細分析市縣應當采取哪一種有效的推進措施來合理的避開“多規合一”推進中的誤區,從而盡快實現空間規劃改革的基本目標。
關鍵詞:市縣“多規合一” 推進中的誤區
一、針對于市縣“多規合一”推進中誤區的分析
(一)注重編制而忽略實施的誤區
我們都知道“多規合一”并不是簡簡單單的通過編制就可以規劃合在一起的,而是經過有效的實施和管制才能更好的促進“多規合一”的實施。根據我國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的基本要求來分析,市縣的空間規劃一定要以空間治理和空間結構優化為主要目標,因此編制的目的主要在于“多規合一”的規劃能不能順利的實施,但是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一些市縣雖然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編制,但是卻并沒有實際的進入實施階段。
(二)注重決策而忽略執行監督的誤區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要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基本單位來建立空間規劃、實施、管制以及考核等來構成空間治理體系,于是這就有效的將我國的國土治理分成了監督、決策以及執行三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經過三者的聯系和合作來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但是針對于當前我國一些市縣來說監督、決策以及執行三個重要部分還沒有有效的銜接,各個方面的制度也不夠完善,導致推進“多規合一”的目標難以實現。
(三)注重分權而忽略制衡的誤區
市縣“多規合一”推進中的第三個誤區就是注重分權而忽略制衡。換一句話說就是在分權的同時忽略了我國的制度國情和資源國情。所以說要想更好的促進“多規合一”的分權制衡就一定要將規劃權力和政治權力的運行要相互融合,但是目前這種從傳統上級政府審批轉換成為同級人大審批是很難有效實現分權制衡的。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嚴重影響我國國土空間和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損害我國的基本利益。
(四)注重形式而忽略實質的誤區
市縣“多規合一”推進中的最后一個誤區就是注重形式而忽略實質,在實際的實施中,大部分的市縣“多規合一”的工作還都只是停留在對比分析不同規劃指標差異以及空間布局差異上。也就是只是注重“多規合一”的形式,但是卻沒有注重“多規合一”的實質。因此也就引出了“多規合一”的三個難題,其一“多規合一”的實施是否可以不需要其他規劃,其二“多規合一”應當怎樣對空間規劃形成支撐,其三應當如何協調政府、市民、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
二、針對于改進“多規合一”推進中誤區的分析
(一)完善“多規合一”的相關體系標準和主要目標
要想更好的改進市縣“多規合一”推進中的誤區需要完善其相關體系標準和主要目標。首先要按照國家相關制度的要求來規劃土地用途,建立一種總體規劃、專項規劃以及詳細規劃為規劃順序的空間規劃體系,從而明確各個規劃的地位和要求。然后一些市縣的空間總體規劃還要統籌協調轄區里的國土開發引發的矛盾和不良因素,一定要明確國土空間管制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最后針對于市縣中不同的矛盾來規劃不同的內容,將一些沖突、重疊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和歸入空間總體規劃當中,再通過編制來明確分工進行銜接促進市縣空間規劃的落實。
(二)促進“多規合一”集權和分權的相對穩定
市縣“多規合一”的規劃審批應當和各級政府財政事權相互銜接和匹配,從而達到合理分配規劃事權的目的,從而有效的避免空間治理出現問題。那么食品安全、生態保護以及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都是通過市縣政府編制,再經過省級人民政府審批完成的。與此同時,市縣“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決策和實施的權利和責任。一定要經過各個政府、人大之間的配合和合理配置完成。在規劃編制方面還要形成一種逐級管控的規劃編制方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國家的意志和地方需求。因此只有促進市縣“多規合一”集權和分權的相對穩定才能實現國家和地方發展利益的共贏。
(三)引進先進的“多規合一”的理念和技術
合理解決市縣“多規合一”推進中的誤區需要引進先進的“多規合一”的理念和技術,統一規劃思想,貫徹協調,創新以及共贏的發展理念,合理的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最后還要科學的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減少各種不必要的規劃沖突,合理的應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來推動市縣“多規合一”的順利進行。
三、總結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我認為“多規合一”在市縣中的實施是具有兩面性的,因此在實施“多規合一”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推進誤區,阻礙市縣“多規合一”的順利進行。但是實施“多規合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國家和相關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完善“多規合一”的相關體系標準和主要目標、創新“多規合一”相關的管理制度、促進“多規合一”集權和分權的穩定以及引進先進的“多規合一”的理念和技術來合理的解決“多規合一”面臨著難題和誤區,從而進一步實現我國市縣可持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