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琦
轉眼間,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已經陪伴我走過了兩個年頭,從當初的懵懂無知到現在的運用自如,我就像是被一位智者帶入到一片桃園之中……
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中,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多讀、積累、感悟。多讀——博覽,達到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積累——語言積累,思想情感積累,篇章樣式積累;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在閱讀、積累、感悟的邏輯順序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才能達到螺旋上升。
實踐中,我總結出“三條腿走路”的經驗。所謂的“三條腿”,就是以語文教材為主,以“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為輔,以課外閱讀資料為相互補充這三種方式相依托,形成一個有機的語文學習鏈,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材料就非常豐富了。
第一條腿,依據教材合理取舍。以往的語文課堂往往復雜繁瑣,在40分鐘里要完成二三十個步驟。怎樣簡簡單單教語文成了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教學中,老師往往對文本分析繁瑣、面面俱到,卻又“蜻蜓點水”,造成課堂教學的低效、無趣、無味,使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老師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對于教材要恰當取舍,既要學會做加法,取文本的精要處,借助叢書中文章,不斷豐潤它,使文本解讀透辟深入;又要會做減法,減去教學中的無效、低效環節。眾多的課文要依據主題加強整合,整體推進,只有這樣才能省下時間來讓學生閱讀叢書,真正做到“教師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輕輕松松學語文”。
第二條腿,使用“語文主題學習”叢書,豐富學生閱讀內容?!罢Z文主題學習”實驗的最大特點是課內閱讀,若是在課下讀,則難以保證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質量。所以在實踐中,我用“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做輔助,將課堂節約的大量時間用于叢書的閱讀。將教材每個單元的語用點和單元主題與叢書配合進行教學,再加以“一米閱讀”這一平臺為輔助,在線檢測學生的讀書成果。兩年來,學生視野開闊許多,在大量閱讀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這樣堅持不懈做下去,定會厚積薄發,大大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三條腿,大力拓展課外閱讀資料。學生通過教材學習方法,拓展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鞏固方法。有了前面兩個內容的保證,學生已經能用學到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來大量閱讀課外的拓展內容,從而實現“通過方法指導閱讀,通過閱讀鞏固方法”的良性循環。實踐證明,開展“語文主題學習”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大量閱讀的積極性,學生的語文素養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們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在表達運用中展示自己的閱讀才華。這就需要老師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更需要老師做學生閱讀的陪伴者,陪伴他們走過閱讀之路,在陪伴中啟迪智慧,總結經驗,教會方法,交流感悟,指導表達。這樣,學生閱讀的腳步才能走得踏實,閱讀的根基才能打得扎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痹诼拈喿x之路上,我和學生用這“三條腿”形成最穩固的姿勢,扎根在浩如煙海的五千年文明中,用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滋養心田、涵養生命,相信這“三條腿”最終會轉化為騰飛的翅膀,給學生一個溫暖而智慧的人生。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新馬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