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璐
摘要:在當代文學寶庫中,《平凡的世界》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一部感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史詩巨著。本文以孫少安與田潤葉為代表,分析他們的愛情悲劇。
關鍵詞:沖突;當代文學;平凡的世界;愛情悲劇
一、引言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當代文學不朽的經典,感動無數中國人的時代史詩。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熱播,讓我了解那個時代大潮下的人生百態。本文將就書中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悲劇來分析傳統愛情觀與新式愛情觀的沖突。
二、《平凡的世界》作品介紹
《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遙在“十年浩劫”結束后所抒發的個人真實情懷,表現出極其豐富的個性情感和人類真情。
作品將視角集中在城市與鄉村的交叉地帶這一具有現實意義的生存領域,塑造了一系列處于這個特殊地帶的人物形象。在經歷近十年社會巨變的廣闊背景之上,通過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的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展現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平凡的世界》作為路遙先生惟一一部長篇小說,一直反響強烈,直至今天,書中人物魅力仍不減當年。“全書以20世紀80年代、中國城鄉經濟改革為背景,寫出了雙水村民青年孫少安、孫少平的奮斗史。全書結構恢宏,氣勢磅礴,具有史詩性質,被稱為中國農民次翻身的史詩。”在作品中,作者以愛情這永恒誘人的話題,表現人物的善良和真誠。孫少安與田潤葉之間的愛情悲劇令人唏噓的,本應完美的愛情,在現實生活的重擊下被折磨得心力交瘁,留給讀者的是無盡的遺憾和傷感。
三、人物角色分析
(一)孫少安
孫少安是家中長子,與田潤葉從小一起長大,但由于家庭貧困,小學畢業后不得不輟學。他6歲開始干農活,13歲輟學幫助父親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家,18歲憑借著“精明強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選為生產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
孫少安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用自己的不斷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澆灌著這段旅程,敢于冒險,即使失敗了也有勇氣重新面對生活。
(二)田潤葉
相比于孫少安,田潤葉的家庭環境要好很多,門第更是要高很多。潤葉自己是縣里中學的一名教師,爸爸是雙水村的支部書記,二爸更是縣革委會的主任。
田潤葉作為一個善良樸實的女性,內心有自己的想法,本身鐘情于孫少安,但由于受到父母的阻撓、社會觀念制約,無法實現自己的婚姻夢想,不情愿地嫁給了干部家庭的兒子李向前。丈夫卻又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雙腿,變成了殘疾人,這樣悲慘的經歷更使得田潤葉生活雪上加霜,在這樣艱難的時刻,但她沒有放棄丈夫,卻毅然決然地決定留守在他的身邊,主動承擔起供養家庭的重任,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傳統女性的無私與偉大,但這種無私與偉大的背后有著怎樣的辛酸與苦楚,恐怕就只有田潤葉自己才能體會和懂得了(1)。
四、門當戶對亦或是愛情至上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讓孫少安和田潤葉相識在了最美好的年紀,產生了超越凡俗的愛情,卻也讓他們的愛情凋謝在了世俗中。這樣的悲劇究其成因,又是什么呢?
(一)家庭出身和社會地位上的門當戶對
孫少安與田潤葉本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而在以前,由于兩家的大家長田福堂與孫玉厚都曾在舊社會給富人家攬過工,因此解放初兩家人的關系也是相當親密。在這樣的客觀條件和深厚感情基礎的條件下,他們的相戀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在二人都念完小學后,由于經濟狀況的不同,他們的成長道路也有所不同。潤葉的家庭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她的父親成了村里的支部書記,潤葉也就去了縣里讀書,后來又去了縣里當老師。而孫玉厚依舊是個老實憨厚的農民,越來越貧困的家境使少安不得不輟學回家幫助父親支撐家庭。當田潤葉的父親知道了田潤葉仍然喜歡孫少安的時候,他覺得丟不起臉,于是極力反對。這種門當戶對的封建等級觀念在田福堂以及大多數人的腦子里是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一個在城市,一個在農村,這種城鄉文化經濟的懸殊決定了田潤葉的浪漫必然會被孫少安的現實所擊碎。這一對青年男女,最終迫于輿論和壓力而沒能走到一起,這也是當時社會下濃重傳統倫理道德觀念注定的結局,他們的愛情成悲歌是必然。”(2)
盡管兩人真情相愛,心靈相通,但家庭、地位、身份的差異,世俗觀念和外部勢力的壓力終于使兩人的愛情以悲劇收場。
(二)內心觀念及主觀思想上的門當戶對
少安和潤葉可謂青梅竹馬,愛情隨著歲月的流逝在自然而然地悄悄生長。但少安輟學,而潤去縣里的時候,愛情的阻礙就已經形成。自那一刻起,他們之間地位上的巨大差距就已經成為他們在一起的巨大阻礙。
作為那個時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民教師來說,潤葉希望與少安哥結婚。而少安身負家庭重任,他內心深處的小農意識及門當戶對的觀念,是他們愛情悲劇的致命因素。的確,少安是真心愛潤葉的,但在傳統觀念下,他膽怯退縮了。傳統的門第觀念在這個年輕的農民心中根深蒂固。田潤葉三番五次地回去找少安只希望少安能夠和自己一起生活。在潤葉認為“這又算什么呢?她想她要是和少安結婚了,干脆就回雙水村教書去……”(3)孫少安是愛著田潤葉的,但家庭以及負擔,讓他的守舊思想根深蒂固,兩個人的家庭情況、社會地位的差別讓他不自覺地自卑、膽怯,最終還是屈服于社會現實另娶他人。
(三)作者的悲劇情節
回望路遙的成長經歷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受難。少年時期的苦難,讓他一生始終以悲天憫人的眼光、大慈大悲的氣度來捕捉現實人生中的沉重與苦澀,對現實生活中的復雜性、嚴酷性有著深刻的認識,讓他成為一個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堅定遵循者。
在豐富復雜的現實生活中,完美的事情是很少的,愛情也是如此。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對愛情的悲劇描寫,正是對復雜的現實生活的文學反映。“他寫愛情不是單純為寫愛情而寫愛情,而是要從看來平凡的現實愛情中演繹出讓人心靈震撼的具體內容”。以此來揭示現實生活的復雜性、深刻性,給人們以巨大的教育和啟迪。
記得有句這樣的話:“有些東西是不會忘記的,比如愛,比如美;有些名字是不會忘記的,那些關于愛和美的名字。”雖然書中沒有給我們描畫一個美好的結局。但現實中,又有多少完美呢?他讓我們在噓吁的同時也能看到現實中的種種紛繁復雜,更加了解“平凡的世界”。
五、新時期對門當戶對的看法
《平凡的世界》以20世紀80年代為背景,時代在發展,觀念也在進步。但門當戶對這個傳統的愛情婚戀觀卻依舊存在。
在我看來,門當戶對,不僅是家庭門戶、社會關系、社會地位上的門當戶對,更是男女雙方在自我觀念上的門當戶對。傳統門當戶是指男女雙方家庭門戶、社會關系以及社會地位上的門當戶對。
但男女雙方在自我的觀念看法上的門當戶對更為重要。少安與潤葉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卻最終分開,社會地位、社會關系上的不平等,家庭內部的反對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他們在遇到阻撓時的態度和做法上的分歧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潤葉在遭遇父親大力反對時無所畏懼,不希望為了其他外在條件而放棄少安。可少安在多次遭到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反對之后,就漸漸開始懷疑自己,質疑自己能否給潤葉幸福,最終屈服于社會現實。
雖然,我不去評論少安和潤葉在分開之后究竟是好還是壞。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孫少安和賀秀蓮,還是田潤葉與李向前,他們之間都不再是少安與潤葉之間的那種純潔而不摻雜其他感情的愛情。
因此,在我看來新時期傳統的愛情觀——“門當戶對”依舊有其存在的價值。不過不同的是,在新時期,“門當戶對”更多的是指男女雙方在自我觀念、看法和態度上的默契和一致性。
六、小結
綜上所述,孫少安與田潤葉之間的愛情悲劇,絕非偶然,偶然之中存在著其必然。作者內心的悲劇固然是其導致其愛情悲劇一個原因,但兩人之間社會地位、思想觀念上的差異和不平等才是二人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
在少安與潤葉身上,我們就能看到我國傳統的愛情觀——“門當戶對”與在社會和人的思想發展之后,所衍生的新式愛情觀——“愛情至上”之間的沖突。他們的愛情悲劇,似乎就寓意著在那個時代之下,不門當戶對的愛情注定會走向失敗。
《平凡的世界》這個中國當代文學不朽的經典,感動了無數人的時代史詩,寫的不是什么脫離世俗文化的事情,寫的就是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卻從這個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們身上,找到了“不平凡”。
注釋:
艾超,張書菡.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M].語言文學探討,2014,4
林慧頻.倫理道德下的愛情先環--論《平凡的世界》的愛情婚姻觀.2007,8.
路遙.平凡的世界(一)[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6.
參考文獻:
[1]艾超,張書菡.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M].語言文學探討,2014,4.
[2]毛三艷.語不驚人死不休——品《平凡的世界》中的悲情[J].文學評論·現當代文學,2014 (18).
[3]林慧頻.倫理道德下的愛情先環--論《平凡的世界》的愛情婚姻觀[J].當代小說,2007,8.
[4]路遙.平凡的世界(一)[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1-412.
[5]路遙.平凡的世界(二)[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1-408.
[6]孫桂麗.苦難世界中的平凡情感——論《平凡的世界》中的情感世界[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2010,22 (2):86-89.
[7]王永軍.淺析路遙的現實主義創作情結——《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解讀[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 (2):50-51.
[8]王永奇.《平凡的世界》:路遙小說創作的總結一一兼及路遙創作的外來影響[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2,11:30-33.
[9]趙歡歡.《平凡的世界》:生命美學燭照下的孫少平[J].青年文學家,201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