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星
摘要:網絡文學發展迅猛,呈現與傳統文學不一樣的發展態勢。本文通過研究網絡文學的發展與現狀,發現網絡文學兩大主體作者與讀者之間存在著互動監管,通過研究作者的寫作機制與讀者的選擇,了解作者與讀者不僅在寫作過程中存在著互動、在監管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互動,通過這兩者的互動監管來促進網絡文學的互動監管。
關鍵詞:網絡文學;互動監管;作者;讀者
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在監管方面有了新的變化。網絡文學頻現抄襲門,知名作家匪我思存從2017年8月份起就在微博上連續發聲,指另一位作家的《甄嬛傳》《如懿傳》涉嫌抄襲自己的作品,她的發聲在微薄上引起了很多讀者的注意。在缺乏創作規范、創作壓力巨大而商業前景日益被各界看好的網絡文學界,對網絡文學的原創監管顯得愈加重要,而作者與讀者的互動監管作為一種監管的新趨勢,能夠促進網絡文學的秩序發展,帶動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原創作者和讀者來說是一個福音,從國家角度看,這也有利于文化創新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一、網絡文學的發展與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對精神方面的追求也達到異乎尋常的熱度。基于網絡文學作品的普及化和便宜化,網絡文學已經實實在在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網絡文學發展到今天,有兩個問題十分突出,其一是網絡文學作品眾多,但是優質作品卻不多,其二是網絡文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產業,并且帶來了顯著地商業效益,其中大IP小說的影視化,從側面加強了網絡文學的商業化。
(一)數量與質量反差
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因為商業利益的驅動進入到爆炸式增長階段,網絡文學作品也由以前的自我表達到現在的迎合讀者,其內容同質化和低俗化日益加重。目前我國網絡文學界存在“大而不強,豐而不富,多而不優,快而不穩”等突出問題。網絡文學的網絡性帶來了文學作品的多、屏、快等特點,大量的電子閱讀讀者與大量的原創作者,大量的文學作品與快節奏的閱讀方式,這些都是網絡性帶來的數量變化。網絡文學的文學性則要求在作品質量上下功夫,在藝術性與審美感上面必然要下功夫。但是目前網絡性與文學性之間是存在沖突的,每日更新消磨了作者在其作品藝術性上的塑造,幾百萬字的小說只需要幾個月就能完成,讀者的催更也成日常,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在文學性上的打造必然缺失。就今天的網絡文學創作來看,有一些基礎較好、素養較高、有較高藝術追求的網絡文學作家也主動地向傳統文學汲取營養,他們的作品在保留其“網絡性”的同時,其“文學性”逐漸增強。
(二)商業化與產業化并行
目前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作者依靠網絡文學創作獲得收入,作者的薪水來源于訂閱,一般是靠上架后的VIP提成和月票獎勵VIP提成,更新字數越多獲得的收入越多,每月達到字的規格還有全勤獎。同時網絡文學作品還可以改編成為電影、電視、網絡游戲和動漫作品等,這些通過網絡文學衍生的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這說明網絡文學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作者的寫作機制和讀者的選擇
(一)作者的寫作機制
1.工廠化和流水線
傳統的文學創作需要有良好的學識背景和知識素養,而網絡文學創作則要求不高,只要想寫并且堅持寫下去就可以。比如《鬼吹燈》的作者天下霸唱,初中學歷,做過各種職業,自己偶然的作品風靡網絡,寫作由副業變成了主業。但是這只是一部分成名作家的特殊經歷,對于大部分網絡文學作者來說,網絡文學的創作往往是枯燥的,并且與期待的收入不一樣的。網絡文學網站作為一個媒介,將作者的文字傳達給讀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者的創作。作者要寫出符合讀者的口味的作品,就必須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作品質量,并且要不斷地創新,這樣才能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和喜好,由此作者成為了迎合市場和讀者的寫手,在這種工業化生產和流水線制造的情況下,網絡文學作品的質量必將是良莠不齊的。
2.原創和抄襲
作為創作文學作品的作家,其創作的方式無非就兩種,原創或者抄襲,關于原創和抄襲的界定是模糊的,本文開頭就寫到知名作家匪我思存在微博上發出聲明,說《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抄襲她的作品。其實流瀲紫在網站上更新她的小說時就被指稱抄襲,但是她的回復是不過是將別人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我們小時候寫作文也是需要借鑒別人的好詞好句,“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句話說得不僅是傳統文學的創作,在如今的網絡文學創作中,這個現象似乎更為明顯。一些網文作者寫小說不僅僅是借鑒別人的好詞好句或是其他的套路,甚至連設定和框架都在抄襲。文學作品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如果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上都是用的機械生產,那么人類的創造力必將逐漸枯萎,文學作品也毫無靈魂可言,這樣生產出來的作品又有多少讀者去看。
(二)讀者的選擇
作者的生產機制其實與讀者的選擇有很大的關系,讀者選擇看什么類型的文章,他們就要生產什么類型的文章,作者的每日更新部分程度是建立在讀者的每日催更上面。讀者選擇文學作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男性網絡文學與女性網絡文學
從傳統角度來看,閱讀文學作品不分男女,但是在網絡文學這個新興文化產業上,由性別產生的分歧其實十分明顯。從作者讀者和網站三個方面都可以看出文學作品在性別上的分歧。
打開起點中文網,頁面第一排就有男生和女生兩個選擇,而文學網站的分類是建立在讀者需求的立場上去分的。女性讀者愛看言情文、穿越文,男性讀者愛看武俠文、玄幻文。作者根據讀者的需求去生產作品。為女性讀者創造出她們喜歡的言情穿越文,并且文筆細膩符合女性讀者心理,為男性讀者創造他們喜歡的玄幻武俠文,文風大開大合符合男性讀者心理。文學網站也根據男女主劃分將小說分到男生頁面或是女生頁面。
2.普通大眾文學與知識精英文學
普通大眾與知識精英的知識素養不一樣,他們關于網絡文學的選擇當然不一樣,這也是網絡小說類型化的一個原因,任何階層的人群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網絡小說,當然,這與網絡文學作者所處的階層或生活的場域有關。不同類型的小說的存在必然有它的意義,不管是普通大眾文學還是知識精英文學,他們最大的區別可能只是讀者群的不一樣,他們的存在集中反映了中國網絡文學的類型化與差異性,其反應的更深層面其實是目前的中國國情。
三、讀者與作者的互動監管
前文講了網絡文學的現狀,講了作者的寫作機制和讀者的選擇,現狀表明目前的網絡文學作品良莠不齊,作者與讀者做為網絡文學的兩大主體,他們之間的互動監管是重中之重,讀者與作者不僅要在寫作過程中加強互動,在網絡文學的原創監管中更要加強兩者間的互動。
(一)讀者與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互動
作者與讀者在寫作過程中的互動主要體現在指導寫作和身份互換兩個方面。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會注意到讀者的反應甚至會根據讀者的反應改變自己原本的思路,讀者可能會續寫作者沒有寫完的文章,《紅樓夢》后40回就是由另一位作家所寫。當然還會存在作者寫的結局不符合一些讀者的口味,他們就會在論壇或博客上貼出自己對結局的改編,有時候作者也會利用這一點達到修正文本的目的,慕容雪村就說過“我經常會把未寫完的長篇發到論壇上,觀看讀者反應,根據他們的反應來修改小說。”當然還有一些讀者根據一些大神級作品續寫他們的同人文,這些同人文又會引起一些讀者的關注。
(二)讀者與作者在監管過程中的互動
網絡文學的原創監管的新趨勢就是讀者與作者的互動監管,讀者與作者在監管過程中的互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進行監管,還有則是在完成后進行監管。作者在更新小說時,如果讀者發現作品涉嫌抄襲,則會上報給網站管理員,保護原創網絡文學,需要加強作者與讀者的互動監管,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作者與讀者的知識素養,這樣網絡文學界才會出現優質文學,通過與讀者的互動,網文界才會持續保持繁榮狀態。
參考文獻:
[1]吳波.網絡讓我變成了窮鬼(訪談)[N].廣州日報,2009 年 1月30日.
[2]潘青青.中國網絡文學與讀者之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李未.女性視野下的網絡原創文學受眾研究[J].新聞界,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