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添
成都體育學院武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升,在人們工作之余追求眾多休閑生活的范疇中,武俠電影是可以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重要表達方式。武俠電影不僅可以使人們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武術的認知與解讀,還可以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進而達到弘揚武術文化的目的。審視武俠電影的發展歷程其不僅是人們飯后閑聊的一種消遣工具,還是傳統文化的電子載體,更是一種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范疇。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結合武俠電影的發展現狀,一些富有正能量并且受武術文化浸潤的電影作品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不僅通過演員服飾來展示武術文化,還通過演員堅持不懈的精神來激勵著人們。基于此,武俠電影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當下的發展訴求,還可以對傳統武術在其藝術化發展過程帶來積極影響。不過事物的發展總有兩面性,慎重考究當今武俠電影中刻意對武術技術動作的渲染與加工,這使得人們對于武術的理解進入一個新的誤區,從而使得人們對武俠電影的價值取向重新定位,進而便使得武術武俠電影只單純體現了“武”的認知,而沒有展現最重要的“術”的解讀。因此,在傳統武術藝術化發展及武術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對這一系列問題,該如何看待并思考,或許是武術研究者及愛好者所要探討的。
在組成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范疇中,傳統武術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審視傳統武術的發展史,在冷兵器時代傳統武術是人們生存及自我防衛的搏斗手段,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傳統武術正在以一種搏殺手段向文明技藝轉化與升華。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僅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還與其他地區優秀文化相互融合,進而使的傳統武術形成一種富有東方文化色彩的身體藝術。“在生活層次上滿足人追求閑適的心理需要,已成現代人的一種基本心理需求,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的一種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現象”。[1]審視中國武術的藝術化發展歷程,受不同社會因素與環境的影響,武俠電影無論是休閑娛樂的重要途徑,還是作為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文明基因,亦或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這無不是值得我們以及眾多武術研究者深刻探討的話題。
武術影視是當今人們的一種娛樂休閑工具,并且也能間接使得經濟流轉,不過武術影視所帶給當今人們的文化認知逐漸增加。進一步闡釋傳統武術的發展現狀,其不僅是一種富有東方文化色彩的民族文化,還是一種與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積累的身體文化,武術影視的獨特所在,影視中演員做的一些武術動作都很明顯的體現了中華武術蘊含的文化,謙虛待人、內斂做事的處事風格。并且武術影視中的肢體文化展示相對于語言來說,更具有交流變通以及良好的疏導作用。比如武術中的抱拳禮,“抱拳禮”是武德禮儀中標志性動作,它動作雖然簡單,但內涵深刻,從形式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禮儀風格,從內容上體現了習武之人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風貌。在武術上這體現的就是一個習武人的禮儀問題,也是個人品德高低的一種衡量方法。武術影視作品通過肢體語言這種特殊方式育人,使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像是在做“抱拳禮”一樣,通過身體表層的規訓到思想規訓的的發展過程,已然升華成一種文化符號。
傳統武術藝術化發展的緣由可追溯其農耕文明時期武舞的出現、武俠小說以及皮影戲的出現,不過因為當時科技技術的緣故,通過電子熒幕給滿足人們需求的范疇,只能是以書籍、皮影等形式進行表達。如今世界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基本生存空間增加,普遍有能力進行多元化消費,再結合科技水平成熟等因素,而使得許多娛樂消遣方式的產生,娛樂伴隨著文化傳播迸發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武術運動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俠客們在影視中通過人物形象的展示給觀眾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在人們心中造成一定得心理暗示,”[2]促使人們思考其中的啟示。武術影視橫向提供給人們多種武術文化思考角度,接著人們結合自己價值觀對某種武術文化進行縱向思考,從而達到空間結構化思考,無疑這一思考過程的產生,武術影視則是重要組成基因。“圖像的雙重編碼使得其與文字的單一編碼相比更加便于記憶,同時圖像作為一種信息或對文字信息的詮釋,”[3]并且以圖像形式的方式更能使人感受到強烈的視覺沖擊感,更容易被人們所理解、認知與思考,因此武俠電影可以作為弘揚與傳播武術文化的重要載體。
武術影視不單單只是傳播武術文化,在其日常生活中,源于人們對于武術概念理解甚淺,根據片中劇情的發展而進一步思考事物的發展,使得人們沉醉其自己的思考中,從而感受到電影的樂趣,以及屏幕中色彩跳動來滿足人們在生活壓力下的精神享受,使得人們達到放松、休息的狀態,精神享受效果最終達到休閑的作用,“這正如美國著名的休閑學家杰瑞·戈比所言:“休閑是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動,并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4]影視對于人們消遣方面來說也有一定層面影響,因為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想象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思想呈現一種自由,隨著劇情及人物形象的變化,使人們精神得到一定的放松。“高、飄、難”的動作特征使得人們視覺沖擊感都頗為強烈,并且通過“藝術美”的形態進行對打演練,從而使得人們的視覺變得更加唯美。當然這也是武術影視的獨特所在,武術姿態的動作也是武術影視在影視文化里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幟。
武術文化和影視文化的碰撞,文化之間的交流才產生了武術影視文化,這些影視作品在隱性層間進行邏輯解讀,不乏有著精神之間的交流與傳播。“在武術中的具體體現,其更深層的理論根基正是民族精神‘厚德載物’的思想。”[5]武術影視作品通過熒幕不單單只是傳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不是簡單的帶動經濟流通,在一方面而言對于人的精神也有傳播和加強。通過影視途徑來間接傳播民族精神“中國武術訓練不僅僅只是提高武術習練著的各項身體技能和素質,關鍵還涉及到精、氣、神等問題”[6],所以精神對于個人思維方式改變也起著作用。同時民族精神的弘揚也同樣有利于社會文化建設,也間接增加社會和諧度,以及武術影視對人們社會經濟流轉、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因為拍攝電影涉及人員、物品、地點,這些因素呈現雜、亂、多的特點,這使得經濟流動范圍較大。經濟流動的廣泛并且迅速,這對于人們經濟增長起著很好的作用,也間接性的縮小國民之間的貧富差距,減少社會之間的金錢矛盾進而整體提高中國綜合國風。同時經濟的流通在一方面也增強了武術的社會功能性。
從武術發展方面來討論,傳統武術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以武俠電影形式與人們見面,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隨著社會經濟文明的不斷進步,在人們工作之余武俠電影可以作為解壓的重要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時代召喚,由于國民經濟富有,因此有條件去追求更高層次的消費,消費推動武術產生多種功能,這也間接性的增加了中華武術的社會功能,同時使得武術運動重新活躍在人們的日益生活中。同時國家體育的強大,也側面反映出國家綜合國力的力量。武術影視帶給人們的文化認知也有較大影響,通過電子熒幕中演員的肢體表演從而獲取智慧,間接使得人們思維方式更加對應中國文化的特征。“在其傳播與發展中,其相關概念之內涵和外延都處于動態的變化和波動之中,形成了武術文化概念內涵的增深與外延的拓展”。”[7]這種文化傳播對于個人為人處事也是一種提高,使得人們行為規范趨向文明,這對于社會而言,人們文化素質的整體提升有利于維護、修正社會風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傳統武術作為一種特殊的身體技術文化,其發展問題探討的意義遠遠超越于一種體育技術層面的拓展武術影視帶給人們的文化”,[8]人們用身體行為方式來展示文化,同樣,不同文化映射不同的身體技術,兩者發展相輔相成,進一步講,影視作品對于人們思想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運用武俠電影為研究載體,對中國武術藝術化發展進行探討與研究或許可為武術研究者及愛好者帶來新的研究路徑與學術幫助的可能。
武術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富有東方文化色彩的身體文化,更是一種與其他國家優秀文化相互融合的積累與升華。“文化影響技術,技術反映文化,”[9]在傳統武術藝術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武俠電影來折射與弘揚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心理需求,還可以通過影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對武術文化的探討,不但要有作為落實的實踐力量,通過切實的“身體載體使其得以‘落地’”,[10]而且還要將對武術的認知升華到文化層面加以研究與考量,以武俠電影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索與學理研究。這樣,對傳統武術文化各種視角的探討或許更有探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