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宇龍,宋相會
羽毛球是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同時也是提高身體素質的手段。對參與運動的人群要求不像摔跤、擊劍等那么嚴格,下到中學生的學校體育健康課程,上到中老年人的廣場集體健身活動,同時在部分高校羽毛球成為了大學生的選修科目。但是由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絕大部分人羽毛球運動的水平卻處于低谷,甚至于對于正規的羽毛球比賽的認識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頻繁會出現種種問題,如擊球意識缺失,身心素質較差,更重要的是技術動作的匱乏。對于羽毛球而言,正手高遠球是必備的技術動作,并且也是羽毛球運動項目的核心技術。羽毛球的后場殺球、劈吊球都是該技術動作衍生而來[1]。正手高遠球作為羽毛球運動的基礎和核心在整個羽毛球運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手高遠球擊球方式可分為三種:一般高遠球、過頂高遠球、以及平高球。前兩種在比賽中運用比較普遍,特別是一般高遠球比其他兩種方式使用都要多。與攻擊性很強的扣球相比,高遠球的運用主要以防守為目的,在比賽中處于被動時一個高質量的高遠球往往可以有效地改變現狀。因為球的飛行高度相對較高,在空間中飛行時間相對較長,距離較遠,使得敵手只能夠退到邊線擊球,對破壞其原有的進攻節奏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時也給自己在接下來的組織及調整站位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而在初學者接觸正手高遠球時往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影響了其后續系列技術的學習以及對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本文就此類問題作以總結希望能給學習者和教練員一些實際幫助。
正手高遠球技術在整個羽毛球運動體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剛剛接觸到羽毛球的初學者來說也是一個首先要攻破的重難點,并嚴重影響了后續技術水平的提高,針對初學者學習正手高遠球出現的種種問題,總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握拍錯誤;步法缺失;擊球點和面無法正確把握;整體連貫性、協調性較差;學習者本身身心素質較差。
在羽毛球各項基本技術中,握拍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被疏忽的一項技術。握拍看起來很容易,誰都能抓起球拍打幾下,可是想要提高球技、得心應手,就一定要從握拍這最基礎、簡單的環節學起。羽毛球拍握法正確與否,對于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術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2]。可是這并不是意味著在實際的練習或者比賽過程中不管任何動作或者處理各種質量的球,握拍的動作一成不變,這是不正確的。羽毛球是同場對抗中隔網對抗類中變化相當大的一項體育活動,在處理各種來球,或者說擊打出各種質量的球的時候,與之相對應的握拍法都會有細微的變化,這也是羽毛球最有特色的一個方面。在一個完整的擊球中握拍分為持拍、引拍、揮拍和收拍,而在這個系統中往往都會出現兩個常見問題:虎口在拍柄上位置錯誤:非專業的常用持拍時,虎口的位置有很明顯的問題,虎口正對的拍柄的第一、三、四條的棱上甚至是拍柄的寬面上。正是因為缺乏前期的正確理解讓很對剛剛接觸到羽毛球的初學者在最初接觸到正手高遠球技術的時候很難適應;握拍力度過大:羽毛球持拍時五指是放松狀態,并且拍柄和手掌心之間必須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發力和拍面的方向轉換,很多初學者由于對動作掌握的不夠牢固從而導致持拍時的五指發力用力過大,甚至是手腕僵硬靈活的現象。
在羽毛球運動中有各種各樣的移動步法,以及各個方向的移動方法,這在13.4*6.1/5.18的場地中步法移動的恰到好處才能做出高質量的擊球。所以說步法是羽毛球練習或比賽時的靈魂,在基礎的步法練習過程中希望同學們能戒驕戒躁,切實的掌握各種步法的技術動作。針對步法移動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如下:
一、啟動步的缺失:在以個人為中心的場區接來球時,由原有的準備姿勢出發,叫做啟動。羽毛球運動有著場地小,來去多,移速快的特點,所以在練習和比賽過程中啟動步的快慢有無直接關系到羽毛球的勝負。啟動步是將自身的準備姿勢轉變為擊球姿勢的起始,而對于接觸到正手高遠球的初學者來說啟動步是一項新的內容,往往直接決定了正手高遠球技術的質量高低。擊正手高遠球過程中出現啟動步缺失導致失去最佳擊球時機,更有甚者擊球失誤。二、小碎步的缺失:就是小的交叉步。由于步幅小,步頻快,一般在起位或回位時使用[3]。啟動步之后為了迅速的改變自身方向,加快步頻,提高移動的速度往往以小碎步作為銜接。小碎步是指相對小的交叉步移動,因為幅度較小頻率較快同場在啟動或者擊球后回復是時使用。在初學者接觸到正手高遠球的時候一定會接觸到由中場的準備姿勢向后場接球點之間的移動步法技術的練習,很多初學者在擊球時由于移動過慢而被動擊球,大大降低了正手高遠球的質量。在此之中小碎步的缺失尤其明顯,正手高遠球的擊球點在后場而初學者往往因為心里作用,在啟動步后墊步幅度過大,導致移動速度不增反降,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應該強化初學者對于小碎步的認知。
點:是指球員在擊球的瞬間,球拍與羽毛球的球托所接觸的相對空間位置。擊球點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正手高遠球的力量、速度、弧線以及落點。對于擊球的質量優劣有著直接作用。所以說在正手高遠球時擊球點的選擇也是提高高遠球技術的關鍵[4]。在擊球點的選擇上往往講究三字原則“早、高、前” 早:是指在擊球時要抓住擊球的最佳時機,更早的接來球,這也是為了能在場上為自己爭取勝利的機會,減少對手擊球會回到準備姿勢與接球之間銜接的時間。高:是指擊球時擊球點要更高,高遠球有著很明顯的弧線,明確的上升期最高點和下降期,在下降期擊球時要更主動地找擊球的最高點,擊球點越高越容易控制擊球的路線。前:是指擊球點在身體的強上方,這也是為了在擊打來球是便于球員發力,加快高遠球的球速,同時縮短對手的調整姿勢的時間。初學者在正手高遠球學習中,擊球點的位置不正確大多也都是出現在上文中的這三個方面,而導致擊球點的本末倒置,出點擊球點的“晚、低、后”,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例如:球感相對較差,無法準確的判斷來球的方向落點,移動中不能為擊球創造有利的位置;步法移動速度相對較慢,無法及時移動到擊球位置;引拍動作相對較慢,下降期擊球無法把握擊球高點等。
面:擊球時的拍面,是指擊球瞬間拍面的角度和方向,高遠球中由于羽毛球在空中時間較長,所以擊球時的拍面拍型的略微差別就造成的球在空中弧線出現較大的差別。因此在擊球瞬間要明確要擊打的方向與球路,把握正確拍型,才能打出理想正手高遠球的路線。正確的高遠球擊球時的拍面拍型是在擊球的一瞬間拍面由稍向后仰轉腕至立拍,使拍面和來球方向垂直。針對初學者,在擊球瞬間拍面把握不正確主要表現在拍面傾斜向下,這是因為初學者在擊球中對手腕外展內旋控制較差,擊球時手腕肌肉緊張,發力過大導致球拍下壓造成的。擊球時拍面側對或斜對來球:在擊球時拍面側對來球,拍面側的角度是為了擊出的高遠球視為了實現預定的回球的方向路線,同樣在除了正手高遠球以外的其他擊球技術中也是同樣存在的。初學者由于對球拍對球的手感以及技術的較差會造成在擊球的瞬間拍型拍面側對或者傾斜的角度有所偏差,導致擊球路線出現誤差。這也是學習正手高遠球技術時應重點突破的一點。
羽毛球正手高遠球技術要求擊球渾然一體,動作流暢而不間斷,優美而又不缺乏爆發力,全身的力量傳遞由腳至腰到手腕甚至是五指一氣呵成。在接球擊球之間的步法移動中要身在球在,擊球和步法要求同步。在初學者學習正手高遠球時,大量的分解練習與學習是必要的一步,很多同學在單單做步法或者擊球中能夠完整切正確的做出動作,但是在教學比賽中或者高遠球對練期間明顯動作走形、不連貫,羽毛球在生活中廣受歡迎與其在比賽中表現出來的節奏感密不可分,從啟動、制動、擊球、回場循環往復,綿綿不絕,在初學中動作間斷是主要問題應備受重視。相較與步法上的缺失,正手高遠球的連貫性和協調性更多的體現在引拍、發力上,這也是正手高遠球技術的重難點。引拍最主要的就是為巧妙省力的發力做好鋪墊,將球拍引向腦后并使拍面垂直于身體,發力時由腳蹬地隨之加上轉體以及大臂帶動小臂,結合轉腕動作發力。在初學者接觸到正手高遠球時,最難理解和掌握的就是如何使身體協調發力,用身體發力擊球球而不是單純的手臂擊球。同時要注意自身擊球時的力度,避免落點出底線或發力不足。
羽毛球是體育活動,體育是以身體為基礎,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為手段而進行的教育活動。在任何一項體育活動中一定條件的身心素質是保證體育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對于羽毛球也是如此,所以在初學者接觸到羽毛球運動的正手高遠球學習中,初學者的身心素質也是制約初學者掌握和提高技術的關鍵一點。
身體素質指人們在日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調等機能,與先天遺傳和后天的營養與鍛煉都密切相關[5]。在羽毛球正手高遠球學習期間,初學者能否順利完成各種技術動作與其有直接關系。步法移動,擊球力量,發力協調等等都是身體素質的外在形式,身體素質差也是現代大學生的通病。心理素質同樣也是先天與后天的合金產物,表現在性格優劣,品質好壞,認知潛能的高低,心理適應能力等等,在初學者能否快速把握臨場感覺,感知動作與之息息相關,在正手高遠球練習這種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中,是否能充分挖掘潛能發展認知,也是學習技術的意義所在[5]。
根據初學者學習羽毛球正手高遠球常見題、所得數據及調查分A析,為有效預防和糾正已出現的錯誤動作,可將教學分為以下步驟:正確掌握握拍動作;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形成正確的技術概念;步法、引拍、擊球的徒手完整練習;多球定點的擊球,以便形成動力定型;身心素質的練習。
強化持拍的概念,準確認識拍柄與持拍位置,對照持拍的技術動作的要領加強對正手持拍正確方法概念的理解;通過反復的正手徒手擊高遠球球練習,在練習中鞏固正手持拍、引拍、揮拍、收拍的正確動作。深化教學評價,強調并糾正各環節握拍的動作要點。
分解與完整動作的直觀示范,適當的動作講解與重難點提示,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圖像和對學生自我練習的教學評價等,從學生的視覺、聽覺、本體感覺角度出發,直接感悟動作的方法,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和技術概念。
分層次的徒手練習網前、后場步法以及徒手“米”字步法等相關練習,利用本體感覺把握全場移動中的連貫性、節奏感;熟能生巧,只有大量的經驗積累才能真正掌握自身節奏、提高整體連貫性,課下的大量練習是把握真正技術的關鍵。
多球定點的擊球練習是對擊球技術的鞏固加深,更加直觀體會到擊正手高遠球時的持、引、揮、收拍時的動作,同時對擊球點,拍面角度的把握有積極作用,形成動力定型,對后期相關技術的學習必不可少。同時定點擊球分為原地多球定點兩種和移動多球定點,練習中兩者合理結合有利于初學者正手高遠球技術提高。
為提高初學者正手高遠球技術,身心素質練習是重要的一部分,步法移動,擊球發力,擊球時機把握等都離不開身心素質,這不僅滲透于初學者學習正手高遠球,同時與其他體育活動密切相關。鼓勵學生多參與其他形式的健身鍛煉活動,同時
注意個人作息,保證身體機能的良性發展;一定課時的素質練習,在羽毛球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為提要練習者的心理素質,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社團等活動,有條件者可以參加一些拓展訓練等針對性較強的訓練。
高遠球是學習羽毛球運動項目最基本的練習也是比賽中非常重要的戰術手段[6]。想要真正掌握這項技術,必須對正手高遠球各個環節技術動作有清晰的理解和深刻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我評價和教練員的他人評價找到自己的不足,采取有效手段加以糾正,并通過刻苦練習真正提高羽毛球正手高遠球技術。本文中希望針對高遠球各個環節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予以糾正,能有效地提高初學者高遠球技術。為了提高初學者學習羽毛球的積極性,提高大眾羽毛球的普及,必須讓學習者學者有方,掌握切實技術,同時也為終身體育做出貢獻。
[1] 袁立安.簡析羽毛球正手高遠球動作教學[J].運動,2017,9:89-90.
[2] 張翠.羽毛球教學中擊高遠球技術提高的有效訓練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3(20):39-41.
[3] 宛祝平.羽毛球[M].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28-29.
[4] 劉嫻.羽毛球正手后場高遠球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技信息,2009,5:252-253.
[5] 王向宏.體能訓練與方法[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10:23-35.
[6] 丁建龍.羽毛球訓練中初學者正手高遠球教學方法的研究[J].運動,2013,2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