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波大紅鷹學院圖書館 施燕娜
圖書館被視為一所大學的靈魂所在,可見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各類書籍的典藏地,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閱讀、科研、放松的廣闊平臺,更是大學生修養身心的精神家園。圖書館精神和志愿者精神,兩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了共同的特性:自由、開放、平等、助人,這為高校圖書館引進志愿者服務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早在2008年,我校圖書館就已經陸續開展相關的學生志愿者工作,也是校內較早成立的志愿服務團體,隸屬于圖書館直接領導,現擁有在冊會員1000多名。以“責任、互助、成長”為宗旨,目前已成為我校“第一大專業性”志愿者服務團隊。
圖書館學生志愿者協會由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聘圖書館員為指導老師,設有會長、副會長及組織部、管理部、培訓部和宣傳部。
(一)招募階段。每年9月份,學生志愿者招募工作開始啟動。由協會管理部制定相關的招募方案,確定崗位分類、整理招募名單;宣傳部負責招募宣傳,比如制作海報,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網頁等推送招募信息。圖書館學生志愿者招募工作主要在新生中進行,因為新生的課余時間比較充足,剛到新的環境,對于這個工作的熱情比較高漲,是我們圖書館學生志愿者的主要群體。在招募階段,秉承著“志愿、擇優招募”的原則,優化學生志愿者隊伍,保證學生志愿者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培訓階段。培訓是學生志愿者管理工作的開始,也是整個管理模式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將招募進來的學生志愿者作為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一分子,在培訓上應與新職工一視同仁。對每年招募進來的新成員都要進行系統的培訓,通過講座、座談會討論、實地參觀、組織考試等多樣化的形式,活躍培訓氛圍,加深培訓內容,使其不過于呆板。
(三)管理考核。學生志愿者在開始和結束志愿服務時,都需填寫工作日志,主要內容包括:姓名、班級、日期、開始時間、工作時間。登記工作日志的做法主要是為了督促每位學生志愿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各盡其責,同時以小時為導向,量化管理。通過考核,對努力認真工作的學生志愿者進行鼓勵,讓缺乏責任意識感的學生志愿者認識到自己的差距,以達到提高制度的有效執行率和學生志愿者個體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四)激勵機制。在平時的工作中,定期評選出“服務之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優秀的學生志愿者可以優先參加校外的志愿服務活動;可以優先參加圖書館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等。對于學期考核優秀者,給予“服務標兵”的榮譽稱號及相對應等級的青志服務時間獎勵等。對于學年考核優秀者,圖書館將優秀者名單推薦至團委參與校級“優秀志愿者”的評比,
并優先參與學生助理館員評選等。
(一)開展學生志愿者活動。組織校外志愿者活動來擴大協會的影響力;組織專業技能活動以提高學生志愿者個體的專業素養,提高服務水平;組織分享活動深化學生志愿者服務理念,增強協會的凝聚力等。
(二)創設志愿者之家、志愿者文化展示專窗、志愿者驛站等。為增強圖書館學生志愿者的歸屬感,發揚主人翁的精神,創設志愿者之家。通過精心的布置給人以家的感覺,將志愿者服裝、胸牌以及以往學生志愿者工作照片和活動照片在志愿者之家進行展示。所有志愿者服務證書也在文化展示專窗予以展示,以此來提升學生志愿者的榮譽感。
圖書館引進學生志愿者來共同參與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僅有效緩解了館員的工作壓力,同時通過學生志愿者的橋梁作用,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圖書館的意見和建議,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推動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提升和完善,做到讓學生滿意,打造共贏的局面。
在圖書館內,時不時能夠看到學生志愿者們默默服務的身影,他們青春活潑,熱情洋溢,在無形中讓其他同學感受到他們的辛勤付出,使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共同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一直以來,本院圖書館對學生志愿者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視,也在工作中逐步改進學生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力求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