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市急救中心 吳安娜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這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同樣院前急救檔案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新時代,院前急救檔案工作者必須具有新思維。
(一)緊跟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公益性是院前急救的屬性,提供公共服務是急救中心的工作職能,公共服務性也要求院前急救檔案能夠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待,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發展。
(二)助力急救中心發展的需要。院前急救檔案工作是急救中心工作的一部分,檔案能夠真實地反映院前急救工作的開展情況,可以對中心的管理提供決策參考;檔案具有文化教育功能,充分開發和利用院前急救檔案的文化價值可以增強中心文化軟實力;院前急救查檔需求的日益增多,讓查檔的群眾少跑一趟路,少走一道程序有利于提高群眾對急救中心工作的滿意度和理解度;大數據時代院前急救檔案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性增強,如院前急救需求時空分布對城市建設規劃的參考,院前急救檔案跨行業相關性的利用價值反過來也會促進院前急救事業的整體性發展。
(三)院前急救檔案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將院前急救“死檔案”變“活檔案”,結合急救中心業務發展,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充分進行開發和編研,充分發揮其憑證、參考和文化教育等功用,提高其改革開放程度,滿足新時代需要也是院前急救檔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應有之義。
(一)中心領導對檔案工作不夠重視。急救中心,核心業務是醫療急救,中心領導的主要精力大都放在業務發展和急救質量安全上,對行政后勤科室也往往重財務和人事等容易出成績的管理,往往對檔案部門不夠重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院前急救檔案工作的發展。
(二)院前急救檔案管理意識薄弱。急救中心檔案工作大多沒有專門的檔案部門,由辦公室兼職承擔,辦公室自身人手不是很多加上工作繁重,對檔案的歸檔整理、編研工作等不夠積極,檔案的管理水平較低。
(三)院前急救檔案有效利用率低。急救中心檔案利用大多為傳統文書檔案和人事檔案的借閱,急救出車記錄的查詢,大多為被動服務,對檔案的加工編研作用發揮較少,檔案與其他工作聯系不多而導致檔案有效利用率很低。
(一)樹立大院前急救檔案觀。新時代的院前急救檔案工作要朝著社會化、多元化方向發展。院前急救管理者要樹立大院前急救檔案觀,將院前急救檔案與急救中心創新發展、民生需求和政府管理緊密相連,充分延伸院前急救檔案的“長寬高”,不局限于院前急救,打通院前院內醫療通道、打通衛生、城建、教育等各個條口,放眼整個社會治理。
(二)增強院前急救檔案改革力度。加強院前急救檔案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優化院前急救檔案檢索系統、完善電子檔案數據庫,利用現代化的掃描成像、信息錄入等技術,結合“互聯網+”及大數據建設院前急救檔案的自有保密平臺和跨系統、跨平臺、跨越數據結構的共建共享平臺,推動院前急救檔案公共服務的高效化和便捷化,進一步提升院前急救檔案服務效能,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各方對院前急救檔案信息的需求。
(三)加強院前急救檔案與其他檔案的緊密度。加強院前與院內電子病歷等醫療檔案的共建共享,加強衛生與交通、住建、科教等行業檔案的共建共享。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院前急救數據利用的效果遠遠大于文檔利用的效果,我們可以通過院前急救需求分析,建立各種數據類型,找到數據之間的關系,構建起以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導向的院前急救檔案“云服務”,為群眾、急救中心和其他部門提供兼具定制型、時效型和智慧型的院前急救檔案利用服務。
(四)提高院前急救檔案開放水平。院前急救檔案作為重要的歷史資料載體,院前急救檔案具有鮮明的公共性。不僅要為政府服務,更要為廣大民眾服務。開放要求院前急救檔案從服務政府向服務民眾轉變,從政府模式向社會模式轉變,要為更廣泛的民眾提供更豐富的院前急救檔案資料,不斷減少利用限制。將院前急救檔案融入院前急救主要業務中,如建立生命急救體驗館,檔案與急救業務相結合,成為民眾接受急救生命教育和文化休閑的重要場所。
(五)提高院前急救檔案主動服務的能力。強調主動端口前移服務。院前急救檔案工作并不是長期以來慣性思維中最后檔案的收集歸檔,是各項工作的末端,在新時代的院前急救工作中,院前急救檔案工作更是“開端”。加強院前急救檔案的“價值管理”,更加注重價值發現、分析利用和輔助決策,如在急救中心公眾號中增設自主查檔、預約查檔等服務子菜單,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既方便群眾查檔利用,提升群眾對院前急救的好感度和滿意度,又有利于倒逼急救中心提高管理效能。
(六)強調文化全程浸潤。院前急救檔案客觀、真實、全面地反映了急救中心發展成就及經驗教訓,具有文化教育和文化傳播功能。院前急救管理人員應緊扣新時代脈搏,通過院前急救檔案的編研工作總結院前急救發展歷史,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和紙媒電臺等傳統媒體宣揚先進典型,弘揚優良傳統,增強職工對中心的認同感、榮譽感,增強文化自信,形成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內生驅動、以文化人、創造活力,凝聚院前急救人心,共建院前急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