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州市寧遠縣圖書館 陳艷娟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圖書館圖書資源數量、載體形式、讀者借讀方式等產生了較大影響,數據成為影響圖書館服務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給圖書館服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大數據已經成為當前發展的核心內容。因此,各地的圖書館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應對大數據對圖書館服務的挑戰,實現圖書館服務信息化和數字化。文章將以大數據特點入手,對大數據給圖書館服務帶來的挑戰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創新策略,以期實現轉型和創新。
大數據能夠對海量、多樣化的信息進行高速、靈活、精準化的處理,根據IDC發布的數字宇宙研究報告顯示,在未來8年中,全球數據總量將超過40ZB,預計到2020年,所有數據每兩年將翻一番。但是,要想從這些海量的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就要借助大數據進行數據收集和處理。
(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現階段,我國圖書館行業網絡文化發展參差不齊,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作為保障,同時,人才隊伍不完善,不能滿足大數據發展需求。因此,新時代迫切需要建立以大數據信息技術為支持的結構體系,采集、分析和處理大數據的海量信息,利用相關數據管理平臺管理數據資源,并進行安全去隱私化處理,深入挖掘圖書館用戶資源,以期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圖書館數字化服務質量較差。就當前情況來看,很多圖書館網站信息重復度較高,極度缺乏自身特色和針對性。各類圖書館離社會、街道用戶較遠,同時,相應的服務站點還缺乏管理人才,尤其是一些縣級、鄉村等基層圖書館的基礎性資源建設工作滯后,不能提供高質量的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另外,這些基層圖書館的資源缺乏權威性、針對性、實用性較強的資源,多為一些小說、報紙、娛樂書籍等,各地圖書館開發利用的資源更是匱乏,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三)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較復雜。大數據時代具有海量的信息,信息內容復雜,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并從中提取對行業發展有意義的信息,才能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大數據時代的大量數據信息已經超過了傳統數據庫的管理能力,而圖書館作為知識和信息并存的場所,具有大量的信息資源,所以,圖書館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給圖書館發展帶來了挑戰。圖書館要想利用數字資源,就要全面對數據進行分析,最大程度滿足讀者需求,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提高讀者對服務的滿意度。
(一)打造圖書館綜合數據分析平臺。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經濟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各個領域對各類綜合數據的需求增加,特別是對綜合數據的分析和應用需求。例如,上海市圖書館成功推出移動數據服務系統,借助“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即時數據展示屏”,利用信息技術可視化的特點,將圖書館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在線展示,同時,有利于盤活館藏資源。由此可見,圖書館的數據分析平臺不僅是提供信息資源數量、用戶量等一些基本管理數據,也不是將數據進行簡單的疊加和綜合,而是改變傳統數據業務模式,向包含圖書館業務和管理數據綜合分析的方向轉變,體現數據分析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指導性。
(二)提供個性化的推送服務。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用戶提高了對圖書館服務質量的要求,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給圖書館服務帶來了一定挑戰,因此,各地圖書館要轉變服務模式和服務體系。現代化的圖書館服務,首先,要將不同的信息資源收集到一起,并建立一個信息平臺,使用戶能夠快速檢索,提高數字資源建設水平。其次,圖書館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針對用戶的需求設計最符合用戶的服務。同時,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服務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三)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需要技術支撐的同時,更需要技術人才作為保障,人才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圖書館要想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就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培養一支優秀的圖書館管理人員,能夠熟練應用各種信息技術,分析和處理綜合信息資源,為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提供人才保障。另外,由于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急需復合型人才,因此,還要加強對在崗人員進行培訓和再教育,滿足讀者的各種合理需求,使圖書館服務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大數據在圖書館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大數據給圖書館服務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為了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要積極打造圖書館綜合數據分析平臺,開展個性化的推送服務,加快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利用好大數據技術,實現圖書館服務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