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沈洪霞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首次提出“全民閱讀”的概念,接著確定了1995年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推進全民閱讀的發展,全球化全民閱讀已成為新時代文化趨勢。2006年以來,在文化部及各部門的大力倡導下,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繁榮發展。隨著全民閱讀各項制度的推出,國民閱讀率逐年上升。知識是促進個人價值觀的橋梁,打造全民閱讀的新平臺也是新時代對全民閱讀提出的新要求。當前社會,閱讀渠道多元化,社會各界應適應讀者新需求,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內容,讓有價值的文化科技知識在多種渠道開花結果,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全民閱讀。
(一)豐富的典藏資源。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教學、科研、學習、讀書的文化中心,收藏大量的紙質資源、電子資源以及人性化的人文環境資源。紙質資源內容豐富,有專業的、有傳統的、有經典的珍藏,滿足不同讀者不同需求。數字資源有知網、維普、超星等等,讀者可以及時地了解查閱,實現資源共享。在人文素養資源方面、服務模式及創新上,有專業的文化素養空間及專業館員指導,為讀者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二)專業的學科館員。新時代,高校圖書館重視館員的培訓工作,在學歷及專業知識方面有了極大提高,在實際工作中,更具有專業化和個性化,不僅提供全崗位服務,也更加保證了全民閱讀的人才力量。高校圖書館還注重政治理論學習,提高館員的自我職業素養,使館員自身業務不斷進步,且緊跟時代,爭做全民閱讀的領路人。高校圖書館在業務上開展專業化與個性化的服務引導,使讀者便捷快速地找到需求的文獻資源,進行有選擇性針對性的閱讀。
(三)優越的讀書環境。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開始重視環境建設,以讀者群為導向,著力打造物理環境和人文情懷環境。豐富的館藏環境從社會科學、專業建設、情感需求等方面展開層次布局,為讀者提供了心理需求及知識需求。人文素養環境為讀者提供人性化讀書場所,突出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通過對資源、設施和服務的整合,為讀者學習、演講和研究等活動提供“區域”服務,充分體現了服務與科技同步,激發讀者閱讀情懷,促進全民閱讀。
(一)做好全民閱讀宣傳工作。高校圖書館加大宣傳工作,首先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學習,提高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術,形成專業化系統化團隊服務組織,科學規范地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宣傳做到多樣化,如開展專業講堂、真人圖書館、人文素養空間等各種方式進行宣傳,由點到面,由內到外,擴大閱讀推廣的宣傳影響力,使讀者有機會親近圖書館,了解圖書館的制度職責,推進圖書館事業全面發展。
(二)舉辦豐富的閱讀活動。號召全民讀書應重視科學方法,在內容上開拓多元化、品牌化。在方法上,針對各行各業的讀者,要推陳出新、全面開花。對老年讀者,要耐心幫助,隨時服務;對大學生及年輕讀者,服務要專業化,對館員知識面更具有挑戰性。在內容上全民閱讀活動應重視價值觀引導,首先要加強常規閱讀推廣的連續性,例如好書推薦、經典傳頌、電影分享等等要貫穿整個服務體系。其次重點推出品牌服務活動,如讀書節、真人圖書館、各種講堂、畢業季專場等等,形成具有高校圖書館特色的及帶動力強的閱讀活動。
(三)積極推進少兒閱讀工作。4月2日是國際兒童讀書日,少兒閱讀已經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文學知識閱讀的能力,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和睿智,少兒時代較好的閱讀習慣養成,會影響一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不僅提高了少兒的眼界,豐富了業余生活,還為少兒的成長指明了方向。圖書館應重視合作,加強與地方學校的聯系,注重抓好基礎工作,把培養少兒讀書作為必要業務。聯合學校的專業教師,通過做海報、講感悟、拍照片等方法,吸引并指導少兒讀書。
(四)加強與社會力量合作。高校圖書館應重視資源共享,引導閱讀陣地多元化發展,鼓勵社區、單位、公園等公共場所開辟書香濃郁的閱讀空間,建立多視角的小微閱讀點等等。通過資源信息合作,為社會各級力量提供典藏資源和專業技術人員,多渠道促進全民閱讀建設。
馬克思曾經說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不斷讀書學習。”高校圖書館不但注重自身的發展,更要注重社會的進步發展,把傳承文化的腳步由學校走向社會。正如印度著名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在《圖書館學五定律》中所說的“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高校圖書館充分發揮資源共享, 通過服務方式的不斷完善,引領社會讀者積極讀書,為推進全民閱讀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