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大學 楊震
近些年以來,隨著我國高校的規模增加和生源的擴大,高校圖書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特別是服務的需求增加與圖書館本身的人力資源不足,使得圖書館的日常運行受到了較大的限制,為了能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同時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兼職機會,高校圖書館開展勤工助學模式,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邀請高校學生進行圖書館管理工作,既對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進行了一定的提升,同時還能夠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這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緩解學生經濟負擔。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其中一部分由于自身的家庭較為貧困,學生往往需要在高校學習期間兼職掙錢,對于這一部分的學生其不僅承擔了學業的壓力,同時還需要承擔生活的重擔,為了幫助這一部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生活,幫助其更好地畢業,圖書館可以提供一些勤工助學的崗位,使學生能夠通過課余時間勞動來獲取一定的報酬,一方面能夠減少學生的經濟負擔,同時通過勤工助學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緩解工作人員壓力。隨著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應對人群增多,借閱量大量增加,但由于高校圖書館的面積較大,這使得其服務時間大大增加,同時高校圖書館的業務工作難度也在逐漸增加,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效率,一方面高校針對圖書館開展信息化建設,同時還需要更多的人力應對圖書館業務量增加問題。針對這一狀況,開展勤工助學能夠大大緩解工作人員的壓力,解決當前高校圖書館人力不足問題。此外,通過這一措施還能夠幫助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研究,滿足其建立多層次化的需求。
(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對于現代社會,其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同時對其實踐能力也具有較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學生在圖書館工作能夠接觸到學校的日常管理流程和模式,使其能夠提前適應未來工作環境。此外,學生在勤工助學過程中通過勞動獲取報酬,使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實踐性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而高分低能的書呆子性學生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培養其實踐能力,幫助其更好地適應今后工作和社會發展。
(一)學生工作穩定性較差。對于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由于其招募的學生是臨時性,學生有事情時無法參與工作,這就使得高校圖書館的日常工作效率無法得到保證。此外,勤工助學是通過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勞動,但在時間出現沖突時,往往是以學生的上課時間為主,這就是圖書館的正常運行受到較大的影響,且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另外,還有一些學生由于自身能力問題,其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往往就不再干了,這使得圖書館還需要再次招募學生參與其中,而新的學生往往需要進行一定的崗前培訓,加上新人的工作效率較低,這就使高校圖書館的工作質量得不到保障,影響圖書館的正常開展。
(二)缺乏獎罰激勵制度。對于高校圖書館的勤工儉學人員,其受到的認可對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對于志愿者,其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若不能得到認可,工作的積極性會受到較大的打擊,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志愿者放棄志愿服務。對于圖書館勤工儉學來說同樣如此,學生在圖書館勤工助學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加上學生的工作往往是重復性的機械勞動,長期得不到認可會對學生的工作積極性產生影響,使得學生的日常工作熱情逐漸下降。
(一)做好崗前培訓。為了能夠使勤工助學的學生在工作后成為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得力助手,在上崗之前需要進行嚴格的培訓,且之后考核通過的學生才能夠參與到圖書館的日常管理中。另外,為了幫助勤工助學的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首先需要幫助大學生培養圖書館的服務精神,以學生的滿足為自身工作的原則,此外,有關部門還需要對勤工助學學生進行與圖書館日常運行相關的工作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明確崗位職責。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來說同樣如此,為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有關部門需要對勤工助學崗位的相關責任進行制定和完善,嚴明勤工助學期間的紀律和要求,同時根據學生和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完善。另外,有關部門還需要安排專業的人員對勤工助學學生進行日常管理和考核,發現存在消極怠工等問題的學生,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