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娟,張 芳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是一個到處充滿競爭和創新的世界,面對新世紀的課改要求,體育教師面臨著日益增大的教學壓力,而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她們不僅要面臨著教學的壓力,還要面臨著來自社會、家庭以及個人情緒等壓力,生理心理的雙重重壓,使得體育教師的生存更為不容易,因而探討體育教師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多位前人的觀點,并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出影響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針對性的提出幾點體育教師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看法。
影響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可以從社會因素和個人因素兩大方面來講。
1.1社會因素
1.1.1經濟發展迅速、信息量增多、科學技術發展迅猛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大大增加了我國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使得網絡信息量的增長也日新月異,并且具有內容龐雜,以及傳播渠道多、速度快等特點,使得學生對動作的準確性、動作的美感以及對各項知識的要求均有提高,因此體育教師不得不考慮自己知識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這將使得體育教師的心態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態;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教學內容更新速度快、教學手段多樣等改變,實現了從體能、技能到智能的轉變,但有研究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一直習慣運用著傳統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因此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上較差,尤其是在崗位上工作多年后的體育教師,在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中會稍顯力不從心。因此,難免會給他們的心理造成壓力。
1.1.2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不夠重視,體育教師地位偏低
研究發現,在中小學以及高校校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著“重教育,輕體育”的現象,除此之外在教師的職稱評定和工作量計算等方面也不能與其他科目老師同等對待,這使得體育教師在物質和精神上均受到了不平等對待,可能會導致體育教師對自己工作價值的懷疑與否定,從而引發心理問題。
1.1.3學校課程改革的競爭壓力工作壓力的增大,且體育老師任務繁重,工作環境較差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體制改革也全面展開,教師行業的競爭也在不斷增大,例如在教師的聘任、職稱的評定、業績的核算、淘汰制的產生等等方面使得每位教師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使他們心中的弦長時間緊繃。除此之外,在目前我國的很多學校的體育設施與體育場館不完善,而且體育老師除了要承擔正常的體育教學工作外,還需要承擔學校課間操的編排與教授,以及課內外體育競賽活動的組織。因此,面對超負荷的工作壓力以及激烈的競爭壓力,再加上不良的工作環境等都會影響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
1.1.4理想與現實的角色落差
從古至今教師都是作為一種光榮而神圣的職業存在,他們承載了社會、家庭太多的希望與責任,相信當初每一位選擇做老師的人內心也都有過一腔熱血,想在自己的領域能有一份自己的貢獻,體育老師也不例外。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這也許都是他們從事體育教師的初衷,但教師從收入、住房、福利待遇到社會地位基本上是最低的,以及當今社會父母把孩子看得過于嬌慣,稍有一點苦、一點累的體育活動他們都不愿意參加,或者學生稍有一點的受傷家長就會著急的向學校領導反映等現象頻頻發生,不免使得這份職業的神圣感和實際的社會地位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角色落差,也使得體育教師的心里承受著過大的壓力,嚴重影響他們的教學激情和心理健康。
1.2從個人角度來看,由于體育教師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1.2.1對自己職業認識度不夠,覺得體育教師地位低人一等
不論什么科目的教師都承擔著社會上教書育人的責任,而我們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及作為完成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因此作為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教師其責任尤其重大。但是受到當今社會大多數人重文輕武,使得體育教師長期生活在不平等的環境中,因此有些對自己不自信、對自己職業認識度不夠的體育教師就會在內心里覺得自卑,長期以往便會影響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
1.2.2運動技能及體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在體育教師的職業生涯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工作量的繁重,使得體育教師對自己的體能和技能疏于練習和加強,因此不免使得他們在這些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表率作用、榜樣作用很重要,因此在學生的期望與現實的差距間就會慢慢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1.2.3教師自我心理素質欠佳,“自我強度”不夠,且對自身心理問題缺乏科學的認識
體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體育教師必然會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尤其是社會的偏見,在種種壓力下,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及好勝心常常會被現實所挫傷,以及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對自身心理問題缺乏科學的認識,不懂得如何去調整自己的情緒,長期以往必然會影響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
2.1提供健全的培訓制度
面對著日新月異的社會,體育教師也應當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因此,學校也應當提供健全的培訓制度,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運動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訓,以期他們的思想與技能均能與時俱進,這樣會有效緩解體育教師在面臨社會變化時的恐慌,從而達到調節他們的心理健康的效果。
2.2學校領導的重視
體育教師作為教師的邊緣群體,學校領導對于體育工作應多給予支持,對于體育教師也應當多給予關心,并且努力改善教學環境,讓廣大體育教師能在一個較為舒適的環境中教學,并且讓他們與其他科目的老師享受相對等的待遇。
2.3社會宣傳
社會對于體育的功能和作用應當給予更多的宣傳,提高體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只有整個社會從內心深處正確認識體育對于人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學生時期,并且接受了體育、認可了體育的地位,才會進一步認識和接受體育教師這一職業,同時學校也應當鼓勵體育教師,認可他們的工作,讓體育教師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自己職業的價值。
2.4建立專門的健康機構
學校應該設立專門的健康機構,不定期的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體育教師在內,豐富教師的心理學知識能夠及時對自己心中的矛盾和苦惱進行消化吸收,同時體育教師也應當端正自己的自我認知態度,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認可體育教師這一職業,并且最終愛上這一職業。
參考文獻:
[1]左海燕.從多元文化的角度透視高校體育教師心理調適策略[J]. 教育與職業,2012,(06):82-83.
[2]左海燕.中學體育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研究與分析[J]. 內江科技,2009,(06):134+15.
[3]馬勇瓊.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3,(01):10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