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傳媒日益蓬勃發展的時代里,電視節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激烈碰撞的媒介競爭,要想保證電視節目在數字化媒介時代的可持續創新發展,電視節目制作的各個環節需要不斷保持較高的專業水準和制作能力提升趨勢。戰迪、施斌、王亮、趙如涵等人編著的《電視節目主持藝術教程》(2017年2月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以播音學的專業理論為基礎,以電視節目主持的實踐案例為參照,深入探討電視節目的主持藝術。
《電視節目主持藝術教程》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理論的概述,包括主持人的專業功能、素質構成、主持藝術表現和藝術價值;中篇是電視新聞類節目的主持人實踐,包括主持人的新聞談話、現場采訪等;下篇是電視非新聞類節目的主持人實踐,包括非新聞類和綜藝娛樂類節目主持人的角色職責、專業素質、心理素質和表演藝術等。當下電視節目的類型和數量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節目品位和影響力,主持人的主持藝術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來強化和提升。
第一,找準定位,塑造主持人鮮明的主持風格。
主持人是電視節目的形象代言,它的個人定位和主持風格是關系電視節目最終效果的關鍵要素。一般來說,主持人的形象定位要與電視節目的定位保持一致。
除此以外,主持人還應當樹立鮮明的個人主持風格,在臺風、臺詞、形體表現等方面展現個人的主持藝術和表現魅力,延伸電視節目的品位和內涵,提高對電視節目的認可度。總之,主持人的風格塑造和形象定位是一個電視節目的門面和標志要素,它是主持人專業素養的直接體現,也是主持人主持藝術的基礎表現。
第二,規范語言,展現主持人獨特的語言魅力。
電視主持應當打好播音的專業基礎。一方面是對語言表達規范性的掌握和應用。另一方面,主持人在主持播音的語言實踐中,要形成生動鮮明的語言風格,與電視節目相協調,來發散主持人的語言魅力,提高電視節目的語言感染力,實現電視節目的表現預期。
一般來說,電視節目通常分為新聞評論、綜藝娛樂、體育競技、少兒、談話等多種類型,不同的電視節目類型往往也需要主持人應用不同的語言魅力來增強電視的類型化特征。在規范化的語言播音基礎之下,主持人要根據節目的形式、節目的風格定位、情感的輕重、態度的分寸等元素來形成極富個性魅力的主持語言風格,用真誠、準確和適當幽默的語言表達和豐富的語言情緒來激發觀眾的情緒,從而提高電視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從整體的主持人藝術來看,不同的節目應當呈現多元化風格并存的格局,在主持人表現上可以相互借鑒和學習,但不必追求同一性和標準模式,須增強主持人藝術實踐的創新力、創造力和多元發展。
第三,聲情并茂,提高主持人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內涵。
電視節目主持人是電視節目制作中的一個環節,它的主持藝術既需要自身角色功能的高效提升,還需要在節目制作的整體性情感和內涵表達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做到把控全局節奏的主持效果,實現整臺節目的藝術完整性,讓節目的思想內涵能夠通過各個細節更好地和觀眾形成互動,引導觀眾去感受節目中的情感共鳴,接受節目傳達的內容信息,甚至更深一層地體會電視節目的深層藝術氣質和文化價值。
電視節目的主持藝術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舞臺的語言、形體、節奏把握、稿件處理、互動模式、內涵表達等都是主持人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內涵中要注意的環節。因此,節目主持人要想提高自身的綜合專業素養,就需要系統化的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適應媒介時代的新發展和節目形態的整體定位,讓主持人的角色功能成為電視節目運作中的一個亮點、一個吸引點。
以上就是筆者在研讀《電視節目主持藝術教程》的過程中對電視節目主持人主持藝術的幾點思考和總結。總的來說,主持人是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關鍵功能角色,它的主持特色、語言風格、表演方式和藝術內涵表現力等都是主持人藝術的具體體現,也是保證電視節目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元素。電視節目和電視教育理論都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專業領域,主持人的專業培養和主持藝術的完善還需要進一步與時俱進,結合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的積累不斷深化和探索,從而更好地實現電視節目的制作預期,給電視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聽感受。
(萬偉偉/博士,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副教授;李驕楊/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