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工技術對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工作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工技術在很多領域也有了創新,電力來源更為環保,更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理念,電力應用技術引進了電子技術,讓電力的使用和維護更加安全,本文對此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電工技術;電子電工技術;可再生能源
一、電工技術的現狀
電工技術發展至今,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的多個領域。它不僅給人們產生了很大的價值,而且使全球之間的往來日益密切,我國電工技術的發展跟世界相比,是有一定距離的,這種距離除了生產組織上,還體現在對新型技術的使用和研究上。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后,電工技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這主要體現在觸摸屏、中小型的電機,變頻器和PLC等新型的技術上,這些技術在生產中的普遍使用,促進了我國電工技術的不斷改革和向前發展。
電工技術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電工技術的不斷自我革新與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人類帶來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希望。自電發明以來,它已經成為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斷致力于電工技術的改革、不斷賦予電新的活力,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電工技術改革
可再生能源是指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恢復能力的能源,相對于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具有可以重復利用、可以再生等特點,比如風能、潮汐能、太陽能、地熱能、水能等都屬于可再生能源的范疇。在過去,傳統的電能主要以火電為主,也就是通過煤的燃燒釋放熱量來發電。但是,煤作為一種非可再生資源,日益枯竭,無法滿足人類生生不息的使用。因此,電工技術的改革一定要尋求可再生能源的幫助。因此,我國逐漸開始建立了一部分水電站,利用水能來發電、防洪、灌溉。其中,葛洲壩水電站和小浪底水電站比較具有代表性。三峽水電站的建成震驚了國內外,這些水電站的建成造福了當地人民。此外,利用風能發電的電站也隨處可見。我國在風力發達的地區設立了風力發電站,生產無污染的清潔電能,應用于人類的生產生活。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莫過于核電,各國也爭相建立核電站。核電站的建立是頗具爭議的,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對當地人民產生了巨大的傷害。由于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核電站如果發生核泄漏會對人們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因此,人類應該不斷提高核電站的安全級別,為核電站的發電保駕護航。
三、電子電工技術發展和影響
電子電工技術繼承了傳統電工技術的模式優點,并做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系列調整和改變。電子電工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優化電能使用。在確保整個電力系統可以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通過對電能資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電子電工技術實現了對電能的大幅度優化,并逐漸推廣于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2)實現機電一體化。隨著高端電子科技的發展和新型產業對電子技術的研發應用,通過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的電子電工技術的處理和改造加工,在保障電力系統在計算機互聯網絡下的穩定和運行安全的同時,實現了其在新型機電一體化產業上的發展;3)促進電子電工技術智能化。要使電子電工技術達到智能化,首先要保障信息、功率的和諧發展,在此基礎上促進電子電工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一體化進程,著力推動電力系統的二次革新;4)指出系統工頻的發展方向。在電子電工技術的背景下,欲使機電設備在向小巧化發展的同時加快系統響應速度,就需要突破傳統運作模式,并以之為基礎進行系統變頻化和高頻化的技術研究,確保和支持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電子電工技術在電力系統的發展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是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針對我國當前電力系統現狀,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擴大資金投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早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確保電力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四、電工技術的發展需要培養有專業知識的電工技術人員
電工技術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當前已經被運用到了多個領域,而且專業知識也有了深層次的提高,特別在一些高、精、尖等產品的運用上,對于電工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培養一批有專業知識的人員,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產品問題。同時,要求電工技術人員具備一定的英語知識和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對于先進的國外經驗進行及時的吸收,以便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可以對技術進行有效的創新,符合發展的需要。此外,要培養電工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經過以往的實際經驗可以認識到,一位優秀的電力技術人員,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并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并進行一定的創新,才能將一些先進的理念運用到產品中去,為人們的實際生活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也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符合新的發展需要,從而不被現實淘汰,實現自身的價值。
舊的事物必定會被新事物所代替,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因此,不發達的陳舊技術一定會被新的工藝和原材料所代替,只有如此,才能夠為生活和生產帶來大量新型產業,為社會的分工合作做出貢獻,使產品的更新速度加快,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因此,電工技術的改革一定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國家之間實力的競爭,說到底是科技和經濟上的競爭,因此,應當追求在科技和在經濟上的與時俱進,我們應當在關心世界其它國家電工技術改革的過程中,使用現有的電工技術資源把它轉變為生產力,使電工技術的巨大用途充分地發揮出來,于此同時,不斷地去研究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
作者簡介:聶士化,河南省永城市高級中學,50歲,本科學歷,二級技師,河南省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