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老年人常見病。在1995年,我突然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這二十多年,我四處尋醫問藥,中醫針灸、牽引、推拿和西醫的止痛藥輪番上陣,腰椎間盤癥狀時好時壞。沒有想到退休之后,靠著堅持鍛煉,困擾我多年的老毛病竟然出現了極大的緩解,病癥基本治愈了。
當年因為彎腰扶著小外孫女學走路,我出現了腰痛的癥狀。沒過幾天,我的腰痛加劇,左腿動彈不得,躺在床上不能翻身。發病快,病情又嚴重,令我束手無策。醫生講:“坐骨神經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醫生告訴我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老年人患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在退行性變基礎上積累傷所致,積累傷又會加重椎間盤的退變,因此預防的重點在于積累傷。我回憶自己的發病經歷,這一輩子,我都用右肩挑水澆菜、用右肩背書包,用右手投擲鉛球和鐵餅……我大學畢業檢查身體時,校醫講我的腰椎是彎的。當初的我,把醫生的話當做耳邊風,沒想到彎曲的腰椎已潛伏疾病。
步入古稀,我認讀書看報,摸索適合我體質的養生之路。康復科教授指出:脊椎病80%的人是關節錯位引起的……治療過程中采用吊單杠和撐雙杠的辦法,長期鍛煉,對腰椎的恢復有好處。為此,我購一個家用健身器,每日吊單杠和撐雙杠3-5次,每次持續的秒數逐漸增加。中醫認為腰椎病人需防寒,我出門用寬腰帶保暖,另一方面經常用“電熱器”低檔烘烤背20-30分鐘,舒筋活血。
民間諺語:“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凡是乘公共汽車或讀書看報,我改正原來的陋習,學習解放軍颯爽英姿,讓我的形體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民間流傳:“人是日半世,夜半世。”我聽從醫生指導,撤走床墊,晚上木板床。“身在動,心在靜”,我每天看電視時,屈腿打坐半小時,讓腰椎處在正位不歪扭,養成好的坐姿;另外不定期做五點式腰背肌運動,增強肌肉活力。
“功夫不負苦心人”,某日晚上我無意中翻身,無意感覺腰部非常輕松,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痛感癥狀沒有了。我趕緊去江蘇省人民醫院拍片檢查,主任醫師看完片子說:“沒有腰間盤突出癥。”
想當初患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我認為這是病情不可逆,心理壓力很大。誰知“久病成良醫”,通過自我保健,恢復了健康。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