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銘莉
【摘要】從女性主義教學法核心概念:賦權、群體、領導力入手,探討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關鍵詞】女性主義教學法 思政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高校思政課教學一直以來都注重教師理論灌輸,忽視學生實際內化。因此雖然教學投入很大,但教學效果不如人意。習近平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1]要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根本出路在于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創新,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體驗。尤其是實踐性很強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以下簡稱基礎課)更應如此。女性主義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方法,與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精神在理念上高度契合。
一、女性主義教學法的內涵
女性主義教學法,是一種創新的教學理念,以女性主義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反對教師權威性,強調學生主體性,從性別平等的角度構建參與、互動和合作的自由師生關系。
女性主義教學法提出三個核心概念:賦權、群體、領導力。其中,賦權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賦予不同性別學生同等的權利;群體是指學生是在群體性的平等合作中學習;領導力是指每一個人都擁有對自己的領導力。倡導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在和諧平等的群體中參與教學。
在高校思政課中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以女性主義參與式教學理念、女性主義差異式教學理念和女性主義情境體驗教學理念展開思政課教學,提高思政課實效性。
二、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現狀及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所遇問題
(一)教師認同度不夠
有些思政課教師習慣于傳統灌輸模式,對新教學方法的接受有一定難度,缺乏對女性主義教學法了解,對女性主義教學法的三個核心概念理解不深。對女性主義教學法倡導的參與式、差異式、情境體驗教學理念的認同流于表面形式,鮮有精力去鉆研創新教學模式。
(二)學生參與效果不理想
一些思政課教師運用了女性主義教學法,嘗試運用參與式、差異式、情境體驗教學理念來創新教學模式,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原因一方面是學生重視度不夠;另一方面是思政課教師引導不足,課堂設計思路和學生需要相脫節,影響了學生參與的效果。
(三)教學資源不足
教學資源是影響女性主義教學法有效實施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參與式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還是差異式教學,都需要教學資源的整合。學生參與互動討論,合班上課狀態阻礙互動。實踐課很難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四)實踐教學管理不規范
由于思修課特殊性,道德教育在理論教授的同時需結合實踐教學。但因為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理論灌輸,導致實踐教學環節重視度不夠,管理不規范,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實踐教學也很難有效開展。
三、高職院校思政課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的對策建議
(一)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的意識
女性主義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改革創新,它要求教師由原來的單向一言堂向師生雙向交流互動轉變,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固守傳統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很難有效實施道德教育。因此,教師要提高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的意識,才能提高基礎課的教學質量。
(二)側重女性主義教學法的領導力,注重學生體驗與情感的教育
女性主義教學法的領導力,是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個體體驗的賦權方式。要發現教學與學習之間聯系,注重學生體驗與情感教育,在體驗中形成領導力。女性主義情境體驗教學是將領導力融入教學實踐中,通過情境模擬和角色培養,加強學生自身體驗,增強情感教育,進而內化成自覺的道德意識,實現課程培養目標。女性主義教學法的領導力注重個體體驗,通過在學生中開展社會調研、旁聽審判和模擬法庭等方式培養法律意識和法治精神,參觀教育基地,在實踐體驗中增加對國情民情的了解,實現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識真正的培育和內化。
(三)側重女性主義教學法的賦權,注重學生參與
賦權是賦予學生權利,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實現師生之間有效互動。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讓學生參與教學,大學生講高校思政課,用同齡人的視角來傳遞價值觀,目前已成為許多高校探索的新思維。2017年南開大學開展了“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最美中國夢”——全國高校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2]通過讓學生講思政課,體驗參與教學過程,探索高校思政課課程改革方向。
運用女性主義教學法,學生參與基礎課教學,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小視頻、微表達等信息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表現,利用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等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可實現師生間便捷直接的交流互動,線上線下結合,2017年武漢大學開展“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3]通過在微電影制作過程中的參與,培育學生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加強基礎課教學模式探索。
(四)側重女性主義教學法的群體,注重差異性教學
女性主義教學法的群體,強調差異性發展,將這一核心概念融入實踐教學形成女性主義差異教學法。在傳統因材施教保持差異勝基礎上尊重多元性,創設平等課堂氛圍。
根據不同章節內容采取不同教學方法。按2018版基礎課教材,第二章堅定理想信念,可采用課堂演講和微電影視頻教學方法,了解歷史偉人的理想信念,思索在新時代如何堅定信仰;愛國主義一節,可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培育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遵守公民道德準則一節,可分組辯論,增加團體協作精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中國教育報,2017-12-09(2).
[3]人民日報,2018年1月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