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牧
【摘要】“精、氣、神”,是人內在修養的一種體現,又通過工作、生活等外在表現出來。本文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探尋以提振“精氣神”為手段,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著力點。
【關鍵詞】精氣神 發展 著力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黨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奮斗。面對新形勢,新矛盾,新要求,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明確著力點,如何提振“精氣神”,開創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新局面引發了筆者的思考。
1.提振“精氣神”的必要性
有道是“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毛澤東同志也曾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這種“精神”,是一種境界,一種情懷,一種不甘屈從不甘平庸的血性和品節。一個民族要有精氣神,否則就會失去脊梁骨,不能自強自立;一個家族要有精氣神,否則就會家業衰敗,不能興旺繁榮;一個單位要有精氣神,否則就會停滯不前。對于單位而言,提振精氣神是貫徹新思想奮進新時代的政治要求,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能力要求,是堅定理想信念與實現自我價值的人生追求。
2.提振“精氣神”的著力點
2.1 提振“精氣神”,需要著力堅定理想信念,加強自勵。
理想信念是對工作的執著追求,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提振“精氣神”的支撐和保證。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精氣神”就沒有靈魂。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單位內部需要統一思想,共同樹立正確、健康的價值取向,擰成一股繩,齊頭并進。單位員工要把單位發展作為自身的第一責任,當好主人翁,做到“精”為單位發展而聚,“氣”為單位發展而鼓,“神”為單位發展而集,聚焦工作本質,將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小落實。
2.2 提振“精氣神”,需要著力提升綜合素質,增強自信。
2.2.1 增強黨性修養。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夯實理論功底。堅持把黨的理論學習作為第一要務,學習馬克思經典理論論著、黨章、黨史,重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夯實理論根基,增強發展自信。二是創新學習教育載體,搭建學習教育平臺。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載體,把理想信念教育貫穿活動始終。利用領導干部上黨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平臺,達到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增強黨性的效果。三是加強考核督導。要通過查筆記、看成果等方式,嚴格考核黨員干部學習情況,使思想道德建設由軟要素變成考核硬指標,以鮮明導向引領員工的價值取向和行動取向,達到主動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效果。
2.2.2 提升文化素養。一是鼓勵員工自我提升。針對單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鼓勵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在職教育,提升學歷水平。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講學等方式,為員工提供接受文化熏陶的機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二是加強單位文化建設。持續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加強學習型單位建設,積極響應“十九大”提出的增強“八種本領”的號召,引導廣大干部員工自動自發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提高技能、提升素質。重點關注員工思想動態,搞好思想發動,用活動吸引、競賽激勵、典型引路等方式,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與單位同命運共發展。
2.2.3 提升業務水平。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使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努力成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提高業務水平,一是業務知識要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是干好一項工作的基礎。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都離不開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支撐。因此,廣大干部職工要精學專業理論,深學業務知識,養成專業思維、提高專業素養、提煉專業方法,同時也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業務知識結構。二是繼承傳統選樹典型。通過日常崗位培訓、“傳幫帶”的方式,將工作中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經驗傳承下來。通過加強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有機結合,使其互促共進,形成良性循環。三是學以致用知行臺一。習近平指出:“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領導干部加強學習,根本的目的是增強工作的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要勇于將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敢于面對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敢于探索新的實踐領域。
2.3 提振“酒氣神”,需要著力健全體制機制,增強自律。
2.3.1 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扎牢廉潔從政籬笆。
一是履行主體責任。黨組班子進一步將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杜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新表現。二是強化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記好“黨性賬本”,扎實推進“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干部就是一個榜樣”理念。三是加強黨內監督。加強推動建立“職一權一責一紀一法”一體化貫通工作機制,加強正面宣傳引導,抓好廉政風險防控。四是堅決挺紀在前。堅持嚴管就是厚愛,對照黨員和好干部標準,以黨章黨規黨紀為尺子規范、約束和評價黨員干部,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體現組織的溫暖和黨紀的剛性。
2.3.2 全面推行獎罰分明激勵機制,培育良好人才成長土壤。
古人講,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獎勵先進,樹立的是把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實處、干出實效的鮮明導向,精準有效、公平公正的激勵,指向的是阻礙單位發展的消極因素,呵護的是彌足珍貴的正能量。首先,建立具體明確的考核體系。構建以評價指標體系、工作質量體系、薪酬福利體系為支撐的綜合評價、體系,全面記錄每個部門和員工的工作績效,把每個員工年度績效評價結果納入人事檔案管理。其次,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與部門和員工的薪酬兌現、崗位調整、職務升降、評先樹優等結合起來,發揮其應有的杠桿作用和激勵作用,使干部職工保持持續的壓力和動力,永不懈意。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人才成長通道,有序開展職稱和技能人才評聘工作,逐步培養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能力突出、業績優秀的專家人才隊伍,并給予應有的政治待遇和專業決策權,營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圍,引導單位員工立足本職崗位成長成才。
2.4 提振“精氣神”,需要著力強化擔當責任,加強自覺。
單位發展關鍵在人,要喚醒廣大干部職工的擔當意識。有多大擔當才能干成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對于單位來說,干部職工如果沒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就會“懶”——能推就推、能拖則拖;就會“怕”——縮手縮腳、怕惹麻煩;就會“躲”——不敢正視、觸及難題和矛盾……推動單位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充滿挑戰,尤其需要我們領導干部要勇于擔當、勇于負責,發揮頭雁效應,切實履行崗位職責,把根扎下來,把責擔起來,把事干起來,自覺的將單位發展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告誡我們:“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意者、軟弱者”。在發展的潮流中,做到提振“精氣神”,不斷地耕耘前進,不斷地披荊斬棘、開路架橋,不斷付出務實的努力,邁出堅定的步伐,才能沖破“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擁抱春天的陽光。
參考文獻:
[1]呂云.提振員工“精氣神”[J].中國電力單位管理,2011(18):87-88.
[2]周昌杰.引領作風新常態提振干部精氣神[J].學習月刊,2016(04):34.
[3]耿文.全面提振黨員干部精氣神的措施[J].管理觀察12016(19):63-65.
[4]郭愛萍.弘揚主旋律提振精氣神——在困難形勢下發揮宣傳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作用[J].中國煤炭工業,2016(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