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壘
【摘要】2002年2月29日凌晨1:06分渭南運輸大隊駕駛員李天二駕駛陜AW4586車輛執行配送任務,車輛行駛至渭南市永樂縣西環段路時,因駕駛員疲勞駕駛,未采取任何處理措施,造成與前方重型半掛貨車追尾,導致車輛駕駛室報廢,駕駛員右腿韌帶撕裂,未造成次生災害。
【關鍵詞】疲勞撞擊事故 原因 預防 措施
一、疲勞駕駛撞擊事故發生原因
2002年2月29日凌晨1:06分渭南運輸大隊駕駛員李天二駕駛陜AW4586車輛執行配送任務,車輛行駛至渭南市永樂縣西環段路時,因駕駛員疲勞駕駛,未采取任何處理措施,造成與前方重型半掛貨車追尾,導致車輛駕駛室報廢,駕駛員右腿韌帶撕裂,未造成次生災害。
(一)直接原因
駕駛員在連續工作17小時以上疲勞駕駛的情況下,獨自進行貨物配送,被正在前方路中間停駛的車輛撞擊。
(二)間接原因
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無視違章疲勞駕駛,管理人員沒有及時制止其違章行為。
(三)管理原因
1.現場安全監督不到位,沒有做到相互監督、相互提醒,風險識別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工作標準不高,管理不嚴格。
2.基礎工作存在薄弱環節,安全培訓教育方面存在漏洞,沒有在執行各項制度上下大力氣,沒有讓員工深刻認識到按章操作的重要性。
3.個別員下沒有真正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尤其在安全生產形勢較好的時候,產生了麻痹思想。沒有落實集團公司的《反違章禁令》,沒有真正識意到違章的嚴重后果,遵章守紀的自覺行為還沒有形成,規章制度的執行力較差。
二、事故的預防和避免
從上面不難看出,這個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我們又該如何做到事故的預防和避免呢?
1、采取有效的計術措施治理
在駕駛員進行貨物配送中,經常會遇到很路上風險的潛在危險,那么我們要做到消除潛在危險,降低潛在危險。利用工程技術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實現生產、設備等生產安全條件。對設備做到時間保護原則,在薄弱的環節,要注意技術加強。尤其在是高危操作,一定要把警告、禁止信急做到位。
2、加強組織管理理念
“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沒有管不好的安全”。在管理上,要做到系統整體性,有計劃的去生產操作,對產物要進行系統的分析,即時的反饋信息,做到消息的隨時更新,在1988年的帕玻爾.阿爾法平臺事故中,就是因為沒有信息的即時反饋,導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疲勞駕駛工作,致使慘劇的發生。對工作員工要經常鼓勵獎勵,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產生懈怠。一切生產要求要跟著國家和黨的指揮走,不可為提高產量,而忽略一些基礎性問題,以人民的需求而出發,不可好大喜功。在每個崗位上,采取責任制原則,這樣有助于提高員工的警惕性。有時候,甚至要借助于規章制度、法規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為。
3、加強個人教育
在本次疲勞駕駛撞擊事故中,主要原因就是,駕駛員在沒有及時的休息的情況下,獨自駕駛。員工的安全意識太薄弱,并且同事沒有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大家都沒有這樣概念。所以加強個人教育是勢在必行的。還有,不正確的態度或行為習慣;缺乏知識或操作不熟練;身體狀況不佳;物的不安全狀況及不良的物理環境等也是造成人為事故的原因。那么,單位應該利用各種形式的教育和訓練,使職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產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實行人性化管理,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務、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對員工進行說服、教育;人員的調整、懲戒等措施。
三、總結
綜上物體碰撞事故案分析,我認為,在現代化企業管理活動中,人是最活躍,最能動的積極因素,石油一線工作雖然是高危行業,但是從事故發生的規律來看,許多事故的發生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只要我們各級的管理人員和作業職工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下作,以滿足人民需求為目的,合理的增強經濟效益,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擺在第一位。那么所有事故的預防和避免是實現的。
參考文獻:
[1]李文華,石油工程HSE風險管理[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