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
【摘要】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進行購物,網購出現的知識產權糾紛投訴也紛至沓來。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國法律未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專利侵權行為作出詳細規定,提供商作出侵權行為也難以獲得適當處罰。據此,筆者調查研究了我國幾起具有代表性的網絡交易平臺上專利侵權案例,分析其共性,了解了我國專利侵權糾紛中最棘手的問題,并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侵權責任如何歸責問題作出了建議,以期為頻繁多發的專利侵權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推動我國立法的完善,最終處理好侵權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關鍵詞】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專利權;侵權行為
如今,互聯網進入了千家萬戶,網絡交易的規模也十分龐大,然而,我國立法卻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缺乏專門的法律規范網絡交易行為。許多不法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違規操作,侵犯或者縱容他入侵犯知識產權。同時,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具有隱蔽性,不易被察覺,即使侵權行為被發現,我國法律對違法者的懲罰也不嚴重,久而久之,專利權屬人的合法權利被踐踏,網絡交易不正之風蔓延,對社會的危害極大。
在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侵權責任展開深入地研究之后,筆者對于世界范圍內關于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專利侵權責任展開了思考,并企圖從中發現一些對于我國立法有益的建議。本文調查研究了我國幾起具有代表性的網絡交易平臺上專利侵權案例,分析其共性,了解了我國專利侵權糾紛中最棘手的問題,并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侵權責任如何歸責問題作出了建議: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法律地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的直接侵權問題;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共同侵權問題;網絡交易平臺所提供的監控服務和責任歸咎限制;網絡交易平臺的責任免除情形;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者自身義務。以期為頻繁多發的專利侵權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推動我國立法的完善,最終處理好侵權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一、我國法律關于專利侵權責任內容的不足
21世紀是科技、知識的時代,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然而我國還有相當多的人不重視知產產權的保護。與版權和商標不同的是,專利權的浸權判定上難度大,不好界定。這兩個原因導致處理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專利侵權糾紛時困難重重。我國立法卻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缺乏專門的法律規范網絡交易行為。許多不法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違規操作,侵犯或者縱容他入侵犯知識產權。同時,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具有隱蔽性,不易被察覺,即使侵權行為被發現,我國法律對違法者的處罰也不嚴重,久而久之,專利權屬人的合法權利被踐踏,網絡交易不正之風蔓延,對社會的危害極大。為了保護網絡交易中的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法律,推動國家電子商務方面的立法盡快出臺。適應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亟待出臺,我國應少走彎路,總結國外的立法和司法經驗,結合我國網絡平臺的客觀實際,摸清電子商務自身的問題,對癥下藥。同時,我國法院并未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侵權責任作出明確劃分,對侵權行為的判定也缺乏明確界限。最后,電子商務立法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司法解釋,彌補法律漏洞,不給專利侵權可乘之機,切實維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
二、完善我國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專利侵權立法的措施
我國發生了首起反響較大的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專利侵權案,但是,這一案件并未被社會重視,使得侵權問題愈演愈烈,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專利侵權惡劣事件。由此可見,我國電子商務方面的立法迫在眉睫,亟待完善。參考我國《專利法》、《知識產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與司法解釋,要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專利侵權責任之前,要做到以下幾點、明確以下問題: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法律地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的直接浸權問題;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共同侵權問題;網絡交易平臺所提供的監控服務和責任歸咎限制;網絡交易平臺的責任免除情形;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者自身義務。
(一)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法律地位
在具體的電子商務運營過程中,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充當一個中介者,它為網絡消費者、網絡銷售者提供一個平臺,供其交易,提供商一般不會參與到具體的網絡交易中去。據此,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法律地位對于明確其專利侵權責任有著基礎要求與前提。只有先明晰其法律地位,才好為侵權案例提供信息與指導。淘寶、京東等網絡交易平臺有著固定的運營模式,即賣家在該平臺上張貼所賣商品的圖片、視頻等信息,消費者在網站上瀏覽這些信息后在網絡上進行購買。不難看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只是充當一個中介服務者,在交易過程中并未起到作用。總之,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并非網絡交易的當事人。
(二)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的直接侵權問題
如果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私自在網絡上發布影響他人合法專利權的商品或者別的信息,其負有直接的侵權責任,不容推脫。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一般不直接參與到交易中去,但是遇到特殊情況,由電商交易平臺提供商直接發布商品信息時,在專利侵權案件中,提供商便要作為侵權責任人接受法律制裁。所以,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法律地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一概而論,忽略特殊情況。所以,在電子商務立法過程中,有必要考慮到此情況,不可疏忽大意。
(三)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共同侵權問題
在實際的網絡交易中,個別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存在教唆、縱容賣方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此時,提供商應當同違法賣方一起承擔侵權責任。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網絡交易商戶承擔侵權責任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中之一,在事前的審查過程中,明明了解用戶上傳的作品有侵犯他人權利的可能,但是沒有進行一定的審核和禁止措施,任由網絡平臺用戶自己去傳播這一類的信息;另外商品在商家之后理應受到監督,但是監督不限于了解,而應當對違規客戶加以制裁,但是實際上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不僅不加以禁止還任由用戶繼續售賣;更有甚者,網絡交易平臺教唆或者鼓勵用戶上傳侵犯他人權利的商品,以求從中為自己謀取利潤。在這幾種情況中,網絡交易平臺一方應當和交易平臺的商戶共同承擔侵權責任,并且承擔的是連帶責任,具體可按照民法中相關的侵權責任歸屬規定進行追究。
(四)網絡交易平臺所提供的監控服務和責任歸咎限制
交易平臺應當對侵犯他人專利權的商品予以監督和管理,進行及時地下架或者對違規者進行懲處,假如網絡交易平臺明明知道平臺中售賣侵權商品,仍不加以制止或者控制,網絡交易平臺一方需要對侵權行為可能造成的損失的擴大部分擔負一定的法律責任。
(五)網絡交易平臺的責任免除情形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如果不知道用戶發布的商品涉及侵權行為,或者不具備監控用戶發布的商品信息的技術,則可以不用承擔義務。就如前文所述,國家每年授予的專利設計多方多面,專利的范圍也覆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多個領域,而且有很多領域的專利數量極多,所以電商沒有辦法對在自己平臺上發布的所有商品信息都可以了如指掌。如此,在這種不知情也難以獲得實情的前提下,就可以免除自己的連帶責任,這一規定是站在網絡交易提供商的利益的角度做出來的。
(六)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者自身義務
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者如果拒絕告知或者刻意隱藏在自己平臺中發布侵犯他人專利權人員的信息或者相關交易情況的,需要承擔責任,電商網絡平臺管理人需要盡自己的可能去幫助權利所有人或者相關司法機構查清侵犯他人權利者的證據,諸如提供相關人員的身份、交易信息、以及商戶基本情況等。網絡交易平臺管理者只需要提交自己了解到的證據信息就可以,并不需要去深人地展開調查和了解,網絡交易平臺的管理者拒絕提供、或者采用欺瞞、謳騙的手段掩蓋事實,或是故意損毀證據等情況發生時,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一定的責任。
三、對于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責任的幾點建議
通過上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在浸權關系中不是交易當事人之一,而是在這個交易關系中扮演牽線搭橋的角色,扮演中間人,自己本身沒有參與到具體的買賣行為當中,所以,假如有用戶在交易網站上發布侵犯相關人員專利的商品,由該網絡商戶自己承擔浸權責任,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責任需要看他是不是有過錯。對于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侵權責任歸咎體系應該明確,可以采用過錯責任原則,平臺一方有具體的過錯,沒有盡到應盡義務,或是行為過限就應當承擔責任,承擔責任的限度與其過錯相適應。
網絡交易平臺的管理者應當注重監控在網絡平臺中的商戶,以及對于商戶的準入機制做出細致的規劃,需要在用戶的身份上加以限制,也需要對用戶上傳的商品信息加以監督和管控,一旦在監督過程中發現有關侵權的行為和商品,就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刪除侵權商品,制止侵權行為,懲罰侵權者。假如網絡交易提供商沒有嚴守自己的職責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義務,放任侵權行為的滋生,或者在接收到舉報之后仍然不為所動,這時網絡交易平臺提供方就是過錯一方,應當承擔責任。
網絡交易平臺一方需要協助查處侵權人,如果在自己的平臺上發生了專利浸權事故,需要積極幫助相關執法部門和相關權利人向侵犯權利者問責,如果有相關的信息和證據,應當主動呈交,如果沒有,則應當在具體的司法活動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網絡交易平臺拒絕將這些信息提供給相關人員或者故意毀滅證據,則應當承擔過錯責任。
網絡交易平臺在直接發布侵犯權利的商品信息的前提下,就是直接侵犯權利責任人,但是在一定的生活實踐中,網絡交易平臺并不會直接發布侵權商品,也很少承擔直接侵權責任,實踐中大多是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以引誘、指使的方式讓自己平臺中的商戶發布別人享有專利權的違規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交易平臺提供商應當擔負共同責任。
網絡交易平臺如果已經知道在其平臺中的商戶上架了相關侵權商品而不作為,或者在受到專利權人的侵權通知后仍然沒有作為,應當為今后可能出現的損失承擔責任。
筆者認為,我國立法機關應當考慮對于網絡交易制定一定的法律規范,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法律關系中的位置,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責任歸結原則;設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權利和義務,在維護相關專利權人的利益的同時也應當注重網絡交易平臺商戶的合法權益,在處理專利侵權案件時做到公平公正,明確如何承擔、承擔何種責任以及承擔責任的限度等等。
四、結語
近幾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突飛猛進,網絡購物憑借其方便快捷、價格優惠的特點迅速席卷全國,成為時下大熱的購物模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使用這種新的商業交易方式。我國的主流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有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等,這些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為消費者帶來實惠,拉動內需的同時也造成數不勝數的浸權現象。一些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隨意抄襲、冒用他人的著作權或是他人已經申請成功的商標權、專利權等權利,消費者毫不知情,其隱私權甚至被隨意窺探。我國法律尚未對互聯網交易平臺的提供商的權利義務進行明確規定,其專利浸權責任如何認定、如何處罰仍不明確,這也容易導致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更加肆無忌憚,任意侵權,更嚴重的,他們甚至縱容賣家實施侵權行為。這種情況如不能馬上制止,只會導致交易秩序混亂,給專利權人、著作權人帶來損失,也阻礙社會公平正義的貫徹落實,本文分析了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應承擔的專利浸權責任,希望能為我國立法提供建議,使得法律束縛網絡交易,肅清不正之風,推動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本文認為,我國立法機關應當考慮對于網絡交易制定一定的法律規范,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法律關系中的位置,明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責任歸結原則;設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權利和義務,在維護相關專利權人的利益的同時也應當注重網絡交易平臺商戶的合法權益,在處理專利侵權案件時做到公平公正,明確如何承擔、承擔何種責任以及承擔責任的限度等等。
參考文獻:
[1]高富平.網絡對社會的挑戰與立法政策選擇:電子商務立法研究報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項珍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專利權糾紛管理權問題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4.
[3]易玲.網絡交易平臺專利侵權中“通知-刪除”規則適用問題研究——兼論《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第63條第2款的完善[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1(2):25-28.
[4]姚志偉,沈一萍.網絡交易平臺的專利侵權責任研究[J].中州學刊,2017(8):57-61.
[5]王麗娜.專利侵權投訴中網絡交易平臺的義務分析[J].法制與經濟,2016(10).
[6]黃曉旭.電商平臺專利侵權適用避風港規則的不足與規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