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靜 單濤
內容摘要:本文利用我國1997-2016年省級面板數據,基于面板VAR模型實證檢驗了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并利用脈沖響應方法和方差分解技術分析了兩者之間的動態關系。文章結論表明技術創新與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之間存在單向因果關系,技術創新是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動態關系分析表明,技術創新可以顯著提高地區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在第0期到第1期,商貿流通業對全要素生產率影響的脈沖響應值為0,表明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存在一定滯后期。從效應大小來看,技術創新提高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偏小。從技術創新促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趨勢來看,技術創新提高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作用一直呈遞增趨勢,且在第15期之后一直持續。方差分解結果表明,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解釋貢獻度同樣呈遞增趨勢,不過在第8期之后保持穩定。
關鍵詞:技術創新 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 面板VAR
引言及文獻綜述
在經過近40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逐漸步入新常態,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尋找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在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的過程中,中國經濟運行表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其中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開始凸顯,并表現出創新驅動的強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直接將技術創新提高到了國家戰略意義層面,對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設想,技術創新水平提高對經濟發展各個方面的作用會越來越大。結合技術創新與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關系,本文認為:地區技術進步水平的不斷提升可以帶動商貿流通業領域的技術進步,包括交通基礎設施技術改造升級,加快物流供應鏈技術進步,提高倉儲運輸等技術效率,均可以為商貿流通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進而促進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那么,技術創新是否能夠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產生作用?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是否會由于技術創新而增長?
目前大多數文獻集中于研究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的影響,較少關注影響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因素,研究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影響因素的文獻則更少。張志敏(2015)研究發現信息化水平與商貿流通業發展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李晶(2016)分析了綠色物流與商貿流通業之間的密切關系,并據此提出了構建綠色物流的建議。盧杰(2017)研究了大數據技術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認為大數據通過運營優化、風險管理、業務創新和精準營銷促進了商貿流通業發展。紀亞楠和閆寒(2017)認為新型城鎮化是影響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并且擴大了地區間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差距。王平(2017)研究了交通基礎設施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認為交通基礎設施顯著促進了商貿流通業發展,且其影響具有正向溢出效應。蘇俊華和吳丹潔(2017)研究了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認為研發機構R&D;從業人員、研發機構R&D;支出經費、國內申請專利數量這三個指標的增長均顯著有利于商貿流通業發展。但是,該文只局限于研究商貿流通業發展這一數量指標,沒有研究商貿流通業發展質量層面,也就是沒有關注技術創新是怎樣影響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因此還需進一步研究。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前期關于商貿流通業發展影響因素的文獻一方面沒有關注消費升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沒有聚焦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因此,區別于上述文獻,本文從消費升級的角度分析影響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同時關注消費升級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效應。
模型設定與數據說明
(一)模型建立
首先,根據AIC、BIC、HQIC準則確定面板VAR模型的滯后期,這是建立面板VAR模型的基礎。面板VAR模型主要是基于面板數據進行分析,它不僅具有時間序列VAR模型的所有優點,還具有面板數據獨有的優勢,因而對分析本文的問題具有較大可行性。面板VAR模型具有如下優點,它事先假定模型中所有變量均為內生變量,利用正交化的脈沖響應函數去識別模型中的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的沖擊反應程度大小,從而分析變量間的互動關系。同時,面板VAR模型由于其面板數據結構特征,還可以對個體效應和時間效應進行識別,從而分析個體差異和截面異質性的共同沖擊對模型系統的影響。在構建面板VAR模型前,首先要確定該模型的滯后期,為確定面板VAR模型的滯后期,根據AIC、BIC、HQIC準則來作出最后選擇。如果上述三個準則2個及2個以上的值最小,則選擇該滯后期為最優滯后期。上述準則檢驗的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滯后期選擇結果可以看出,在第2期的時候,AIC準則、BIC準則和HQIC準則均顯著拒絕原假設,表明2階滯后是較優選擇,因此本文宜采用面板VAR(2)模型。
基于上述檢驗結果,本文構建面板VAR(2)模型如下:
yit=αi+βt+Ayit-1+μit (1)
其中,yit中的i表示省份,t代表年份。A是2階的系數矩陣,αi是地區固定效應,用以表示模型中可能遺漏的影響因素以及與地區特征相關的固定效應,βt表示變量的時間趨勢yit=(wlb,cx),wlb為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指標,cx為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指標,yit-1是yit的一階滯后項,擾動項μit滿足E(μit│αi,βt,yit-1)=0。
(二)數據說明
本文主要變量包括技術創新變量和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變量。商貿流通產業轉型升級變量基于C-D函數用投入產出法,利用隨機前沿方法估算得出。投入變量包括商貿流通業人員和商貿流通業資本,產出變量為商貿流通業增加值。技術創新變量用人均發明專利授權對數表示。本文面板數據樣本期間為1997-2016年31個省,所有數據來源于相應年份《中國統計年鑒》。
實證結果分析
(一)面板單位根檢驗
在進行正式的面板VAR模型估計前,需要檢驗各變量是否平穩,如果變量是平穩的則進行協整分析,如果變量是單整的則使用面板VAR模型分析。因此本文需要驗證各變量是否是平穩還是單整的。基于LLC和IPS準則聯合檢驗對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如果拒絕原假設,則為平穩,反之為不平穩。表2結果表明,原始變量平穩性檢驗是顯著的,即變量為平穩變量。因此,可以進行面板VAR(2)模型分析。
(二)格蘭杰因果檢驗
在前文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檢驗技術創新和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之間是否具有格蘭杰因果關系。因為各變量平穩性檢驗結果表明是平穩的,所以用面板VAR模型進行分析不會產生偽回歸問題。根據前文滯后期選取規則,采用滯后二階分析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技術創新與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之間的因果關系檢驗在1%的顯著水平上拒絕原假設,即技術創新是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格蘭杰原因。同時,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與技術創新之間的因果關系檢驗不顯著,即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不是技術創新的格蘭杰原因。從而技術創新和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之間存在單向因果關系。經過格蘭杰因果關系分析只能知道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有影響,而并不能確定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影響效應是正還是負、具體效應大小以及兩者間的動態變動關系。因此,需要利用面板VAR模型進行進一步實證研究。
(三)脈沖響應分析
圖1為地區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對技術創新沖擊的脈沖響應圖,表示地區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在技術創新情況下的變動情況。從脈沖響應結果來看,整體而言技術創新顯著促進了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從第0期開始,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具有促進作用,且促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呈不斷遞增趨勢,在第10期仍然保持遞增,表明技術創新能夠持續刺激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對于這一結果,本文認為技術創新從三個方面促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首先,技術創新通過促進消費升級實現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發展可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不僅可以提高居民消費質量,還能實現消費結構從第一二產業產品消費向第三產業產品消費升級。而消費結構升級將為商貿流通業的升級發展提供巨大需求,促進商貿流通業實現發展模式轉變以適應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其次,技術創新從技術進步的角度實現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商貿流通業技術進步,包括物流倉儲技術的發展,以及冷凍供應鏈的進步都將為商貿流通業發注入新力量。第三,技術進步通過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技術進步為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提供基礎硬件設施。尤其是高鐵的發展,不僅運輸速度得到極大提升,減小了商貿流通業的成本,而且基礎設施技術進步還能夠提高交通運輸領域服務質量,從而整體提高商貿流通業服務質量。因此,基于以上三點,技術進步可以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提供持續動力,極大地促進了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
(四)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提取的是每個隨機擾動對模型中的變量產生影響的相對重要性。本文利用面板模型的方差分解進一步說明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影響的解釋貢獻度。從表4結果來看,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解釋貢獻度呈不斷遞增趨勢。這一結果說明,技術創新可以促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正好印證了前文脈沖響應的分析結論。
結論
本文基于我國31省1997-2016年面板數據,利用面板VAR模型實證檢驗了技術創新對地區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影響。本文結論表明,技術創新與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之間存在單向因果關系,技術創新是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動態關系分析表明,技術創新可以顯著提高地區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且技術創新促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作用一直呈遞增趨勢,且在第10期之后遞增趨勢一直存在。方差分解結果表明,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解釋貢獻度呈不斷遞增趨勢。基于上述結論,本文認為加快商貿流通業技術進步,不僅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商貿流通發展經驗,更重要的是加快自身技術進步能力。可以通過制定規范的行業運行標準,提高標準化運營水平和商貿流通業發展效率,進而最大限度發揮商貿流通業配置資源、促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盧杰.大數據技術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23)
2.李晶.綠色物流發展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模式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6(24)
3.紀亞楠,閆寒.新型城鎮化發展對區域商貿流通業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7(4)
4.張志敏.信息化水平提升與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轉變關系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5)
5.王平.交通基礎設施對商貿流通業影響的空間計量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5)
6.蘇俊華,吳丹潔.技術創新對商貿流通業發展影響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