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露
【摘要】拼布藝術是服裝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方法,在服裝面料再造的過程中,有著明顯的應用價值與創意優勢。對此,文章從拼布藝術在服裝面料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并具體就圖案構成、基礎單元塑造、裝飾操作手法這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為相關的設計工作提供思路,推動拼布藝術在服裝面料再造中的創意應用。
【關鍵詞】創意設計;服裝面料;拼布藝術
引言
拼布藝術的發展歷史相對較為久遠,通過其自身豐富的層次感與秩序,使多樣化的肌理特征在服裝面料再造中展現創意優勢。而隨著拼布藝術在服裝面料再造中的應用逐漸增多,已經使拼布藝術成為了服裝設計的重要手法,因此,必須對其應用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拓寬拼比藝術的文化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拼布藝術在服裝面料再造中的應用
傳統的拼布藝術,就是服裝面料再造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補、貼、縫、拼等操作手法,將廢棄的材料與新的面料進行搭配與組合,通過質感才材料的差別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使服裝不僅具有了明顯的實用性,也體現出了時間感與年代感,并以此完成了不同新舊的拼接方式。
不同圖案類型的搭配也是較為常見的拼接方法之一。而在具體的搭配過操作過程中,還可以具體的細分為不規則、規則、獨立這三種類型。首先,在不規則圖案的拼接過程中,可以通過布料的尺寸、形狀進行設計,在看似沒有規律的排列布置中,以形式美法則為指導核心,展現出獨特的觀賞性效果。對這一方法應用最為突出的就是明代時期的“水田衣”了,通過顏色各異且大小不一的面料碎布,將其拼織成完整的服裝,在顏色交替的過程中,其形狀如水田一般錯落有致。其次,在規則圖案的運用過程中,通過嚴謹的幾何圖形,表達設計的思路,也是拼布藝術在服裝面料再造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方法,并可在簡單圖形的不斷重復過程中,達到量變到質變的視覺效果升級。第三,通過獨立圖形的應用,可使拼接藝術對整體的圖樣或是繪畫作品進行表達,而這種方式也是現代服裝技術中較為常見的方法內容。
在進行拼接處理的過程中,通過不同材料的統一運用,也會達到別具一格的實用效果,展現出創意性的設計內容。在對材料的異質化處理時,可以使布料的面料保持一致,在顏色上進行區分;反之,也可保證顏色的一致性,而通過不同材料的使用,凸顯出拼接藝術的獨特性。而在進行拓展應用的過程中,通過特殊材質的使用,可以制造出較為鮮明的肌理效果,在明暗、軟硬以及光滑或粗糙的對比過程中,將拼布藝術的特點內容做最大化的發揮,使整體在紋樣雜而不亂。另外,在不同顏色的拼接過程中,我國的傳統拼布藝術有著典型的經典案例,可作為有效的參考內容應用在現代的服裝面料再生設計中。
二、服裝面料再造中的拼布藝術創意設計表現
(一)圖案構成上的創意內容
1.圖案造型中的拆分結構
拼布藝術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中,具有典型的秩序美感,而在當前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更多的是強調服裝的特新化內容,在解構主義的影響作用下,向著多元化與復雜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在此過程中,拼布藝術圖案也以自身的碎片化特點,使設計內容更加抽象,從而在拆分解構的過程中,產生更為新鮮的世界審美趣味。
在方法上,圖案造型的拆分解構主要表現為以下的兩種方式。第一,是將整體的圖案造型進行拆分,通過一定比例的分割,按照一定的排序方法,在服裝上進行重新排序,產生新的視覺效果。這種方法下的服裝面料再造,使圖案的裝飾范圍在原有的基礎上被放大,將整體設計的通透感凸顯出來,在拼布材料與服裝基礎面料的對比過程中,形成更為強烈的視覺沖擊。
第二,將圖案的拆解與服裝基本結構相互結合。以褶皺裙子的處理為例,在完成服裝壓褶處理后,將拼布圖案的設計空間進行標記,然后把完成剪裁的褶皺固定到褶皺的裙面上。以此方法設計出來的褶裙,在靜止狀態下依舊展示出原本的拼布圖案,而在運動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開散的視覺效果,使人體的律動幅度成為服裝變化的基礎條件,展現出較為強烈的視覺創新。
2.服裝輪廓與圖案造型的結合
拼布藝術的圖案造型與服裝整體輪廓的全面結合,可以使服裝的結構特點得到強化,尤其在服裝內結構進行結合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展現出服裝的節奏感。在巧妙運用的方法下,通過對領口、袖口、底擺等關鍵部位的設計掌控,可以使圖案自身的美感得到放大,展現出不規則的藝術美感,并將領口等部位的設計突破常規,形成鮮明的設計效果,強化服裝的結構特征。在結合式拼接的過程中,通過平面拼接、局部連接等方法,使團的立體感凸顯出來,將整件服裝設計上的生動性得到了有效的發揮,是服裝面料再造中的有效創新。
(二)基礎單元塑造上的創意內容
為了在服裝設計中,凸顯出面料肌理的立體效果,需將拼接藝術與服裝基礎單元的設計進行大膽的融合。在突破傳統技術方法的過程中,使平面拼接的技術方法得到了全面的升級管理,使服裝面料的處理工作更加立體化。
首先,在拼接的工藝上,將傳統的拼布單元作為基礎的設計模型,在手法上進行升級改造,并在操作的過程中,重點強調立體化的設計基調。在輯合拼布材料與服裝衣片的過程中,將縫輯線在邊緣處的位置進行處理,使其縮進拼合材料邊緣的0.5-1cm,并使每個獨立的拼布材料在縫合線上相互重疊。以此方法設計出的服裝,可以創造出趣味性十足的肌理觸摸感,并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完成個性化的服裝面料再造設計。
其次,為了將利用拼布藝術的基礎面料塑造出更加強烈的立體效果,可以與傳統的拼布工藝進行融合,完成拼接的處理操作。在方法上,單片捏褶是行之有效的具體操作方法,同時還可以借鑒奎行縫的方法,在基礎的單元面料中進行適當的填充操作,以此種方法操作出來的服裝面料再造技術,可以得到飽滿、立體的設計效果。在應用的過程中,此類技術方法不會大面積的進行使用,僅作為服裝的部分裝飾對設計內容進行填充,使設計內容展現出對比即可達到立體效果,在引起注意的同時,提高服裝設計的創意水平。
(三)裝飾手法運用中的創意內容
拼布藝術在發展的進程中,已經成為了現代消費者追求美感的重要體現。在傳統拼布技術的基礎上,對材料的拼接方法進行必要的創新,尤其在將拼布藝術與其它藝術手法相互結合過程中,通過刺繡、手繪、印染、數碼印刷等技術手段的綜合運行,使其在服裝面料再生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更加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
服裝設計的轉變,與藝術美感和技術手段的發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尤其在社會文化高度發展,技術手段迅速融合的過程中,拼布藝術也與其他藝術手段進行了綜合的運用,脫離了原有的單一的處理模式。以某屆拼布比賽以及手工藝展的大賽為例,美國的參賽選手通過將拼布藝術與印染、綺了縫技術手段的結合,使設計作品成功的脫穎而出,成為了該屆賽事的焦點。在處理方法上,通過表面對褶皺肌理的處理,將滾筒附著材料應用在印染的處理方法中,使服裝的肌理紋路的展現更加突出,然后再按照印染的紋路線條進行適當的綺縫處理,最終通過拼接技術完成整體藝術創作,將三種藝術手法完美融合的同時,使作品卓然超群,表現出清新脫俗的風格特點。
三、總結
現代時尚藝術的包容性,是其最為典型的特點。在對傳統拼布藝術進行融合的過程中,將現代的時尚品味與傳統的藝術手法進行完美的統一,可以為服裝面料再生提供更具生命力的設計思路,從而開拓出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本文也正是通過對拼布藝術在服裝面料中的表現形式的分析,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在發展拚布藝術的同時,將傳統技術與現代審美糅合在一起,煥發出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羅桂蘭.服裝面料再造設計及其藝術表現形式的研究[J].毛紡科技,2017,45(11):62-64.
[2]楊梅.服裝面料再造中的立體布紋設計思路[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2):108-110.
[2]胡秀琴,段杏元,單文霞.影響服裝面料藝術再造發展的人文因素研究[J].美與時代(1),2017(3):103-106.
[4]范子午,杜冰冰.中國傳統拼布藝術在服裝再生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設計,2017(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