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大學生的勞動觀直接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勞動價值觀的根本態度和看法。為了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在分析當代大學生勞動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社會、高校、家庭、當代大學生自身四個方面探索了當代大學生勞動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勞動觀念 勞動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6-0168-02
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勞動觀是指人們對勞動的基本態度和根本觀點,具體指的是人們對勞動的本質、勞動的目的、意義、勞動分工等方面的認識。樹立科學的勞動觀對當代大學生實現青春夢想、提升抗挫折能力、形成正確的就業創業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1]
一、當代大學生勞動觀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勞動觀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是由于社會環境的功利化、高校勞動觀教育的缺失、家庭勞動觀教育的偏頗以及當代大學生自身對勞動作用認識不到位等因素,導致部分當代大學生勞動觀念淡薄、缺乏勞動習慣、對體力勞動者的尊重不夠、不尊重體力勞動者的勞動成果、不具備合作精神。部分大學生畢業以后,擇業觀扭曲,長時間不能適應和勝任工作,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工作中拈輕怕重、眼高手低的情況已十分普遍。[2]具體來說,當代大學生勞動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勞動價值取向功利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當代大學生的勞動價值取向出現了功利化傾向。許多當代大學生認為付出勞動就應該有相應的物質報酬,沒有相應的物質報酬,就不愿意參加勞動,即使參加了,也缺乏勞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的勞動價值取向由注重理想轉向注重現實,由注重整體利益轉向注重個人利益,由注重長遠利益轉向注重眼前利益,由注重“義”轉向注重“利”,由注重奉獻轉向注重享受。[3]當代大學生開始從強調勞動價值的實現轉向傾向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注重的是薪資,而不是專業對口,勞動價值觀取向功利化曰益明顯。
(二)勞動態度消極
當代大學生勞動態度消極,缺乏勞動觀念,輕視勞動,不愿參加勞動,怕苦、怕累,甚至在勤工儉學活動中,有一些學生(包括貧困生)眼高手低、挑肥揀瘦、避重就輕等。老師布置的勞動任務,得過且過,不求長進,滿足于完成任務。因為部分當代大學生沒有正確的勞動態度,延伸到學習上就會出現大學生抄襲作業、應付功課、逃課睡覺、荒廢學業等不良行為。畢業求職時擇業條件過高,以悠閑、舒適作為擇業條件,很多專業對口的工作又嫌累嫌臟嫌苦,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缺乏積極的勞動態度與實踐勇氣。
(三)勞動習慣較差
當代大學生缺乏基本的勞動習慣,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推進,為當代大學生專心于學習創造了方便的條件,但同時也為一些當代大學生不參加日常勞動提供了借口。有的學生寧愿在宿舍睡懶覺也不愿意打掃宿舍衛生,宿舍里雜亂無章,有的學生進校幾年了甚至沒有打掃過教室的衛生;有的學生臨近畢業時連自己的行李箱也不想拿,要么叫父母來接,要么分批寄回家,甩個空手回家;有的學生從不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勞動,儼然一個“王子”“公主”,缺乏基本的勞動習慣。
二、當代大學生勞動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導致當代大學生勞動觀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不良風氣、高校、家庭管理方面的外部原因,也有當代大學生自身對勞動認識不到位的內部原因。
(一)社會環境的功利化
社會教育一味強調對科學文化知識的追求,忽視了勞動觀教育,而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是建立在社會對勞動觀教育的普及和宣傳的基礎之上的。社會環境的功利化傾向日趨明顯,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的勞動價值取向趨向功利化,他們不愿意無償勞動,只有在金錢的誘使下才會積極勞動,在勞動中講索取的多了,講奉獻的少了,金錢意識急劇膨脹。
(二)高校勞動觀教育的缺失
近年來高校逐漸淡化了對當代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的教育,更多關注學習成績,對勞動觀教育的重視不夠。大學階段,高校將主要任務定位在科研教學上,沒有制定完善的勞動觀教育課程,在高校課程設置上,雖然有的高校已經有了勞動觀教育課的教學,但其教育的內容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大大地降低了對當代大學生勞動觀教育的效果。
(三)家庭勞動觀教育的偏頗
家庭對子女的寵愛,導致家庭勞動觀教育的偏頗。家庭是學生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家里四個老人,兩個父母,圍繞著一個獨生子女打轉,在這樣的受寵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學生都享受著家長們最大能力的照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常見之事。直接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勞動習慣培養的嚴重欠缺。
三、當代大學生勞動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當代大學生,他們身上不僅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任,同時黨和國家還委以他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而科學的勞動觀無疑是他們完成這些使命的前提。當然,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當代大學生自身相互配合,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勞動觀教育,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
(一)拓寬社會勞動觀教育的渠道
勞動觀教育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不僅關系到各級各類學校,同時還應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認同。首先,全社會要共同關心勞動觀教育。必須在全社會充分利用各種力量,努力營造一種熱愛勞動的良好社會氛圍,才能對當代大學生形成科學的勞動觀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必須拓寬社會勞動觀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種力量,努力營造一種熱愛勞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深化高校勞動觀教育的關鍵作用
勞動觀教育是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各項素質教育的基礎。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明確勞動觀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學校要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理解勞動觀教育的含義,切實推進勞動觀教育,使當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提高。
(三)奠定家庭勞動觀教育的基礎作用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第一場所,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是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提高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指南。首先,改變家長的錯誤觀念,改變家長傳統觀念中的勞動等級觀念。作為家長,要正確看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平等對待職業差別,不能歧視體力勞動者、看不起體力勞動,家長應教育學生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都是勞動,都值得尊重。其次,積極引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勞動積極性。還可利用周末帶領學生進行田間勞動,持之以恒地教育學生尊重父母的勞動,養成自我服務的習慣,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性。[4]
四、結語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而且要有科學的勞動觀和良好的勞動素質。只有從社會、高校、家庭、大學生自身四個方面相互配合進行勞動觀教育,才能夠引導和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勞動技能、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向兵,李珂.論當代大學生勞動情懷的培養[J].教學與研究,2017(4):22.
[2]楊海達.大學生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6.
[3]王立新,張曉霞.當代大學生功利化傾向的成因及對策[J].科教文匯,2016(2):19.
[4]吳紅紅,林明芳.高中生勞動觀教育的有效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7(6):34.
責任編輯:孫瑤
三、當代大學生勞動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當代大學生,他們身上不僅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任,同時黨和國家還委以他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而科學的勞動觀無疑是他們完成這些使命的前提。當然,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當代大學生自身相互配合,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勞動觀教育,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
(一)拓寬社會勞動觀教育的渠道
勞動觀教育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不僅關系到各級各類學校,同時還應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認同。首先,全社會要共同關心勞動觀教育。必須在全社會充分利用各種力量,努力營造一種熱愛勞動的良好社會氛圍,才能對當代大學生形成科學的勞動觀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必須拓寬社會勞動觀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種力量,努力營造一種熱愛勞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深化高校勞動觀教育的關鍵作用
勞動觀教育是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各項素質教育的基礎。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明確勞動觀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學校要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理解勞動觀教育的含義,切實推進勞動觀教育,使當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提高。
(三)奠定家庭勞動觀教育的基礎作用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第一場所,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是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提高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指南。首先,改變家長的錯誤觀念,改變家長傳統觀念中的勞動等級觀念。作為家長,要正確看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平等對待職業差別,不能歧視體力勞動者、看不起體力勞動,家長應教育學生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都是勞動,都值得尊重。其次,積極引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勞動積極性。還可利用周末帶領學生進行田間勞動,持之以恒地教育學生尊重父母的勞動,養成自我服務的習慣,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性[4]。
四、結語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而且要有科學的勞動觀和良好的勞動素質。只有從社會、高校、家庭、大學生自身四個方面相互配合進行勞動觀教育,才能夠引導和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勞動觀,提高當代大學生勞動技能、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向兵,李珂.論當代大學生勞動情懷的培養[J].教學與研究,2017(4):22.
[2]楊海達.大學生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黑龍江:牡丹江師范學院,2016.
[3]王立新,張曉霞.當代大學生功利化傾向的成因及對策[J].科教文匯,2016(2):19.
[4]吳紅紅,林明芳.高中生勞動觀教育的有效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7(6):34.
責任編輯:孫瑤
作者簡介:王小芳,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郵寄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收件人:王小芳; 聯系電話:18234956617
聯系人:王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