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崑 許衛朕
【摘 要】本文通過剖析大學院校美術專業學的特點做出了教育改革的思考,舉行教學改革的的研討會議,商榷研討方案,最終得出,組成以學生為主的研討小組,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最大化的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通過這種改革實踐的教學模式,可以得出研討式教學的具體實踐方案和教學體系,總結實踐經驗,完善教學體系,才能將藝術創作和美術教學完美結合,才能真正的培養出優秀的水彩畫人才。
【關鍵詞】美術學;水彩課程;研討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3-0192-01
一、水彩教學模式的現狀
自新中國經濟騰飛以來,全國高校大多都增設了水彩畫方面的專業教學,在這幾十年的教學歷史中,老一輩的教師為藝術發展奉獻的太多,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豐富了水彩畫教學體系。但是,國內的水彩畫教程依然不是很完善,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國內的水彩畫教程主要有依據國外的教學模式,比如蘇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可其教學重心確偏重于水彩畫技法,對材料、審美和創作方面的知識的傳授卻很少見到。雖然國內很多水彩畫藝術家提出了教學改革的號召,但反響平平,目前國內的水彩畫教程還處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之中。
二、研討式教學的可行性
研討式教學最早是由德國的大學提出,現在已經逐漸成為國內眾多大學的教學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喜愛和追捧,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傳播。在今天的水彩教學課程中,研討式的教學方法占主導地位。教師們通過相互的討論研究,在對話中得出一些道理,在思考中得探索創作的方向,將課程的關鍵部分作出分析,得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對作品的創作投入全身心的狀態。教師在授課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要做好授業的領路人;而學生們在探討對話過程中,可以打破傳統的繪畫思路,接觸多樣的繪畫觀點,發現創作主題,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更加具有創作性和藝術創新性。
三、研討式教學改革與實踐
美術教育學科涉及知識較廣,造成學生學習難度大,就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改革。在國內,因為國內的美術教育教程大多承襲蘇聯等國的教學方式,所以不自主的就會將美術當做一個單一的技能看待,忽視了美術其他方面知識的傳授和教學體系的創新,當然我們學校的美術教育也不例外。所以,進行一些教研式研討對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劃分研討實驗小隊。研討式美術課堂不同于傳統的美術課堂,兩者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其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很高,通過建立研討實驗小對,增加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確定研討的方向,在研討中學習進步。具體的做法是選擇分組討論的模式,每個小對的對長由投票得出,然后由各小對對長自行選擇小對的成員,組成討論小分隊。此時,教師的職責不單單是教授學生專業知識,還要給學生制作創作計劃,讓各小對自行進行探討研究,讓每個學生從創作方法、表現技法、創作題材等方面的討論中進行思維的共享。
(二)更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體系是圍繞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進行教學,它極大的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全方位發展,而研討式課程教學完全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建立研討實驗小隊只是一部份,另外對傳統教學模式也要做出改革。這是時候教師只承擔引路人的身份,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群體通過各自搜索大量的教學資料和美術相關作品,相互交流探討,才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在教學研討中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多媒體設備,比如放映機,通過播放教學視頻來增加學生們的視野,教師們負責為學生解讀重點的知識點和給學生提供知識來源,對提高知識和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教學效果檢測。新教學模式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檢測教學質量。可以以競賽的方式檢驗成果,由教師出示競賽內容,可以使各小隊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在比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作品來檢測其專業的能力,通過競賽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教師們能通過競賽發現學生哪方面能力的不足,以便于進行針對性的培養,這樣的檢測訓練不但可以檢測教學質量,還能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能力。
四、結語
知識在不斷進步,美術學探討式課程也作出了相應改革,通過研討式教學實踐探索,盡可能的完善了水彩畫的教學實踐體系,真正的將藝術創作和美術教學完美結合,才能真正的培養出優秀的水彩畫人才,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大批高素質的繪畫人才,為社會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胡平波,甘國平.高校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J].教育學術,2009 (12).
[2]李勇.美術教育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3]鄭泓灝.大學繪畫基礎課程學生評價方法改革與實踐—以水彩教學為例[J].美術界,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