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彩榮,彭詩瑤,陳海斌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010)
曲江大道起于韶關武江區西河鎮張屋嶺村,接規劃濱江路,路線往南,以江灣大橋跨越北江,經韶關冶煉廠及韶冶四村,沿回龍山往南,穿越回龍山后設府前大橋跨越韶贛高速,于曲江區馬壩鎮山車村落地,終點與韶關市曲江區環城公路相交,接曲江區府前西路,路線全長約5.944 km。江灣大橋總長為1 027 m,主橋為跨徑組合33+102+183=318(m)的獨塔斜拉橋,江面寬度約450 m,如圖1所示。

圖1 地理平面圖
主塔采用拱形主塔,橋梁采用整體性斷面,橫斷面布置包括雙向八車道的車行,兩側設有人行和非機動車道通行,橋面橫向寬度較寬,為適當壓縮橋梁斷面,考慮到人行和非機動車輛經江灣大橋通行的流量也較小,將道路人非分離斷面進行壓縮,并經規劃認可,江灣大橋人非混行,每側寬度為3 m,最后確定的斷面布置形式為風嘴(1.0 m)+人非機動車道(3.25 m)+拉索區(1.50 m)+防護欄(0.5 m)+車行道(15.50 m)+防護欄(1.0 m)+車行道(15.50 m)+防護欄(0.5 m)+拉索區(1.50 m)+人非機動車道(3.25 m)+風嘴(1.0 m)=44.5 m,如圖2所示。
盡量減少水中橋墩和樁基礎的數量,江灣大橋主塔設置在北江靠近北岸河堤一側(此處河床斷面呈現南高北低)。
斜拉橋采用獨塔雙索面結構,主塔造型為拱塔形,主梁為混合式箱形梁,其中主跨采用全鋼箱梁,次邊跨采用鋼箱梁,邊跨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下部采用大直徑鉆孔灌注樁基礎。
橋跨布置為33+102+183=318(m),如圖3所示。

圖3 主橋橋跨布置圖(單位:cm)
采用三跨連續半漂浮體系,塔梁分離,空間密索型布置。
江灣大橋屬于使用國有資金投資的公共基礎設施工程,根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相關規定,概算及施工圖預算均采用清單計價模式,建安工程費包含的主要內容如圖4所示。

圖4 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建筑安裝工程造價構成
(1)《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 50500—2013)、《市政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GB 50857—2013)、《通用安裝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GB 50856—2013)。
(2)2010年《廣東省建設工程計價通則》、2010年《廣東省市政工程綜合定額》、2010年《廣東省市政工程綜合定額》。
(3)粵建市函〔2016〕1113號《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調整廣東省建設工程計價依據的通知》。
(4)人材機單價執行韶關市2016年10月綜合信息價,不足部分采用廠商信息價或參考市場價。
江灣大橋根據2016年10月設計的施工圖預算建安工程費27 865萬元。其中:分部分項工程費19 910萬元,占比71.45%;措施項目費4 410萬元,占比15.82%;其他項目(含大橋安全監測、大橋亮化工程、橋梁視頻監控等暫定專項費)721萬元,占比2.59%;規費及稅金2 825萬元,占比10.14%。橋梁面積 14 085 m2(混凝土梁長 33 m,面積1 402.5 m2;預制鋼箱梁長 285 m,面積 12 682.5 m2),建安工程費單價指標為19 784元/m2,見表1。
根據江灣大橋的施工圖預算分析,分部分項工程費及技術措施費兩項合計為23 615萬元,占比84.75%。其中:人工費5 747萬元,占比20.62%;材料費(含主、輔材)11 405萬元,占比40.93%(鋼材占比15.87%,混凝土占比2.79%,其他主、輔材占比22.27%);機械費4 319萬元,占比15.50%;管理費、利潤(含風險費)2 144萬元,占比7.69%。費用組成及指標見表2及圖5。
建筑材料中的“三材”是指鋼材、木材、水泥;“兩塊”是指砂漿和混凝土。該項目的“三材”“兩塊”用量及每平方米用量見表3。
該項目影響建安工程費的主要因素有主體設計方案、技術措施方案、工程量計算、清單單價組成定額的套用、人材機單價、規費稅金等。在確保設計方案合理、工程量計算無誤、定額套用合理等技術因素不變的前提下,不同時點變動的人材機單價成了工程造價影響的主要市場因素。

表1 建安工程費匯總表

表2 建安工程費組成分析表

圖5 工程費用組成占比

表3 “三材”“兩塊”用量分析表
根據表1可知,建安工程費中各項費用比重由高到低依次為分部分項工程費(71.45%)、措施項目費(15.82%)、稅金(9.91%)、其他項目費(2.59%)、規費(0.23%)。根據表2可知,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利潤(含風險費)五部分組成的分部分項工程費、技術措施費兩項合計占比84.75%,其中影響最大的單一影響因素為人工費(20.62%)及主鋼材費用(15.87%)兩項。
敏感性分析是指從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中找出對投資項目經濟效益指標有重要影響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測算其對項目經濟效益指標的影響程度和敏感性程度,進而判斷項目承受風險能力的一種不確定性分析能力。
根據各項比例可知,該項目在不考慮技術因素影響的前提條件下,項目造價重要影響的敏感性因素為人工單價、鋼材主材價。采用人工單價或主鋼材單價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時,則要在固定其他因素的條件下,變動其中一個不確定因素;然后再變動另一個因素(仍然保持其他因素不變),以此求出某個不確定因素本身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
由于人工成本始終處于一個微上漲的趨勢,主鋼材則根據市場的供需情況會產生較大幅度的變動,該項目按照人工單價上升10%、鋼材單價上升(10%、20%、50%)或下降(-10%、-20%)的經濟原理做出分析,以分析各種變動對工程造價的影響(見表 4):

式中:C為工程費用變動幅度;X1為人工單價變動幅度;F1為人工占工程費用的百分比;X2為主鋼材單價變動幅度;F2為主鋼材占工程費用的百分比。

表4 人工及主鋼材單價變動分析表
根據上述表格分析,人工單價與主鋼材單價在變化幅度一致的條件下,人工費因所占比重高,對工程費用的影響較大,相對更敏感。
橋梁工程造價控制過程中存在較常見的問題有:
(1)設計人員盲目追求安全性,設計方案不夠科學合理,造成工程造價的不經濟,如設計過程中增加結構的厚度、加大鋼筋直徑和減小鋼筋間距、提高混凝土強度等。
(2)在確定橋梁工程造價時,易出現多計、漏計等問題,未按橋梁項目的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藝對造價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導致實際造價與估算造價出現嚴重偏差。
(3)施工企業的技術措施方案未達到最優化,技術措施費缺乏經濟合理性。
(4)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出現材料采購不合格、使用次品造成的驗收返工、人材機浪費使工程造價控制失效等。
(5)地質條件復雜,詳勘與實際鉆探差別較大,造成下部措施費投入不斷增加。
參與建設項目的各相關單位及人員,應對橋梁工程造價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在前期決策階段、項目準備階段、項目實施階段到竣工驗收等各階段,進行全程動態化的工程造價控制管理。
(1)做好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管理。在投資決策階段中的控制是否到位,對工程造價控制成效的高低有直接的關系,而控制成效的高低與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方、施工方的利益直接掛鉤。對技術要求高、施工周期較長的橋梁工程,在投資決策階段要對工程所需的投資估算進行科學合理的編制及審核。
(2)提高橋梁工程的設計管理。設計質量的高低對整個工程造價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投資決策完成后的重要過程。設計階段通過多方案的比選,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以保證橋梁工程資金使用的合理化;在橋梁工程施工前,加強對橋梁圖紙的技術實用性,工程造價的經濟性以及施工的便捷性進行全面的審核,對圖紙設計中有欠缺的地方進行糾正,降低工程變更對橋梁施工的負面影響[1]。
(3)橋梁工程施工過程的投資占整個工程造價超70%,此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內容。
a.首先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加強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根據施工進度及市場價格進行合理化采購,在保障進度的同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施工現場的材料加強保管措施,嚴格遵守規定的工程材料用量及質量,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造價的經濟化。
b.在橋梁工程的建設中,人工成本不斷提升,是影響工程造價的關鍵因素。為了進行有效的人工成本控制,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在保證施工需要的基礎上,避免出現人員閑置情況。
c.對機械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對施工機械的進場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盡量做到機械在現場不閑置、少閑置,以降低機械使用成本。
d.加強有效的施工期間管理。橋梁工程的施工必須建立在質量與安全并重的基礎之上,對施工安全和質量、造價與進度之間的關系進行妥善的處理,使用新型的施工材料,采取先進的施工工藝,對現有的施工技術進行改善,從而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造價得到有效的控制[2]。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橋梁建設資金投入日益增多,做好工程造價控制對于提高橋梁建設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設各相關單位應對工程造價的重要性給予高度重視,對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做好全過程造價控制,做好事前控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糾偏,在降低工程造價的同時,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從而提高橋梁工程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