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妮
摘要: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應循序漸進,透過文字創設形象,誘發想象力;溝通心靈領悟內涵,培養想象力;超脫文本個性解讀,提高想象力,采取以上策略,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想象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054-01
21世紀,創新能力成為人才的必備素養。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也應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在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不再是知識學習,而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培養學生想象力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將想象力培養放在教學的重要地位。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閱讀也是培養高中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從枯燥乏味的文字背后發現作品的魅力所在,如何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呢?
1.透過文字創設形象,誘發想象力
閱讀文本,依托文字,根據詞語、句子所代表的抽象概念建立起表象,進而創設形象,在頭腦中產生生動形象的畫面,這是誘發、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第一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通過閱讀文字,透過文字的表象,在頭腦中形成生動的畫面,看到生動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在閱讀過程中真正“讀進去”,這是誘發學生想象力的重要前提。例如在《荷塘月色》閱讀教學過程中,文章的第四段當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極富表現力,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句話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尋找芭蕾舞裙和荷葉之間的相似之處,根據葉子的“出水很高”學生想象舞女的曼妙身姿,想象芭蕾舞演員在舞臺上踮起腳尖輕盈地舞蹈的樣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透過文字看到了荷塘的美景,看到了風過處荷塘成為一個大舞臺,而荷葉幻化成一個個舞女,身著綠色的裙子,翩然起舞。枯燥的、靜態的文字還原成為一幅幅美不勝收的景象。
2.溝通心靈領悟內涵,培養想象力
由于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當中選編的課文是不同時代、不同體裁、不同題材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閱歷,有時會給高中生的閱讀造成難以逾越的障礙。因此,為了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要善于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理解作者,順利完成和文本之間的對話,在溝通心靈的基礎上深刻領悟作品的內涵,這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關鍵所在。例如在《項脊軒志》閱讀教學中,其后記部分看起來十分平淡的“吾妻死,室壞不修”,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究。學生自然聯想到作者在妻子亡故之后的悲痛、懷念、無限的感傷,所謂“物是人非事事休”。他們有的還舉了自己家中爺爺奶奶鶼鰈情深的例子,想到了一生只忠誠于一個伴侶的天鵝的故事,在想象中,他們架設起了和作品之間的橋梁,更深刻的領悟了作品的內涵。
3.超脫文本個性解讀,提高想象力
教材中的課文無非是例子,語文教學的目的始于學習,終于創新。在閱讀文本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讀進去”,更要讓他們學會“讀出來”,要讓他們學會超脫文本,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這一過程中,他們的想象力才能得以逐步提高。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放飛自己的思緒,大膽的提出對閱讀文本的個性化見解,對文本進行創造性的解讀。這才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同時,他們的想象力也得以發展、提高。例如在《動物游戲之謎》閱讀教學時,針對這篇科普文提出的幾種假說,學生們就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有的認為這是動物為了適應環境,為了更好的生存的一種本能行為,就如同吸吮、哭泣是幼兒的本能一樣。也有的說動物游戲是一種學習行為,并且舉出了小貓喜歡玩線球或者其他東西是為了練習捉老鼠的本領的具體事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他們不僅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還為自己的見解作出了合理化解釋。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遠比知識的學習更為重要。想象力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繼續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策略,誘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麗俠.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策略淺談[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9):111-111.
[2] 許情軍.高中閱讀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策略[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6,(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