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齊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文社會科學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其科普工作也越來越重要。因此,作為未來社會建設型人才的高中生,必須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的普及與文化產業,并對其進行仔細的分析研究,學習其中的知識與思想,從而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人文社會科學;普及;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242-01
前言
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對自身文明與社會發展規律的較為科學的認識與總結。而人文社科普及指的就是運用各種方式、手段與途徑將先進的思想、科學的知識傳遞到各個方面。因此,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必須重視人文社科普及與文化產業,并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與人文科學素養。
1.人文社科普及的作用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有著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個就是基礎理論研究,也就是其可以為基礎理論的研究進行知識積累;第二個就是應用對策研究,也就是其可以擔任政府與企業的“智囊團”、“思想庫”,為其出謀劃策;第三就是知識的普及,也就是將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對整個社會進行普及。人文社會科學的普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從效應方面來分析。若是行政官員或者是企業管理者能夠有效掌握現代經濟學知識,那么這些知識就可以對其決策以及日常生活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提高其工作能力,使得其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同時,人文社會科學的普及對于高中生也有著很大的作用。若是高中生可以充分掌握其科學知識、先進思想與理念,那么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確又合理的判斷與選擇,這樣不僅可以帶來巨大的效益,還可以促進自己更好的發展。
其次,從其對自身的“基礎理論研究”來分析。目前,我國的學術研究大多數是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但是由于學科的專業性非常強,因此要想對其他學科的成果進行借鑒,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其他學科的成果必須是具有普及性的。例如,我國的政治學研究、新聞學研究以及法學研究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要借鑒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框架,若是只有少數的專業性較強的西方經濟學著作的話,非專業的學者就會無法對其進行有效借鑒。但若是做好西方經濟學的普及工作的話,其他的學者在研究過程中就可以很容易地借鑒其中的知識,從而促進各學科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
最后,從其對自身的“應用策略研究”來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為政府或者是企業提出可行的建議。但是,若是行政官員或者企業管理者不具備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那么他們就很難理解人文社科學者提出的建議,也就無法根據其建議采取合理措施[1]。因此,必須重視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的作用,并加強對其的普及,使其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人文科學素養,特別是提高作為未來社會建設型人才的高中生的人文精神與人文科學素養。
2.人文社科普及與文化產業
目前,研究表明人文社科的普及不僅具有社會效益,還有著很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國逐漸以產業化的方式對人文社會科學進行普及,所以,高中生必須對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與文化產業進行研究,了解其普及的具體途徑,并在這一研究過程中充分掌握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先進思想與科學知識,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與人文科學素養,從而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經過調查可以發現,當前,我國對于人文社科中科學知識的普及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市場。以圖書市場為例,現如今的出版社不管是發行還是銷售,通常都是以教材和教輔為主體。由此看來,通過對書本進行良好的策劃以及精美的包裝,就可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從而使人們的巨大消費潛力變成一種文化產業,進而推動了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順利進行。而這種文化產業也為高中生學習與理解人文社會科學中的科學知識以及先進的思想提供了便利,從而有效促進高中生人文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的提高。
其次,進入新時代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技術與平臺來對人文社會科學進行普及。具體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將現代化的新元素運用到傳統的平臺中去,如在設計風格、寫作以及排版等方面對圖書、報刊等傳統平臺進行創新。另一方面就是利用新媒體進行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因此,高中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或者是觀看相關電視節目來獲取人文社會科學的先進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例如,高中生可以通過閱讀《經濟學家茶座》以及《水煮三國》等書籍來了解現代的經濟與管理思想,還可以通過觀看央視的“百家講壇”來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可以激發高中生的興趣,使其主動探索相關的知識與思想,從而給其未來的發展帶來良好的影響。
最后,我國各界人士已經逐漸認識到了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的作用與重要性,因此,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以及機構都投入到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普及工作中來,力求以簡潔易懂的方式將先進的知識傳遞給普通民眾,從而提高全社會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科學素養。例如,鳳凰衛視創辦的“世紀大講堂”節目就是以淺近的演講方式來將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普及給普通觀眾。同時,梁小民、余秋雨等作家的隨筆內容也十分好懂,所以人們還可以通過閱讀其文章來吸收先進的知識。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不僅可以促進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順利進行,還拓寬了高中生接受知識的途徑,有利于其健康發展。
結論
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因此,作為未來社會建設型人才的高中生,必須通過教材、書籍以及先進平臺等途徑,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科學知識以及先進的思想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人文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從而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強春風.分析人文社科普及與文化產業[J].讀書文摘,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