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婷婷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三龍小學,江蘇鹽城 224161)
識譜是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所在。當學生學會識讀樂譜后,那么在音樂學習上就會更加的積極主動,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音樂學習基礎和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當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習水平還不高,如果不能夠采用恰當有效的識譜教學策略,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反感情緒,影響他們音樂學習的態度和質量。針對這一現狀,小學音樂教師要注意改革識譜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識譜教學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1]。
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教師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教師的教育觀念將會直接影響到教育實踐活動,所以樹立正確的識譜教學觀念是提高音樂識譜教學的首要條件。小學音樂教師要對音樂教育改革的要求進行深入分析,把握音樂識譜教學的正確方向,并在正確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優化音樂教學活動,構建高效音樂課堂。第一,不能將識譜作為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應該將其作為音樂審美教育工具。教師面對的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小學生,他們本身又不具備扎實的音樂基礎;如果將識譜教學放在核心位置,只會加大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也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機械性識譜教學是違背音樂教育初衷的,更無法獲得理想的識譜教學效果。第二,教師要切實認識到音樂識譜教學的重要任務,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掌握水平,讓他們的基本音樂審美能力得到發展,為他們未來的綜合發展打下基礎。
要想讓學生快樂積極地投入到音樂識譜學習當中,尤為關鍵的就是要讓他們對音樂識譜產生興趣。由于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于是教師可以結合多元化的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識譜興趣得到提高。第一,組織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指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識譜。游戲是小學生最為喜愛的活動之一,而且他們有著貪玩好動的特點。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能夠讓識譜練習變得更加簡單,實現寓教于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第二,組織音樂欣賞實踐活動。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聆聽是感受音樂最為直接的方式;而且小學生在欣賞音樂方面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在音樂欣賞活動當中,融入識譜教學訓練的內容,讓他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學習識譜的技巧。第三,組織器樂學習活動。在器樂活動中融入識譜教學也是激發學生識譜興趣的重要措施,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鍛煉。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時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普遍不高。所以要開展音樂識譜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基礎訓練,扎實學生的基礎能力[2]。為了保證識譜訓練的效果,教師要注重對課件制作進行優化和改進,特別要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變化,掌握他們的實際學習需要,保證制作出的課件對他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在高質量課件的支持之下,小學生的識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發展;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在接下來的深層學習中擁有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兩只小象》這首歌曲的曲譜時,教師先要分析整首歌曲的節奏、旋律等因素,接下來再制作針對性強的課件。由于這首歌曲的節奏感很強,但是旋律方面較為固定,因而教師可以抓住旋律固定的優勢,在課件制作中專門為學生展示固定旋律的內容,讓他們通過反復欣賞的方式牢記于心,降低他們的識譜學習難度;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聽唱法調動他們的視覺與聽覺,營造活潑愉悅的課堂氛圍,保證識譜教學質量。
小學生具有模仿力強的特點,適當運用模仿的方法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同時,還能夠奠定學生創造能力發展的基礎。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而學生創造力的提升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先從模仿著手,逐步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創造。面對這樣的教育現狀,小學音樂教師要抓住學生模仿力強的特點,適當推進模仿教學,指導他們在模仿的過程中積累經驗與技巧,既扎實他們的識譜能力,又為他們的音樂創造奠定堅實根基。比如在學習《革命將士出征歌》時,因為這部歌曲是陜北民歌,地方特色十分濃郁,而且歌曲樂句對仗工整,因此可以將其作為識譜教學的作品。教師可以先唱一遍曲譜,讓學生邊聽邊體會曲譜的特點;接下來教師可以讓他們嘗試著模仿演唱,讓他們的學習體驗變得更加深刻;之后,教師可以將旋律打亂寫在黑板上,鼓勵他們結合自己的感覺對旋律進行重新排列,發揮他們的音樂創造力。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得到培養,還可以讓他們更加愉悅主動地學習曲譜。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學習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他們活潑好動,無法長久地保持注意力集中狀態。如果教師在音樂識譜教學當中,仍然選用灌輸式教學方法,會讓學生產生消極心理;同時也無法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學習其中的知識與技巧。為了讓學生處于注意力集中的狀態,吸引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而且音樂曲譜的學習具有抽象的特點,利用情境教學法能夠化抽象為具體,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當中掌握樂譜。例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蝸牛和黃鸝鳥的角色,引入具體的情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當學生掌握了這部作品的基本唱法后,教師可以再引入識譜教學活動,讓他們既能夠掌握歌曲演唱方法,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識譜訓練。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利用引入游戲的方法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加強學習,深化他們的記憶。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現代教育技術也開始進入教學課堂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為教師提供了教學輔助工具,同時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升。其中,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它將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等元素進行有效整合,同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以及表現力,有助于拉近師生關系,構建活躍積極的音樂課堂;而且識譜教學當中有部分內容相對較為抽象,加大了學生理解上的難度,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識譜教學,讓內容呈現更加生動直觀。例如,在教學《數青蛙》時,因為這部作品的地域特色十分突出,音調旋律轉化度很高,學生在識譜學習當中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此時教師可以有效借助多媒體手段輔助識譜教學,用視頻的方法為學生呈現青蛙跳動軌跡,讓他們可以用直觀形象的方法了解大跳音路線和特征,讓這首歌曲的識譜學習更加容易。
總之,小學音樂教師要對新課程改革標準進行深入分析,徹底轉變落后的教育思想,創新識譜教學模式,為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打下基礎,并促進學生審美素質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