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琦
《鋼琴教師》是奧地利著名女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半自傳式的原著小說。耶利內克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她關切女性的命運和生存狀態,撰寫了許多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揭露了女性承受的各種壓迫,展示了女性不同的生存悲劇,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強烈批判男性的專制和暴力而聞名。《鋼琴教師》以獨特的語言激情揭露了社會中的荒謬與強權,主人公埃里卡正是男權社會壓迫下被雕琢出來的藝術品,也是犧牲品。耶利內克以女性視角探討西方文化中父權統治地位下的女性意識,主人公埃里卡生活在沒有男性,但是男權壓迫又無處不在的環境下,她的母親“望女成鳳”,給她安排好一切,用自認為成功的教育方法教育埃里卡,讓她在密不透風的壓抑的母愛中成長。《鋼琴教師》描述當時廣大女性的生存狀態,折射出一個男性缺失而男權壓迫又無處不在的無情社會,展現了在男權統治壓迫下女性日益艱苦的生存狀態和無法抗拒的悲劇命運。
埃里卡有很多有趣的行為和奇怪的想法,她的形象非常豐富,她像天使一樣擁有善良的一面,同時也像魔鬼一樣有著性格陰暗變態的一面。她的母親為她安排一切,并以她認為成功的教育方法教育埃里卡,希望她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她生活在一個缺乏男性的家庭里,但男權的壓迫卻無處不在,充斥著她所生活的社會環境。這篇小說反映了當時大多數女性的生存狀態,同時,它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無比高大的父權制社會和殘酷現實,即在父權統治的壓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和嚴酷的生活狀態。
埃里卡不僅是一位優雅的鋼琴老師,同時也是一位黑暗和病態的魔鬼。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和語言描繪了主人公的心靈。她的病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自我傷害、對他人的虐待和扭曲的性欲。埃里卡認為自我傷害行為是一種快樂,她喜歡看到血液從她的身體緩緩流出。在文中有一個片段講到,埃里卡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存在,而她表弟的到來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沒有人注意到她,她就小心地將剃須刀刀片取出,然后將刀片深深地按在手背上,令溫暖的血液流出來。這個片段是關于女主人公自我傷害行為的第一個描述,但這并不是她的第一次自我傷害,她喜歡用這種方式釋放自己的情緒。切割身體是她的愛好,當身體被劃傷時,正常人會感到疼痛并且馬上治愈傷口,但埃里卡沒有痛苦,也不會治愈傷口,相反,她喜歡無情地奉獻著從她身體流出的溫暖血液。
埃里卡經常幻想著虐待他人。當她在課堂上教授別人彈鋼琴時,她幻想著虐待學生:她幻想著抓住學生的頭部,并將其身體砸入鋼琴里,因為她想看到血淋淋的腸子和流動的血液。作者在這一部分更詳細地描寫了埃里卡的想象細節,非常詳實地反映了埃里卡的病態心態。
埃里卡的性欲總是受到壓制,從小到大,她都被禁止接觸異性。每次她睡覺,母親都不允許女兒的手伸入毯子并伸到她的下半身。事實上,文中有很多段落都描述了她變態的性欲望。當愛情降臨時,她墮落的性欲完全被激發,但是她又不知道該如何恰當的處理感情。埃里卡不拒絕,也不表態,同時又讓學生及戀人華爾特用暴力性愛懲罰她。變態性欲是埃里卡性格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她與華爾特戀愛悲劇的重要原因。
埃里卡的性格成因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男性角色的缺乏和父權制的壓迫,沉重的母愛,失敗的教育。
這部小說關于男性角色的描述很少,只提到了三個男性:埃里卡的父親,表弟和愛人華爾特。在整部小說中只有四段關于埃里卡父親的敘述,對于表弟的描述只是為了烘托埃里卡女性意識的復蘇。雖然男性角色不多,但是每個男性的描述都體現出來了父權的壓制:鎖匠以暴力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妻子以及表哥對女性的蔑視態度。事實證明,這個社會中的女性沒有獨立的地位,他們就像男性的配飾。戀人華爾特較常出現在小說中,華爾特身上也最明顯地體現出了父權制度。他只是將埃里卡視為一只豚鼠,他渴望通過埃里卡收集未來戀愛經驗并實現自己的性欲。對于男人來說,狩獵更令人愉快,所以他不太喜歡埃里卡,但他享受這場戀愛的過程。華爾特很好地計算了一切,他不想在埃里卡身上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在乎她的未來。可以看出,華爾特是非常無情的,在父權制的壓制下,女性可憐又無助。
埃里卡獲得的母愛是扭曲的:三十多歲的埃里卡沒有獨立的房間,仍然和母親住在一起。她每晚必須準時回家,否則會被盤問甚至被毆打。她的母親禁止她穿漂亮的衣服,禁止她吸引異性的注意,禁止她有任何戀愛的想法。埃里卡是她母親的財產,她不允許別人分享女兒,她用盡一切手段來控制她的女兒。因此,沉重的母愛也是埃里卡性格的主要成因。
這位霸道而雄心勃勃的母親期望埃里卡變成一個陀螺,必須不停地學習、工作、轉動。她不允許孩子參加任何活動,禁止孩子與其他異性接觸,也不允許孩子做家務,她更不允許埃里卡犯錯。當埃里卡在音樂學院最后一場音樂會上演奏失敗時,她的母親沒有鼓勵沒有引導沒有詢問,只是給了她一巴掌。她的母親也從未給埃里卡進行過道德和性的教育,因此當埃里卡遇到華爾特時,她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如何發泄自己的性欲,只能任由扭曲的性格和變態的心理釋放自己,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
埃里卡的生活狀態是當時女性生活的縮影,作者通過埃里卡居住的小環境折射出當時的大環境。鋼琴教師埃里卡表現了女性的悲慘生活和悲劇命運,在父權社會的壓制下,她們的地位低下,生活艱難。《鋼琴教師》向讀者展示了女性的悲劇人生和悲劇命運,同時它對無所不在的父權制進行了深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