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
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是當下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但是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往往只對幼兒進行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幼兒能力的培養,從而影響了幼兒的全面發展。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強調從各方面解放幼兒,對于當前幼兒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下面筆者對六大解放思想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一番論述。
一.解放大腦,激發創造性思維。解放幼兒的大腦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核心。只有將幼兒的大腦從固有的成見、幻想和思維定勢中解放出來,才能讓幼兒真正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的學習、生活、娛樂過程中不斷地向幼兒提出問題,讓幼兒養成勤思考、勤動腦的良好習慣,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向學生提出“都有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形狀呢?”的問題,幼兒會調動所學的知識,發散思維和想象力,說出一列身邊長方形形狀的事物。這樣,通過提問和鼓勵幼兒想象激發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二.解放雙手,提高實踐操作能力。解放幼兒的雙手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基礎。如果只讓幼兒理論學習,而不給他們動手實踐的機會,只會抑制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幼兒教師要多給幼兒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自己操作,使他們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實現手腦并用,將抽象思維和具體形象事物緊密聯系起來,發展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幼兒園可以開設手動課程,讓學生在手工課上充分動手操作。再如,幼兒教師在教授學生關于數字和圖形時,幼兒提出了為什么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呢?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讓幼兒親自動手,進行實踐操作,引導他們用白紙制作出正方形和長方形,也可以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想象,制作出其他的圖形。從而實現手腦并用。
三.解放眼睛,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解放幼兒的眼睛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重要條件。幼兒由于年齡小,通常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作為尤為教師要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多讓學生對自然、社會和生活進行觀察和分析,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讓他們能夠從觀察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引導他們仔細觀察視頻中的景色,然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視頻將風景畫出來,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將自身的創造能力發揮出來。
四.解放嘴巴,增強語言表達能力。解放幼兒的嘴巴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關鍵因素。疑問是人類發明和創造的基礎和起點,幼兒只有提出問題作出表達,才能充分發揮其創造力。因此幼兒教師要允許幼兒質疑,讓幼兒能夠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使幼兒在問的過程中增加認識、豐富想象,在表達的過程中積極動腦,創造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秋天的飄下的美麗的落葉像什么?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的說像蝴蝶、有的說小魚...這樣既讓幼兒進行了想象,又讓幼兒進行了自我表達。
五.解放空間,提供廣闊創造舞臺。解放幼兒的空間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重點。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校將幼兒禁錮在教室里,只讓學生進行教材和課本的學習,從而導致幼兒的思維變得僵化。因此幼兒教師要給幼兒提供廣闊的創造舞臺,讓他們能有廣闊地見識,為他們進行創造活動奠定基礎。例如,幼兒教師要解除幼兒的空間禁錮,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幼兒去戶外,讓幼兒的活動空間由家庭和學校擴大到自然和社會中,引導他們觀察花草樹木、花鳥魚蟲的變化,使他們能夠根據自然的變化引發思考,進行創造。
六.解放時間,營造更多創造機會。解放幼兒的時間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動力。現代人們越來越重視基礎教育,同時也就給了幼兒過多的壓力。幼兒的時間都被考試、練習、補習班、特長班占據了,失去了自由發展和接觸自然和社會的機會。因此,幼兒教師要解放幼兒的時間,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如幼兒教師盡量縮短講解的時間,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幼兒,讓他們提出疑問,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并且要給予他們更多發現自然和社會的時間與機會,實現積極創造。
總之,創造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不僅是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應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環節。根據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進行幼兒教學,從大腦、雙手、嘴巴、眼睛、空間、時間六個方面實現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幼兒教育真正向創新和素質教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