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婷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第一實驗小學,廣西 玉林537000 )(以四年級語文為例)
(一)“生本理念”的概念及其現狀:
“生本理念”,又可稱為“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特點——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其核心理念則是“一切為了學生”。
它不同于傳統的教育理念,它更注重學生人性化、自主化的發展,它為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提供契機,在當下,它基本已在國內的小學普遍應用,并取得巨大的成效,得到教育界的高度認可,影響深遠,因此每個教師都應掌握“生本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入在自身教學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引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二)“生本理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生本教育”提出了嶄新的教育觀念,其作用眾多:一是“感悟”的提出。它摒棄學生單純學習知識的觀點,而是重點發展“感悟”學習,既是指引學生思考性、靈活性學習,也是在激發學生“感悟”人生,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價值等,做到“智育”與“德育”的有機統一。二是減少學生的學習任務。比如減少家庭作業、減少考試次數,讓學生的學習負擔適當減少,而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個性化發展,發展自己的“興趣”。
小學語文的學習正需要“感悟”和“興趣”。除了學習識字,語文課本里一篇篇優美感人的文章、詩作都需要學生用心去體會,需要學生感悟,就連語文寫作也需要學生感悟生活,從生活中提煉出素材,寫出優質的作文;“興趣”更不用說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原始的動力,要想學好語文 就必須對語文感興趣,才能用心去學習語文。總言之,“生本教育”對學習語文甚至其他學科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我們必須要重視它。
在“生本理念”下,教師要以學生為主,不能“強迫”學生學習,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讓學生知道語文的妙趣,愛上語文,并主動學習語文,主動配合語文學習:
(一)別致的教學設計,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枯燥的照本宣科、按部就班,而是要加入與所教授知識相關的一些趣事以及課外知識的設計,讓學生在積累書本原有知識的同時,還能夠積累一些額外的知識和常識。比如,在講授課文《觀潮》時,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趣事設計,比如錢塘江那兒所流傳的古老故事、地理位置、以及觀潮時應注意的地方等等,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以及常識,不由自主的吸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從而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二)多樣化教學方法,降低學生學習難度。一方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借助豐富的輔助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互聯網的使用,在課堂講授的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理解文章內容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互聯網播放電影、視頻、歌曲、圖片等等,讓學生從另一方面了解相關知識,比如《觀潮》一課中,就可以播放起潮的景象以及人們觀潮的景象,讓學生更能理解課文內容。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游戲成分的加入,可以讓學生們表演模擬人們觀潮的景象,也可以讓學生們感情朗讀、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這樣學生從中獲得樂趣的同時,也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讓學生輕松學習,也能真正得到知識。
(三)適當的教學交流,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課堂上的交流是必要的,沒有交流的課堂是無效的、死板的。適當的教學交流體現在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上,也可稱之為“合作”;知識往往來源于雙方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又體現在課堂小組討論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則體現在問題的探討上,二者可以同時并存,比如在《觀潮》一文中,如果有學生親身經歷過,我們不妨讓他講解一下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是否與書上說的一樣,又或者老師和學生交流,為學生解答疑惑,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學生高效學習。
總結:不同于傳統的教育教學,“生本理念”的提出是順應新時代的教育潮流的現代教育教學,我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以生為本,讓學生“動”起來,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在語文課堂中做到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探究、突出合作,突出興趣等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主動學習、輕松學習,達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