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青
(江蘇省南京市竹山小學,江蘇南京 211100)
英語學科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若要掌握好英語,除了必須掌握基本的語音、詞匯、語法知識之外,還必須練就扎實的聽、說 、讀、寫四個方面的基本功。也就是說,英語學習必須經過反復、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
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從聽起步的,如果沒有了認真、反復“聽”的環節,就無法正常開展“說”的活動,只有聽得清、聽得懂、聽得細,才能說得準、說得好、說得快,為文本的記憶與背誦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在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萬不可忽視了學生“聽”的良好習慣的養成與訓練,要竭盡所能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擁有充足的“聽”的訓練量,保證學生能在大量聽力訓練中理解、學習并運用英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小學生“聽”的能力也提出了比較高的具體要求和目標[1],教師作為學生的引領者,怎樣做才能落實、達成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生英語聽力所提出的目標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教師可充分借助學校廣播系統、電視臺、多媒體教學系統等媒體,利用課間、中午等時間播放與學生學習內容契合或者關聯度高的音頻或視頻;利用早讀課播放與教材配套的磁帶、光盤或課文音頻文件,使學生長期處在濃郁的英語聽力氛圍內,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聽”的意識。
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要盡量多地用英語來組織教學,這不僅是英語學科的特點決定的,也是營造英語聽力氛圍的需要[2]。小學生聽力訓練的主陣地在課堂、在學校,這一特點決定了廣大的英語教師必須要率先垂范,多用英語組織教學、開展英語教學相關的活動,加大英語的輸入量,這樣才能給學生多制造“聽”的機會,并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示范和榜樣。
從英語的各項實踐活動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對用英語進行簡單交際是有興趣的。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比如,組織角色表演、英語游戲、朗誦競賽、英語歌唱比賽、排演英文短劇;每天上學、放學及課間,師生及生生間用英語問候,要求全體學生盡量把所學英語知識用到日常交際中去,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及獎勵,并評選“英語運用大王”。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手段,提問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聽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問某生:“What's your mother? ”“What's wrong with you? ”“Are you a doctor?”學生回答后,教師再用第三人稱問其余的學生:“What's his/her mother?”“What's wrong with him/her?”“Are they doctors?”再如,指名學生用英語講述,然后讓聽的學生就此內容開展相互問答活動,還可以請其他學生指出發言學生的哪些語句說錯了,應該如何糾正等,借此來引領學生養成用心聆聽別人說英語的好習慣。
小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到英語,加上天性好動、愛模仿、善模仿,課堂上教師或者磁帶、光盤的示范發音一出來,他們就急于表現,開口模仿,大聲跟讀,聽的過程比較馬虎,自然而然地造成了讀音不準確。因此,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聽力訓練之前,一定要先教給他們正確的聽的方法,以確保他們“聽”的高效。
在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初始教學階段,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功能,讓學生在聽老師示范或者觀看音、視頻的時候,既要聽老師或視頻中人物的發音,還要仔細觀察人物發音時嘴形的變化,根據嘴形的大、小、圓、扁的變化情況掌握詞匯或語句的正確發音,并進行認真和反復模仿,力求把語音發準。
小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的時候,由于注意的時間較短,很多時候只能做到“聽到”,不太注意所聽內容的語音、語調、重音、停頓及整個語篇的意思。因而,在訓練學生聽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自己朗讀(教師可用手機、錄音筆等媒介對學生朗讀情況進行錄音)與教師、音頻等范讀的差異,比較后再次進行聽力訓練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
學生的聽力訓練要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與針對性。教師在開展聽力訓練之前,可以根據“聽”的內容和教學目的設計一些難度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聽力訓練,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的效果,還能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
在訓練小學生英語聽力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工作一定要做到耐心、細致、常態。學生良好聽力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英語教師引導學生養成反復聽的好習慣,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只聽一遍,不能夠把握好語篇的語音、語調、停頓、重音,也不能清晰、準確地把握語篇所要闡述的內容。教師要讓學生做到預習時觀察聽;新學時帶著問題聽;復習鞏固時比較聽;課余閑暇時經常聽,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
總而言之,幫助小學生養成英語良好的聽力習慣,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運用英語,從而使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換轉思維,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聽力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并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總結更有效的方法,進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