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琴
(江蘇省海門市六甲初級中學,江蘇海門 226155)
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課本中的語文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探究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并運用語文知識。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的身心都會在這一階段逐漸發展成熟,其學習能力也會逐漸得到提升。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顯著提升語文知識水平,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更優質的語文學習氛圍和構建更高效的語文學習課堂。教師在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時,要針對現有的問題從多方面著手去改善、創新,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得到明顯提升。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學習熱情,他們就會對語文知識產生更多的求知欲,進而會自覺、積極地進行語文學習,其學習效率也會得到不斷提高,所以教師要想構建更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就要想辦法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時,將趣味元素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就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學生就會主動投入語文學習中[1]。比如,在學習《有的人》一課時,教師可以現場組織一場朗誦比賽,讓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誦課文內容,并根據學生在朗誦時的發音、情感表現等方面進行評分,對得分最高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這種形式的比賽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還可以讓學生借助朗誦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在進行趣味教學時,要注意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這樣才能收獲更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也會日益提升。
由于初中生對一切新鮮、有趣的事物都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長期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甚至還會使一部分學生因此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對其教學策略不斷進行探究、創新,以保證能夠用更豐富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刺激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時刻保持專注的狀態。教師可以通過參加語文教學研討會、聽專家講座等方式去學習更多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進而提升自身的語文課堂教學水平。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也要多觀察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針對教學效果不明顯的教學策略要積極地進行調整、創新,做到因材施教、靈活變化、與時俱進。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時,要以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依據,設計合理的教學節奏,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理解、消化,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進而不斷地提高其語文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2]。
師生的課堂互動也是構建高效教學課堂的關鍵元素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與學生進行互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關注度和活躍度,而且可以幫助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進而引導他們更好地完成語文課堂學習任務。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提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引領下會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其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比如,在學習《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針對課文內容提出“整篇文章是什么樣的感情基調?”這樣的問題,并鼓勵學生通過閱讀體會文章內容,回答問題。 這種方法不僅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而且可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師在教學時也要多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提問,這樣,教師就能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學習情況有更多的了解,教師也能通過解答問題這一方式幫助學生更高效地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教師在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同時,也能與學生建立親密、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語文課堂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更高效地完成語文學習任務,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思考能力。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可以將教學內容分化成不同的小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助學習,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每個成員都要負責一定的學習任務,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個人學習負擔,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通過小組交流,使思維碰撞產生智慧火花,分享彼此不同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優化了自身的學習方法,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思維。比如,在學習魯迅的《故鄉》一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文章中重點人物的變化和原因”“文章中對比手法的作用”等內容,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產生思維碰撞,分享彼此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作為課堂組織者的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要巡視課堂,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點撥、輔導,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更多正確、有用的語文知識,幫助他們提升語文知識水平。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成果評改通常是由教師完成的,這種方法有時無法讓學生對其學習中的錯誤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這樣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而且可以讓學生通過同齡人的表述對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有更深刻的認識,有助于學生進行及時改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將他們的學習成果進行互換和評改,學生在這一評改過程中,會進行“優勢互補”的學習,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彌補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而且有利于提升整個班集體的語文水平。比如,在學習《曹劌論戰》一文時,教師可以預先要求學生對課文詞句進行翻譯,當學生完成這一任務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進行互相糾偏,學生在糾偏過程中就會了解自己在翻譯中出現的問題,并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師要想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就要先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更高的學習熱情。如果學生能主動地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也會得到大大提高。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也要對課堂教學策略和形式不斷地進行調整、創新,及時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并改正,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此外,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盡量多進行互動,這樣可以提升學生課堂的學習參與度,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評改等教學方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