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釗
(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古楚分校,江蘇宿遷 223800)
詞匯是構成英語語言體系的基本要素,也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采用單純解釋詞義、介紹詞匯搭配、督促學生識記背誦單詞等教學形式,忽略了英語詞匯整體化、語境區別化等特點,不利于學生靈活地理解掌握與運用英語詞匯。對此,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模式下單一的詞匯教學方法,從小學英語高學段詞匯教材與學科教學特點出發,有效結合學生基礎水平、理解能力與學習規律,深入研究有效措施,豐富詞匯教學環節,開展高效的科學化詞匯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詞匯是英語教學的根本。然而,在實際的小學高學段詞匯教學中,由于英語單詞詞匯量較大、易混單詞較多,學生學習記憶難度較高,同時,教師往往采用“督促背誦”式的教學方法,增加了詞匯的枯燥乏味性,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接收教師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也難以提高。對此,教師應合理轉變傳統模式下較為枯燥的詞匯教學課堂,應從學生實際生活經歷出發,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熟悉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詞匯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聯系,以學生所熟悉、感興趣的生活情感為出發點,為學生搭建具體豐富的學習平臺,引導學生掌握英語詞匯。
例如,在教學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陌生人問路”的教學情境。教師請學生回憶自己經歷過的被陌生人問路或向陌生人問路的場景,讓學生明確問路時的用語。之后,教師模擬陌生人向學生詢問如何去市博物館的場景,向學生介紹問路時所用的具體句型及典型詞匯,如表示“打擾一下”的禮貌用語即“Excuse me”、詢問“哪里”所用的英語單詞“where”及表示方向行程方式的“left/right/go straight/take bus”等詞匯,并請學生兩人一組合做演示英文問路情境。這樣,通過具體情境的創建,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具體的詞匯運用平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并且為學生提供了如何運用英語詞匯的情境范例。
小學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教材內容較為零散,除語法教學外,各單元教材內容相對獨立,缺乏邏輯性的聯系。因此,部分學生在進行詞匯學習時會感到英語詞匯較為零散,學習記憶起來頗有難度。對此,教師應根據英語詞匯的教學特點,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深入詞匯教材,有效進行詞匯分類化教學。即教師在授課時,根據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將同類化的詞匯進行集中教學,對學生進行詞匯教學集中化的展示指導,降低學生整理學習零散化詞匯的難度,豐富學生對相關詞匯的積累。教師在進行詞匯分類教學時應注意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調動學生的興趣及求知欲,減少學生接觸詞匯的排斥感。
例如,在教學What are you doing ? 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請學生同桌之間討論感興趣的情境,如踢球、看電視等,并運用此句型造句。之后,教師請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問答造句。接著,教師根據學生編設的問答內容進行相關詞匯的展示教學。如對于學生“I am playing badminton.”一句,教師可以針對打羽毛球這一活動進行體育運動相關聯的詞匯展示,如swimming, playing football等。教師請學生仔細觀察這組詞匯之間的詞匯形式有何區別,并進一步進行部分單詞需要“雙寫最后一個字母再加ing”的同類化詞匯展示。這樣,通過集中化的分類詞匯教學,教師擴大了學生對同類詞匯的理解吸收,豐富了學生的詞匯積累,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高效的詞匯積累學習習慣。
英語教學環境中,大部分教師常常滿足于教材基礎化教學,忽略了高學段學生還需要基礎化教學與更高級別教學的有效詞匯銜接,由此導致許多學生在后期英語學習中的詞匯方面難以提高。對此,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尋找到基礎教學與深入化教學的切入點與教學難度,有效進行詞匯拓展教學,拓展學生詞匯思維理解,引導學生掌握更豐富的英語詞匯及相關用法。
教師在進行詞匯拓展教學之前,應明確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及詞匯儲備量,以更好地把握詞匯拓展教學深度及難度。教師還應積極研究教材與學生學習規律,尋找典型化的拓展詞匯,從基礎較易理解的詞匯入手,引導學生拓展學習[1]。例如,在教學“clean”這一單詞時,大部分高學段學生已經明確這個詞是形容詞,并已熟練掌握其用法。教師可以適度拓展“clean”作為副詞時的釋義是“完全地”,并向學生介紹用法。之后,教師可以進行“cleanly”的進一步拓展,讓學生明確這個詞“干凈利落”的解釋及用法。這種詞匯拓展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拓展學生對簡單詞匯的理解掌握,引導學生形成較為全面的詞匯認識。而且,有效拓展教學能夠引導小學高學段學生形成初期的“詞根”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應注意的是,拓展教學是對基礎教學的補充與輔助,教師應確保學生在掌握基礎的前提下進行拓展教學,以免給學生過大的學習壓力,影響學生學習水平。
由于英語詞匯體系龐大,詞匯教學難免顯示出單一乏味性。盡管小學高學段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但長時間高強度的詞匯學習也容易造成學生走神、精神疲憊等狀況,影響詞匯教學效果。對此,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根據學生的詞匯掌握表現,設計以詞匯教學為核心主導的適當的課堂教學活動,緩解學生高度集中的精神,避免學生較長時間高度緊張的精神疲憊感,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增加課堂愉悅性。教師應積極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學習欲望與發展訴求,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強調課堂活動中學生主導性作用的發揮,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背單詞接龍的活動,教師將英文單詞或某單詞的中文意思寫在PPT上,從第一排最左側的學生開始,每個學生根據PPT展示內容拼出英文單詞或中文意思,并呈“S”形輪流,回答錯誤的學生需要上臺表演一個節目,正確的學生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小組競賽的活動。教師在黑板上寫下某一類的單詞,小組學生互相合作回憶同類單詞,并將單詞寫在黑板上自己小組區域中,所寫單詞最多的組獲勝,教師給予獎勵。這些都是開設以詞匯為核心內容的有效課堂活動,教師應合理靈活運用開展,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熟練度。
詞匯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不斷實踐、總結科學的詞匯教學經驗,靈活運用詞匯教學方法,開展以學生為核心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詞匯興趣與積極性的英語詞匯教學,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真正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