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劍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江蘇南京 210012)
我國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各個學校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動體質健康測試活動的開展。但是目前看來,我國學校開展體質健康測試的時間還較短,相關的體制和運行環節尚處在探索階段,還不夠完善。因此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活動,就成了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生本身的體育鍛煉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1]。如今科技發達,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各種電腦手機等終端的不斷更新,將學生更多控制在了虛擬世界中,忽視了現實生活,導致有興趣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越來越少。學生不清楚自己的身體素質究竟如何,學習和生活就會受到影響。因此體質健康測試不只讓學生對自身狀況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更可以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重視自己的身體素質。而且,體質健康測試的機制包含了競爭性,想要在體育成績上更勝一籌,會激發學生體內的競爭欲望;也能通過認識別人的優秀,對比自己,從而認識到自身身體素質的不足,讓學生能夠真正走向運動場,鍛煉出強健的體魄。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之所以會遇到困難,與學校的重視程度是脫不了干系的。很多學校都未能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引起足夠的重視,而是以升學率為標桿,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提高學生文化課成績上面。就連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會、藝術節等活動,也只是一年舉辦一次,或者兩年舉辦一次[2]。這導致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用武之地。平時學校的宣傳也是偏重于知識文化的講座,而忽視了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重要性。這種體育文化風尚在學校尚且沒有形成風氣,體質健康測試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就不足為奇了。多數學校對于測試活動,也只是敷衍了事,既沒有投入相關的人力資源進行監管,又沒有完善的測試系統,更沒有嚴格的測試標準可以依循。這就導致學校的測試結果很難讓人滿意,學校就更不重視體質測試。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學生的參與動力就不會高,效果也就不會好。
體質測試的項目并不在少數,而由于現有的體質測試系統并不完善,所以在時間調配上就不夠合理[3]。多數學校的體測安排時間都比較密集,這樣學生的戰線就拉得比較長。曠日持久的測試,讓學生筋疲力盡,這樣就會導致總有一些項目不是在學生的最好狀態下測試,測試結果也會有偏差。舉例來說,很多學校的室外測試項目:50米跑和男/女1000米/800米跑,都是連在一起的,等于讓學生剛進行完短跑,就立刻整隊長跑。很多學生在長跑起跑階段就已經氣喘吁吁,兩腿發軟,這樣測試的成績就會有很大誤差。而且時間安排得或集中或分散,也為體育教師帶來了不小的工作負擔。
中國的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讓很多師生都把文化課看作上學階段的第一要務,經常犧牲體育鍛煉的時間。學生整天受困于書山題海,身體素質自然就會大不如前,面對體質測試,心里會感到恐慌。而如果成績不夠理想,就會打擊學生鍛煉的自信心,這樣也是一種惡性循環。
盡管很多學校已經開始重視體質健康測試,但是相關的硬件設施卻沒有跟上。體育器材不僅要購買,還要管理和維護,很多學校無法承擔這一筆高額的資金,所以導致落后的體育器材測出有誤差的體測成績。而且,由于配套設施的落后,導致學校能測的項目也受限制,學校自然無法大力推行體質測試健康活動。
很多學校沒有讓體育測試活動自立門戶,反而成了文化課的附屬品。舉例來說,有的學校的體測成績是和獎學金掛鉤的,體測成績不合格,會導致獎學金的旁落,有的大學甚至會延期畢業。這就會催生體測作弊。從現在全國范圍內學校的調查情況來看,學生體測找“代跑”的現象屢見不鮮,一方面是因為身體素質確實不行,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不愿吃苦。但是體測一旦和學生的前途利益扯上關系,那無疑違背了開展體育測試活動的初衷。這等于學校根本沒有把體質健康測試的優勢發揮出來,從而起到讓學生鍛煉的效果,而只是作為一種逼迫學生就范的手段,帶有強制性。而學校的評價機制目前看來尚不完善,很多學校都是記錄成績,缺乏對學生的反饋。針對體測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學校也沒有提出增強體質的有效建議,讓體測只是流于形式,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從根本上,學校要端正態度,真正意識到體測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宣傳。不只舉辦運動會,而且應該在平時增設一些體育健康知識競賽的活動。通過活動不斷宣傳教育,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讓學生真正重視體質健康測試活動,提高對身體素質的關注度[4]。
體質測試的項目十分多,因此時間也十分分散。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可以相應轉變思路,根據學生不同的體制特點,讓學生可選擇的余地更大,進行不同的體質測試。比如有的項目秋冬不適合,那就放在春夏測試。而且,學校可以細分出公共選擇區域,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愛好的項目進行測試。這樣就可以從源頭喚起學生的興趣。
體育器材的健全是良好推進體質健康測試的前提,因此,學校應該對體育器材形成健全的管理體系,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必要的養護[5]。學校在資金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建立更完備的體育館,為學生開發專門的運動場供學生自由活動;開展興趣活動,諸如足球、籃球、輪滑等運動項目。這些舉措都可以加大學生投入體育鍛煉的興趣,讓學生不僅為了應付體質健康測試而鍛煉,更重要的是培養體育習慣。
體質健康測試關系到每個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因此學校必須足夠重視起來。學校要合理安排時間,科學安排項目,完善管理制度,保證體質健康測試可以良好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