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江西省瑞金市井岡山小學,江西瑞金 342500)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高質量的學習是教師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用有限的時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因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數學學習又比較難,如果單純讓他們進行自我探索的話,課后的學習質量會比較差;而如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幫助他們掌握知識的話,等到他們再進行課后復習和鞏固以及課外探索的時候,就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所以課堂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正利用好課堂的時間,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1]。
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數學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一些教科書上面的知識,還需要對知識點進行適當的拓展,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教學重點,數學教師雖然不需要學生練習大量的題目,但是卻要將最基礎最常見的題型掌握透徹,而信息技術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數學教師可以在題庫中篩選難度適中的題目組織學生思考,先由學生自由思考,然后組織合作學習,最后數學教師進行講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合理劃分學習小組,高效進行討論。教師需要根據班級的真實情況,恰當地選定學習小組成員,這對合作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除學習以外的特點以及學習模式進行分析總結,將不同性格的學生劃分在一組。如果是同性格的學生在一組,那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么是討論得非常激烈,互相抬杠;要么就是保持沉默,陷入尷尬的境地。因此,數學教師務必要重視小組成員的選擇,從源頭上杜絕一些隱患。此外,教師應該設計一些幽默的言語,振奮學生的精神。雖然小學生的心理已經變得更加成熟,但是數學教師依然要重視他們課堂情緒的調整,以較為輕松的話題引起他們的深思,吸引他們的課堂注意力。現如今,學生的學習壓力與日俱增,不僅要面對高難度的知識點,還需要承受來自父母來自教師的壓力;數學課堂氛圍也往往是以沉重為主,嚴重影響學生課堂情緒的提升。對此,想要取得理想的合作學習成果,數學教師需要先調節學生的課堂情緒,讓他們帶著樂觀的態度進行學習,相互幫助,共同完成課堂布置的合作教學任務。但是數學教師也需要注重自己言語的得當,幽默并不等于粗俗,數學教師應該掌握語言藝術,為枯燥的數學課堂帶來精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問題探究式教學法是學生在學生過程中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大部分數學問題的學習過程中都有前后環節,有些章節的問題可以通過對已知知識的運用進行計算,開展問題解決的探索性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計算結果。探究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深入理解內容過程中探索新問題,只有具備了很好的理解能力,才能準確計算出未知研究式教學的問題,可以使學生通過全面學習知識來達到掌握。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顧,還可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習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方面更加獨立和積極,使學習變得更加具體和有效。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2]。數學是一門有趣的強大的藝術,并且使用范圍很廣,在數學推理和數學計算方面有更嚴格的要求。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感興趣和發散思維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正確理解數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合理方法正確教學的關鍵。類比推斷是通過研究一種問題來推導對另一種未被學習的內容的理解。在數學理論上是相互關聯的,讓學生在另一個領域探索自主數學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體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全方位引導和拓展,避免其產生固有的思維定式。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例如,在平面和直線垂直分析中,有時通過前向推理難以證明,此時如果采用反向證明可能很容易。可以從不同層面討論問題,并運用綜合思維模式解決問題。
初級應用可以說是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難度較大的知識。由于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有限,學習時總是因為理解不到位存在困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困難,通過畫圖來分析問題,使表達更直觀、更清晰。例如,一個養雞場有15只雞,其中9只是公雞,6只是母雞。那么請問,公雞比母雞多多少只呢?在這個問題中,教師可以采用繪畫的方式來解釋,可以用三角形代替公雞、用圓圈代替母雞,這樣非常直觀就可以計算出公雞比母雞多3只;并引導學生進入行列式即通過繪畫來增強學科學習方法的應用,創造一定的情境。
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以生活為導向的數學教學就是將數學知識帶回生活,反映出它的具體應用和價值。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讓他們學會用數學觀點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介紹一些實例,加強數學與生活的銜接。所以,教師應該認識到,數學來自生活,并回歸生活,在生活中運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實踐問題研究的目的是將數學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復雜的生活內容來簡化問題,從而達到將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效果。如可以引導學生計算每個月的電費、水費,裝修的時候需要多少地板磚地板,以及墻體需要多少材料等。如可以使用數學的一元二次方程來求最大值和計算最小值。數學知識在這些日常活動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方案,而且可以提高數學的可達性。使學生增加對數學的興趣,同時增加數學的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水平。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可以應用教師教授的方法;同時,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激發學生興趣基礎上開展教學更加有針對性。
數學是一門具有無限魅力的學科,色彩豐富,真實可融入生活;但在學生眼中,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使數學變得生動和具體;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