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君
(浙江省杭州市文瀾中學,浙江杭州 310000)
對于立定跳遠這一體育項目,一個正確的姿勢掌握是決定學生跳遠遠近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在進行立定跳遠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也是首要的就是需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跳遠姿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大部分教材對于立定跳遠的準備姿勢的描述都是不盡相同的。有的教材中要求學生兩腿微微分開,身體前屈;而有的教材則是要求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在筆者教學的過程中,則是將立定跳遠的準備姿勢要領教給學生,在立定跳遠之前將雙腿繃直,兩腳分開大概六十度左右,跳之前,兩腳平行稍微內扣,最后以腳掌為支點進行跳躍。在筆者講解完立定跳遠的準備姿勢之后,一些學生還處于云里霧里的不動狀態,這個時候筆者就會跟學生打成一片;然后讓他們進行模仿學習,他們通過不斷模仿,也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掌握了立定跳遠準備姿勢的技巧。
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些學生即使擺出了正確動作,但是其跳遠距離卻沒有增加多少,這時候筆者就會通過問題進行引導學生:“通過立定跳遠的準備動作,你有沒有發現雙腿在立定跳遠中起到的作用?”然后筆者讓學生又重復幾次準備動作進行雙腿作用的感知,有的學生答道:“雙腿就像彈簧一樣,讓身體彈跳起來。”這時候筆者抓住了這個關鍵回答,進一步的引導學生:“那么雙腿像彈簧一樣進行彈跳,彈簧在彈起來的過程中哪個部位是繃直的?”這回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是下半部;然后筆者告誡學生在進行立定跳遠的過程中,需要良好地運用下半部的肌肉爆發力,通過上肢的搖擺進行力量輔助。在掌握這個技巧之后,學生對于立定跳遠的熟練程度就變得更高了。
在學生不斷嘗試立定跳遠的過程中,筆者為了預防出現受傷的情況,會在地面上先鋪上一層氣墊,保證學生練習的安全;然后鼓勵學生在跳躍的過程中不要害怕,保持重心穩定。通過技巧和理論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立定跳遠這一體育技能的發力技巧以及動作技巧。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僅僅重視學生的韌性和下肢的爆發力量,而是需要通過立定跳遠這個體育活動,幫助他們逐漸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讓其以健康的身體狀態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學習的困難[1]。立定跳遠的預擺技巧是學生比較難以掌握的技巧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身體協調性不夠,沒有受過專業的協調訓練;另一方面,學生對于自身的不自信導致在預擺過程中掌握不到規律,從而讓預擺“干擾”了發揮。筆者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進行重復的跳躍動作來適應熟悉立定跳遠的姿勢要領之外,還會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一些重點肌肉的訓練,尤其是立定跳遠這種需要良好的腿部肌肉爆發力的體育項目。
筆者在學生熟悉了立定跳遠的姿勢之后,首先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保證每個小組之間的人數相同;然后進行20米立定跳遠接力比賽。學生從來沒有進行過“立定跳遠”的接力比賽,因此對于這樣的體育游戲項目展示出了比較強的興趣;然后筆者讓學生站在起跑線進行準備,在哨聲響起之后,每一組的學生都在奮力地向前跳躍;接著,筆者會在旁邊關注學生的動作規范性,并且為他們加油的聲音也逐漸響徹操場,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每位學生到達終點之后,迅速的和下一位同學擊掌接力,最后決出決勝組。
在傳統立定跳遠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反復地示范和教學,才能夠保證每位學生的跳遠動作是正確的;特別是在立定跳遠教學示范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能夠認真地觀看。但是由于體育項目是室外的課程,教師很難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就導致教師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動作,不僅讓每位學生的興趣逐漸消磨,還阻礙了教師課堂教學進度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嘗試著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融入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將體育動作要領制作成微課,讓每位學生都能夠近距離地觀看教師的教學視頻;然后通過對于視頻暫停、快進、慢放的把握,讓學生能夠看清教師示范的每個動作。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讓學生更加有興趣。
尤其是針對騰空技術的動作要領,很多學生向筆者反映他們沒有掌握這一動作的技術要領;并且在筆者演示的過程中,由于落地時間較短,沒辦看清。面對這種情況,筆者將微課發送到教育云中,讓每位學生都能夠下載觀看;然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筆者面前進行動作演示;接著,筆者針對其動作的錯誤或者不到位的地方進行矯正。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的動作正確性,還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針對性教學。
在立定跳遠的過程中,蹬地的力度可以說是決定了實際跳遠距離的長短。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生跳遠水平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進行良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蹬地要領,使他們跳得更遠[2]。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將蹬地要領編成一個口訣,讓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進行默背:“腿蹬手擺要協調,蹬地快速而有力,背部用力需及時。”這樣通過實際的鍛煉和口訣的引導,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起跳蹬地的技巧。
在進行起跳教學之后,學生了解到有了快速有力的起跳才能確保跳起來的高度;然后筆者詢問學生“有了高度之后,怎樣能夠跳得更遠?”畢竟立定跳遠是看水平距離的運動,筆者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學生通過實踐明白,想要跳得更遠,就需要身體下肢爆發力足夠的前提下擁有更好地協調性。最后筆者會通過動作練習,讓學生鍛煉自身的身體協調性。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起跳的瞬間擁有足夠的爆發力,筆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蛙跳、綁沙袋等形式,鍛煉他們的下肢力量;他們的下肢力量得到鍛煉之后,其跳遠距離也會得到一個質的飛躍。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僅促進學生自身體育熱情的增長和提升,更是讓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鍛煉,逐漸培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鍛煉身體的意識。
綜上所述,教師應立足于學生未來發展,以學生興趣為核心,以體育鍛煉為目標,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教師對于初中體育課堂的創新,融入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真正地愛上體育、喜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