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簫
何為本地化?從生活視角來看,本地化是企業為了將產品打入特定國家/地區,按其市場的需要對語言進行重新組織。比如肯德基推出不同產品時,為了滿足當地用戶要求,尤其為了更好地融入中國社會文化,采用了“金拱門”的新譯法,這一譯法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追求,這就是一種本地化。而在軟件行業,根據微軟公司的資料,為滿足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三個版本的全球化需要,本地化團隊需要在最短時間里實現各種語言版本的本地化。雖然三個版本的獨立版本語言數量、語言資源包數量、內部資源人數、軟件本地化模型、用戶文檔本地化模型、用戶文檔本地化模型各不相同,且三者的須翻譯字數分別達到了100萬英文詞、250萬英文詞和1100萬英文詞,但是三者的交付時間卻分別是120天、108天和0天。不難發現,隨著字數的增加,交付時間反而大大縮減,尤其是Windows 7版本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體現了本地方技術的快速發展,因此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本地化的定義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中國翻譯協會(2011)給出的,本地化(Localization,L10n)是將一個產品按特定國家/地區或語言市場的需要進行加工,使之滿足特定市場上的用戶對語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的生產活動。第二種是崔啟亮(2007)博士給出的,本地化服務是以翻譯服務為基礎,對全球設計和營銷的產品或服務進行語言、技術、文化的適應性修改,滿足發起人和目標區域用戶在語言和社會文化語境要求的服務。
本地方的對象包羅萬象,比如Windows Office系列軟件、AE等軟件、游戲、電影、微博、微信等。本地化的行業多種多樣,汽車領域有Honda、BOSCH等,生命科學行業有Bayer、GSK等,金融服務領域有Stanley、ING等,語言服務提供商有Welocalize、文思海輝等,電子行業有Sony、PHILIPS等,制造業有XEROX、YAMAHA等。國際語言服務提供商的排名前五分別是Lionbridge、Transperfect、LanguageLine Solutions、HPE ACG(DXC ACG)、SDL,前三名都是美國公司,第四名是法國公司,第五名是英國公司,而中國唯一上榜前20的公司是文思海輝,排名第16,這顯然與當前中國世界第二的經濟水平不符,同時也顯示中國的本地化行業必將迎來一個春天。再看看國內的情況,第一到第五名分別是文思海輝(北京)、華也國際(北京)、舜禹(南京)、創思立信(北京)、四川語言橋(成都),可見北京信息產業獨占鰲頭,是中國本地化行業橋頭堡。南京擁有眾多高校,筆者也看好其將來的發展。
本地化與企業全球化的關系是,如果把全球化看成一個大圓,那么本地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翻譯又只是本地化的一部分。本地化包括:翻譯、設計和測試、DTP、項目管理,這些加上市場營銷、全球組織、全球化戰略就組成了完整的全球化。
本地化的服務特征有四個,分別是經濟驅動、技術驅動、區域為核(Locale)、管理為基。本地化翻譯的特征有:1.非文學翻譯居多(應用型翻譯、軟件、網站、電子學習、產品手冊等)。2.翻譯是本地化的一個環節而非全部。3.由于內容經常升級更新,經常使用多種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與工具。4.重視項目管理與交流,生產過程比較強調規范。5.從文體上看,大多是論述性的、指南性的,多使用陳述句、祈使句,平鋪直敘,少有感情色彩。而信息型內容的本地化翻譯文本特征有動態更新、碎片化、標記化、結構化、單一源文本、中立性等特點。
本地化公司的項目團隊及其協作如下,首先由客戶方項目經理向本地化項目經理下單,本地化項目經理與公司法務部、財務部、運營總監、客戶經理、供應商經理協作,向客戶給出報價,并分配好翻譯任務,這時項目經理要與工程部經理、翻譯部經理、排版部經理、測試部經理、質量部經理及其下屬的團隊溝通好,才可以流暢無阻地合作。可見,本地化項目經理的重要作用。還有一點就是本地化項目的報價與普通純文字翻譯項目不同,不能只按字數報價,而應以項目報價。
將本地化翻譯模式的現在與未來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現在的模式追求高質量,語言對有限,按字數計費且客戶擁有內容,以翻譯記憶庫為核心,是基于項目的翻譯,擁有層級分明的翻譯供應鏈,是客戶發布驅動的單向活動。而未來的模式是追求質量差異化,擁有無限的語言對,按項目計費且客戶與服務商擁有和分享內容,以數據未核心,持續協同翻譯,是用戶驅動的多向活動。
中國語言服務業的CAT工具的使用市場份額排名前五分別是SDL trados,MemoQ,Déjàvu,傳神iCAT和雅信CAT。翻譯技術體現著公司的競爭力。比如某汽車公司的口筆譯翻譯項目招標,7家中國翻譯公司投標。經過激烈角逐,1家翻譯公司以富有競爭力(低價)的價格中標,那么這家翻譯公司為什么能脫穎而出呢?因為它背后有強大的術語庫和翻譯記憶庫做支撐,不僅降低了翻譯成本,還提高了翻譯效率。從本地化翻譯視角可以將翻譯技術分為預處理的技術、翻譯過程的技術和后處理的技術。翻譯的技術類型包括內容管理系統、寫作系統、桌面排版、文字處理軟件、翻譯管理系統、TM和CAT、質量保證工具、雙語編輯工具、MT、術語管理系統、項目管理軟件和語音文字識別軟件。
一項對用人單位的調查顯示,MTI實習生的不足之處前五位分別是原文與譯文理解力均有待提高、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專業知識缺乏、實習和實踐不夠、CAT軟件使用不熟練。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培養自身的責任感和專業知識,一方面培養正直誠實、獨立工作、承受壓力、團結協作等軟文化,另一方面培養翻譯能力、CAT技術、辦公軟件等硬技術。
參考文獻
[1]崔啟亮.翻譯流程中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基本功能 [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6(4).
[2]崔啟亮.全球化視域下的本地化特征研究[J].中國翻譯,2015(4).
[3]崔啟亮.本地化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實踐[J].上海翻譯,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