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萬金
(云南省金平縣第一中學,云南金平 661599)
20世紀后期出現了世界性的教育價值危機,其本質是教育制度化與社會實踐創新變革不相適應而引起的教育價值危機。教育價值危機是社會與時代危機的必然產物,教育價值危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家庭教育價值危機、學校教育價值危機、社會教育價值危機。本文源于新的“讀書無用論”而引發的對教育價值的深刻反思;基于教育價值危機狀況成因及對策分析,對“畢業即失業”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觀念影響不利于云南邊疆地區家長、學生與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等問題的思考。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個人成功成才的起點,不科學的家庭教育則會毀掉子女美好的前途。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終身教育與發展,所以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當代中小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難免會有許多教育問題。有許多家長對子女過度溺愛,全心全意承擔全職保姆的角色,過分注重對子女物質上的給予而忽視精神上的全面教育,導致其子女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對孩子一生的全面發展埋下了危機。“龍生龍,鳳生鳳”的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對許多家長的影響很深刻。許多中國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全部希望,自己實現不了的理想完全寄希望于新一代,他們沒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沒有對具體孩子具體分析,違背孩子發展規律,過分要求孩子實現不可能的理想,最終導致父母與孩子關系的不和諧,孩子的心理負擔加重,同時可能讓子女產生許多心理疾病,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單親家庭里成長的孩子,因為他們沒有和諧的家庭教育與環境,沒有科學系統的家庭教育,長大后較容易走極端,走上犯罪之路。對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而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前途。
不少家長把子女的分數當作判斷其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為了提高孩子的分數,不惜花費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想盡一切辦法,如請家教等,其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成績。一心只為分數的教育觀念嚴重束縛了子女的全面發展。教育觀念的落后,忽視教育子女怎樣做人做事,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等是家庭教育價值危機的重要原因。
家長與子女溝通交流的時間太少,導致家長與子女的關系緊張,家長不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能把握子女的成長規律,子女也不理解家長的苦衷,這是中國許多家庭教育存在的通病。
有許多家長很少與孩子的任課教師、班主任、學校聯系,把子女的教育全部托付給學校教育,不及時掌握了解自己子女的心理特點以及近期在學校的總體表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嚴重脫節,讓子女隨波逐流,增加了學校教育的負擔,同時毀掉自己子女的美好前途。
有一個高中學生家長替兒子向班主任請假,請假的理由很滑稽:學生的奶奶生病,沒有人照顧家里養的那幾頭豬。班主任對家長講了許多道理,目的是讓學生家長不要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家事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但是該學生的家長不理會班主任用心良苦的規勸,在班主任沒有同意批假的情況下把孩子強制領回了家。該家長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他對自己的孩子缺乏責任感,他的行為體現了中國家庭教育價值危機的普遍性原因:家庭教育觀念與家庭教育模式落后導致其子女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
有個朋友在當班主任期間有一位學生酗酒,他通知學生家長來學校配合教育,但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該學生家長認為自己兒子酗酒的事情不必大驚小怪,他認為自己孩子在家里過節時經常酗酒,所以這點小事不必通知家長到學校,對其孩子批評教育即可。可見,學校教育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就很難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從一定的意義上說,學校教育價值危機是家庭教育價值危機的必然結果。
有不少學生的家長過分強調對自己子女物質上的盲目支持,往往忽視了精神支持對孩子一生的全面發展有積極、長遠、深刻的影響。不少學生的家長很少與住校的子女保持溝通和聯系交流,他們認為只要給足子女所需的一切費用就可以成為合格的家長,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孩子需要家長的全面監督和溝通心靈教育,否則孩子就會迷失人生前進的方向。
有些家庭條件較富足的家長認為,讓子女讀書的主要目的是拿到學位與相關證書,等孩子拿到相關學歷后子承父業,家長把沒有完成的人生理想盲目地寄托給下一代,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子女的健康成長,讓子女失去了培養獨立自主與創新能力的機遇,違背了孩子的人生健康成長規律,為家庭教育價值危機埋下了伏筆。
家長應該重視構建和諧的家庭環境,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個性與發展規律,正確培養引導子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就業觀、愛情觀。重視其對子女精神上的鼓舞與給予關懷,以身作則,把子女當成朋友交流,共同進步,發展與構建完善的家庭教育和諧環境,全面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讓子女在健康和諧的家庭教育中成長,以全面提高子女的各種綜合能力,為讓子女成為對國家有用之才而做出家庭教育最大的貢獻。
家長應該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水平,以更健康全面地教育引導子女走向美好未來。家長應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針對自己子女的特性與成長規律進行循序漸進的家庭教育,全面擺脫家庭教育價值危機對子女的負面影響,為實現子女的全面自由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最大貢獻。
國家相關部門及教育部全力提倡中國學校教育要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從精英式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對中國社會全面健康發展有用之才為教育目的。但是,素質教育的推進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云南邊疆落后的地區,學校教育盲目延長學生學習時間,認為時間加上汗水等于學習效率,不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云南省許多邊疆地區學校教育仍然處于粉筆加教科書的單一教學狀態;過分注重應試教育測試分數的根本狀況沒有改變,片面地強調學生取得高分表明家長、教師、學校的落后觀念依然頑固;對學生評優與教師選優的評價標準太過單一,過分強調高考分數及升學率而忽視高一與高二年級學生的平時表現。學校教育沒有全面深刻地認識到講究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教學過程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過分強調結果而忽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有機和諧統一。落后的學校管理體制與評價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違背了全面和諧健康發展與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違背了教育教學與學生全面發展規律。學校教育價值危機將導致學校教育誤才、誤校、誤國,因此,全力擺脫云南邊遠地區學校教育價值危機的歷史使命已迫在眉睫。
此外,云南省大學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的現象也很突出。例如,國家和政府過分重視對一流大學的投入而引起高校教育資源分配失調的情況很突出,這不利于培養出較多的優秀大學畢業生,不利于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大學教育也存在許多機制性問題。許多專業不能滿足企業、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云南邊遠地區各級政府與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不斷創新教育體制與觀念,全力推行教育去行政化,以全面解決教育行政化帶來的各種教育價值危機。高等教育等不同層次的學校教育機構應該與社會發展、市場經濟發展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相關學科與專業,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相關優秀人才為教育目標,而不是為了培養“紙上談兵”型的庸才。這樣才能全面提高云南邊遠地區學生的整體素養,從根本上解決各種層次教育價值危機所帶來的不良后果。
總之,“作為一名當代中國的教育者,不但要有獻身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高度熱情,還應掌握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才能自覺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這是大家的共識。[1]”作為21世紀的教育者,我們應該全力支持學校教育的創新與改革發展,小學教育、中學教育等不同階段的教育都同樣重要,不可偏廢其一。必須正確科學和諧地完善不同階段學校教育的關系,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具體學校教育具體分析,以全力擺脫學校教育價值危機,為社會與國家的全面發展做出云南邊遠地區學校教育最大的貢獻。
任何人都不能逃避社會對其一生發展的復雜影響。社會教育是指個人通過社會生活與實踐活動所獲得的、主動或被動受教育的動態復雜過程。社會教育對個人具有終身教育的意義。社會教育不可能完美無缺,社會教育價值存在各種危機是社會歷史發展存在各種問題的必然產物。全力擺脫社會教育價值危機已成為當今社會燃眉之急。
目前,社會教育價值危機狀況主要體現在:許多電視娛樂節目太過于功利化、庸俗化;各種假冒偽劣產品防不勝防;高水準的電影、文學藝術作品難求;一切圍繞功利轉,“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觀念毒害人心;學術功利化現象泛濫;各種行業誠信道德嚴重缺失;青少年犯罪較嚴重,社會各種矛盾突出;腐敗現象較為嚴重;創新人才培養的社會制度不健全;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等等。凡此種種,皆是社會教育價值危機的集中表現與必然產物,我們全社會對此必須高度重視,適時解決。
社會教育對人的一生發展有重大影響,對個人發展起潛移默化的長遠深刻影響。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對個人的健康成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對成長在新世紀發展最快的國家的學生來說,全球錯綜復雜的經濟政治文化會不同程度影響他們一生發展。對此,國家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社會教育環境是必要的。比如,許多大學生由于實踐經歷較淺,要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很困難,大學畢業生與日俱增,就業競爭壓力大,精神壓力大。對此,社會應該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促進就業的特殊服務。例如,每年適當增加教師特崗與村官崗位數量,以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國家與社會應該在物質、政策、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加強對其創業支持力度。全面完善大學生就業機制體制,為他們提供一個完善的社會教育環境,那么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低下的局面就會有所改變,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美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夢就一定能早日實現。
綜上所述,要徹底改變中國以及云南邊疆地區社會教育價值危機的不利局面,就必須同時完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同時學生還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特別是與時俱進地調整自己的就業觀,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那么中國以及云南省邊疆地區社會教育的未來一定無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