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梅
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載體,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建設的靈魂,也是班級健康發展的保障。培育良好的班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班級是班級文化產生的基礎,班級文化一經形成又會按其式樣塑造班級成員, 使班級成員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有利于班級文化的發展,而班級成員也會自覺不自覺地維護這種文化。
中職生大都是初中畢業生中未能考上高中,學習和心理相對有缺陷的學生。他們正處于由少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也是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完成社會化任務的關鍵期。對于大多數中職生而言,從小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并且自信心缺乏、自制能力弱,比普通中學生更叛逆,更難以管理。因此,加強中職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那么,如何加強中職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呢?筆者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體會到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班級環境文化主要指的是教室和寢室的衛生、布置和美化。教室和寢室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占用學生在校主要時間和空間。它作為廣大學生最主要的活動場所,直接影響著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的提升。
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地方。優美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能夠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從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布置。教室的布置包括教室的凈化、綠化和美化。教室衛生是班級文明的標志,要保持教室的衛生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教室的清潔和美觀。為此,我組織班委會在教室的前后面分別擺放了幾盆橡皮樹、非洲茉莉等綠色的植物。這樣,整個教室增添了綠色,充滿了溫馨、生機和活力的氣息。
其次,精心設計墻壁標語。第一學期開學初,我讓全班學生共同開動腦筋,針對班級目標和學生自身目標每人寫出一兩句言簡意賅的班訓,班委會對征集來的幾十條班訓經過精心挑選之后,確定了“求真、務實、創新”這一條。把它做成深紅色隸書字體貼在教室后方黑板報上方作為班訓,這幾個醒目的大字提示同學們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勇于實踐,大膽創新。于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這種班級的奮斗目標和價值導向。
再次,要突出職教特點。如教室墻壁上可以多布置一些反映企業文化的名句。比如“追求卓越無止境、與時俱進創未來”、“用愛心做事業、用感恩的心做人”、“經濟講效益、管理講制度、辦事講原則、工作講效率”、“創中國品牌、出世界精品”等等。宣傳欄應添加專門宣傳職業和專業的專欄。內容包括本專業領域的知名企事業單位、知名企業家、招聘信息、優秀畢業生等情況介紹。學習園地的內容可以結合教育教學活動來充實,設計上體現貼近學生、貼近專業、貼近職業實際的特點。如:職業標準、職場案例分析、專業設備及工具使用說明等等。
“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制度文化,就是班級各種規章制度,它在遵循校紀校規的前提下,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被全班同學所認可的,具有本班特色的制度。具體包括班級制度、一日常規、課堂常規以及各種獎懲制度等。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言行具有規定性、約束性,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條件,要十分重視。我班經過大家的討論之后,制定和實施了學習、紀律、衛生、班風四大類型的班級制度。我在制定和實施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一)充分尊重學生意見,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所以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我們班建立的學習、紀律、衛生、班風四個方面的管理制度都是在全體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訂的。運用這種方式制定出來的制度,能夠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可、贊同和支持,有執行力和實效性。
(二)制度的實施要體現嚴肅性,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制度一旦制定,就要認真實施。不管誰,違反了制度就要受到懲罰。任何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班級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執行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的。比如,我班一開始對于遲到的學生罰其打掃衛生,后來發現一部分學生對于打掃衛生的懲罰持無所謂的態度,于是就改為罰款,并將罰款充當班費使用。這種經濟處罰的辦法很管用,這一新的辦法實施后遲到的人數迅速減少。
班級行為文化,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包括班級舉行的各項活動,以及學校開展的各種文體和人際關系等活動,它是班級精神和價值觀的折射。具體包括班級開展文體活動、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類競賽活動,為班級獲取榮譽。
我把開展學生課外興趣小組作為班級行為文化的主體。利用在校空閑時間鼓勵學生在班上組織各類興趣小組。比如:歌唱組、繪畫組、舞蹈組、體育組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擔任相關興趣小組組長。我的班級是衛生信息專業,班級49人全部是女生,姑娘們很多人喜歡唱歌,正好學校在去年組織了“放歌會師樓”合唱團,在今年合唱團招收新團員的時候我班歌唱組組員全部參加。同時組織班級學生參加集體班級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很好地展現自我。比如,去年元旦晚會的排練組織我交給了學生,由學生自己策劃晚會,自己布置晚會現場。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組織和參與,在活動中展示了自我風采。
班級精神文化屬于觀念形態,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一個班級最寶貴的優勢和精神財富,它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和內在動力,更是一個班級風格的集中表現形式。包括班級精神、班級凝聚力、團隊意識、班級文化活動等內容。我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注重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以及培養學生的積極創新的精神。
(一)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一個擁有49位女生的班級,班委會成員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影響著同學之間的團結和班級集體的向心力、凝聚力。在聽到一些聲音后,我利用班會,讓全班學生以無記名方式,寫出班上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班委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從大家的反映來看,班委的六個成員大都存在著不能帶頭遵守班級紀律的現象,這樣的班干部在學生中沒有威信,管理別的同學時人家不服氣。為此,我召開了一次專題解決班委成員和班級同學之間矛盾問題的主題班會。會上,班委成員逐個開展了自我批評。六個班委成員的自我批評結束后,我從大家的表情上看到大部分同學對班委的道歉是接受的、滿意的。班委自身的問題解決得差不多后,我要求全班其她學生都對自己進行一次反思:班級的不團結,只是班委的問題嗎?自己是否做到位了?通過這樣一種自我檢討的方式讓大家都來一個換位思考。
這次班會的召開,增進了班委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結和友誼,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班級管理中我放手大膽地讓學生去做,去嘗試,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前面提到的成立班級興趣小組,定期讓每個小組組織一次班級活動,盡量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及特長。通過這種方式的促進,班上涌現出了許多有特長的優秀人才,如像具有主持人風采的孫彥霞同學,有繪畫天賦的汪娜同學,有組織領導者才能的李鳳同學等等。
反思和總結: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有著無形的教育力量。在現代教育中,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凡是班級文化建設搞得好的,班主任的影響力、號召力都比較大,班級中學生的心態好,學生之間團結協作意識強,學習興趣濃厚,向心力和凝聚力強,班級工作成效顯著;班級文化建設不力的,班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參加班級活動不積極,學生之間矛盾多,班風大都比較差。班級文化建設有其規律性和特殊性,要根據不同類型學校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因此,中職學校在班級文化建設上必須遵循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并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創新,以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從而讓班級文化真正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