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成濤
1.概念。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有關人類智力的理論。
加德納將智能定義為:在一種文化環境中個體處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潛能,這種潛能可以被文化環境激活以解決實際問題和創造該文化所珍視的產品。他強調智能的社會文化特性,并將智能看作是一種生理和心理潛能。這種潛能在特定文化環境和教育下可能被激活,付諸實踐,繼而創造該文化所珍視的產品。
2.智能分類。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
1.教師在閱讀教學觀念方面存在方向性錯誤。英語閱讀是培養語言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助于學生了解國外文化。但一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將閱讀作為零散知識點的一種獲取方式,忽略了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導致學生對閱讀的理解不夠深刻。
2.教學方式死板單一。傳統的閱讀教學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將短文進行精讀,將文章每一句的意義進行分析,把里面所有生詞和詞組的用法進行總結。另一種是直接給學生講解閱讀題答案。這兩種教學方式都缺乏新意,學生對英語閱讀提不起興趣,自然在閱讀學習上無法取得進步。
3.內容多為英語基礎知識的灌輸。傳統閱讀課堂中,教師的上課內容多為單詞的講解和語法的灌輸。由于一節課的時間有限,這種課程內容的設置無法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由于英語閱讀的最終目的解題,學生的任務只是做對題目,造成老師只是讓學生用找答案的方式進行閱讀,而不是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英語閱讀是語言智能的一部分,這種技能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得到發展。在閱讀過程中,會涉及多種智能。首先,我們需要語言智能去識別文本中詞語的意義,認識其句法功能,以及對句子意義的理解。同時,為了了解背景知識,需要運用多種智能。例如,在閱讀一篇介紹貝多芬及其音樂的文章時,我們需要運用音樂智能;如果要理解有關西方繪畫歷史的文章,或者介紹立定跳遠動作指導的文章,那么我們需要運用空間智能和運動智能;又或是我們想要讀懂一則故事的發展過程,并要理清所有角色之間的關系時,我們必須激發邏輯一數理智能;當我們有意識地想要運用閱讀策略,制定閱讀計劃時,這就與我們的內省智能有關。
尤其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師要能創造一種氛圍,促進學生發展他們的語言智能和其他智能。多元智能理論理論認為,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幫助個人發展他們的智能。課堂活動以學生的智力特征為基礎,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清楚每個學生的智力分布和學習偏好,然后據此寫出課程計劃和設計。
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英語閱讀課堂,需要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教師必須意識到學生個體差異,并能夠設計出一系列的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職責是要設計閱讀任務、安排有效的課堂程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
多元智能理論的關鍵是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教授。接下來將以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為例,說明閱讀課堂中如何具體應用多元智能理論。
1.語言智能:這類學生具有較好的文字技能,他們喜歡閱讀和寫作,可以流利地使用語言,處理詞匯,喜歡并能正確拼寫單詞。根據語言智能學生的特點,可以在閱讀課上展開各類演講活動,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文字游戲,講故事等。
2.邏輯--數理智能:這類學生喜歡探索新的模式和關系,善于建立聯系,他們喜歡按順序做事。根據邏輯智能學生的特點,可以在閱讀課上開展以下活動:通過計算解決問題,預測,關系分析,邏輯推理游戲等。
3.自然觀察智能:這類學生傾向于進入自然世界,與各種各樣的生物互動,他們可以分辨植物和動物之間的差異。在閱讀課上,教師應該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課文主題相關的一些圖片,聲音或視頻。此外,在班級中可以設置一個興趣角落,用以種植花草,以便為自然觀察智能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英語閱讀課上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有利于幫助教師重新考慮他們在課堂上的角色。在以英語為基礎的英語課堂上,教師不再是簡單的講師,他將扮演多種角色,促使教學活動更有效。同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智能來設計課堂活動,并且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估,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總之,教師應該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