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可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第一中學,廣東龍川 517300)
教育現代化發展是大趨勢,基礎教育不能心有旁騖或懈怠不前。在時間關鍵節點上,學校如何與現代化基礎教育相接軌,如何“拿來”教育發達地區的先進教育理念,如何整合自身現有的教育資源,這些課題值得所有教育者以更強的信心、更大的智慧和更廣的視野進行思考。
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趨勢之一[1]。在學校特色創建中,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應該有怎樣的追求?歸根結底,就是要實現學校持續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2]。“特色學校”的指向是微觀的,可以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某一個方面或項目上,如足球特色學校、武術特色學校、科技特色學校、田徑特色學校等,而且很多學校工作開展得很有成效,但這并不等于實現了學校特色發展。現在,很多學校在特色創建工作中向這一方面努力。而“學校特色”的指向是宏觀的,可以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每個方面。
一方面,實現學校特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全體教師要從學校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追求出發,內化一切教育教學行為,共同發力。另一方面,學校特色創建工作,要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重點,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搭建切實的發展平臺,讓教師找到教育的歸屬感,明確成長目標,自覺提升專業素質。
教育的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3]”。何為“有質量”?就高中教育而言,學校應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我校創辦于1913年,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底蘊深厚,是廣東省一級中學、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廣東省傳統項目田徑學校、廣東省足球推廣示范學校。
學校百年積淀而成的“川中精神”在2003年被中共河源市委、市人民政府推向全市各行各業學習。“川中精神”的內涵是“團結奉獻”“追求卓越”,這也是學校文化的兩個核心關鍵詞。百年川中要實現學校特色發展,必須以此為文化核心。因此,我校在學校特色創建中以此為統領,進一步對教學體系、制度體系等進行了梳理。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以德為首,是辦學的根本原則。一方面,學校的德育往往顯得零散,一些學校將重點放在糾錯德育上;另一方面,德育活動普遍偏重形式,忽略了內容體系及課程化建設。這正是學校德育特色建設實踐應該努力解決的問題。
“精英”的概念,并非以階級層次劃分,而是有別于同齡人的一種更高的德育標準。從教育實施角度看,“精英德育”一是指在培養精英的過程中對專門人才實施的德育;二是指在大眾化教育過程中,將社會對精英人才“德”的高要求轉化為教育對象的內在品質和外在行為的普遍要求。我校強調的“精英德育”是后者,面向全體學生,圍繞培養精英意識、養成精英習慣、打造精英隊伍三大目標,開展積極探索和實踐。
1.以課程的方式落地,推進德育活動課程化
“以課程的方式落地”,是“精英德育”的基本理念。圍繞培養學生的精英意識,養成學生的精英習慣目標,學校著力建設“精英德育”系列課程,在原有“德育”課程基礎上,繼續升級形式與內容。例如,學校定期定主題舉行班主任業務能力研究專題分享交流會,為班主任搭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平臺,不斷提高“精英德育”課程化的效能。
2.以嚴謹的態度執行,實現德育活動精品化
德育活動空洞化、形式化,是值得反省的現狀。開展德育活動要有精品意識,我們的口號是“川中出品,必是精品”。而要實現德育活動精品化,必須以嚴謹的態度去執行。
3.以卓越的追求為指引,厚植德育活動文化性
德育的價值在于培育人的心靈,而能植入靈魂深處的就是文化性的內容。我校以卓越的追求為指引,將傳統正能量的文化內容和元素厚植在德育活動中。“追求卓越”是我校文化的核心關鍵詞,是學校的文化品格和價值理想,它對學校的德育建設始終起著指引作用。厚植德育活動文化性,是我校在建設“精英德育”特色的重點。“精英德育”的每一項活動,諸如德育大講堂、高三各個時間段的勵志活動、一年一度的校運會和元旦文藝晚會,等等,我校始終堅持了文化性特色。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離開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特色發展的目標必然落空。現代教育的信息化、數字化為教師教育提供了平臺和資源,但如何為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尋求更好的出路,這是一個重要課題。“學術”“學”是過程,“術”是結果,“不學”則“無術”,很多時候,雖然“學”未必能轉化升級為“術”,但這一過程不容忽視。
我校傳統項目特色,如田徑傳統項目、音樂和藝術項目,因為發展時間長,師資隊伍強,學生認可度高,項目成績顯著,需要我校堅持和發揚,這也是大多數學校的做法。但如何進一步提升特色,增強效果,這是很多學校容易忽視的問題。
我校推出“陽光體美”項目,繼續豐富“體美特色”課程內容和形式,在增強學生健康體魄、培養學生陽光心態、健全學生人文情感的基礎上,突出挖掘和放大“體育”“美育”中“育”的功能,落實“運動育人”“音樂育人”“美術育人”,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就現狀而言,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中,教師教學往往注重運動技巧、藝術技巧的教學與訓練,如跑步僅鍛煉體質,書法課進行單純的寫字,繪畫只是構圖,唱歌只強調音準,忽視了這些課程的必備品格、文化情感和藝術素養,這一問題應引起重視。
綜上所述,我校以活動促進項目,以課程監控項目,以成長發現前景,德育實效性明顯增強,教師專業素養得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這些探索和實踐有力促進了學校文化發展,也必將日益彰顯百年川中的品牌效應。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思考教育的未來,思考學校發展的未來,希望能把握現代教育的發展態勢,緊跟現代教育的發展步伐,實現學校文化發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