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市蒼梧縣石橋鎮中心校,廣西 梧州 543116)
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進行寫作練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作文、摘抄等,但是這些方式都存在耗時長、篇幅大的問題相比課堂小隨筆確實不再適合現在的教學方式。課堂小隨筆就比較靈活、貼近課文還能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是現在比較常見的訓練方式。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雖然屬于小高階段,但是還停留在閱讀能力比較差,可以讓學生在所學課文里選擇自己喜歡的精美的、手法奇妙的、結構比較嚴謹的句子段落;或者一些名人名言和名篇的仿寫,來進行借鑒和模仿。舉個例子:在課文《金色的腳印》里“光禿禿的柞樹林上邊,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貍孤零零地坐在窩里,仰起脖子嗥叫著”這句話里面的“光禿禿”、“冷清清”、“孤零零”這樣的疊詞,教師可以讓學生用這幾個詞寫個小隨筆或者出幾個類似的疊詞讓學生們自由組合,這樣寫隨筆的方式更能讓學生理解。但是仿并不是抄,而是在仿寫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教師要注意這一點。
現在的很多文章都會在最后有一些巧妙地設計,比如在結尾處留下懸念或者把結尾虛化,結尾留白給學生一些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續寫自己內心屬意的結局。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訓練課堂小隨筆的效果。
有計劃有主題的小練筆訓練的是學生的技能,是教師以自己的經驗和思維來牽引學生,但是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課堂隨筆更能提高學生的經驗和能力。比如說在學生進入到某一堂意境優美的課程中,有感而發時,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進行情景訓練隨堂小練筆,這樣讓學生把情感轉化為文字的方式更讓人記憶深刻。
教師如果在充分利用精美課文這些資源的基礎上,再結合學生自己的思想情感來訓練學生的課堂小練筆,一定會讓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突飛猛進,冰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還是要注重學生的閱讀積累和寫作技能的訓練,循序漸進地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