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魚洞中學校,重慶 400000)
高一的學生心智發育的特征,導致了他們往往用一種不成熟的態度去學習和生活,并且將這種態度作為了自己長大的標志,與周圍的同齡人分享,甚至去嘲笑來自家人、老師的教育。當這些被他們奉為準則的態度,在遇到現實問題時則往往背道而馳,從而陷入對過去的后悔、現在的迷茫和未來的恐懼。那么如何幫助高一的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幫助高一的學生明確角色的轉變,這個包括了學習中的角色、家庭中的角色、生活中的角色。而且我們不僅僅只是讓學生看到現在的角色應該是怎么樣的,而且還要將他未來可能發展的角色一起展現給他,從而來激發其內在的潛能。這樣在面對外界的壓力、誘惑時,他們任然能砥礪前行。
認識自我的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霍蘭德職業SDS興趣測試、性格色彩測試、九型人格測試,以霍蘭德職業SDS興趣測試為例,它的主要作用讓學生進行一個簡單人格自我測評,從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以及職業傾向,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對現階段的學生有一個相對深入的了解。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在以后的選課時,我們能提供更符合他們自身需求的建議。
例如在美國,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的概念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里,甚至被認為是終身教育。美國的生涯教育是系統性、整體性工程,從幼兒園到高等教育延續到職前教育,生涯教育的理念是和終身教育保持一致。我們現階段的高一新生普遍沒有這樣的基礎,現階段做為班主任我們雖然難以將生涯規劃貫徹學生的終生。但我們最起碼要建立起一個高一至高三的系統生涯教育構想。高一的重心可以放在認識自我、興趣與能力、選擇方向、制定規劃;高二則可以探索自我、應對變化與挑戰、改變還是堅持;高三的重心則是明確自我、能力展現、走出困境、實現價值。這樣的規劃是基于我們班主任觀念的轉變,生涯規劃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一個完善的三年規劃,才能真正幫助發揮能力和特長,懂得如何揚長避短。通過社會實踐,加強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實現職業向往。
剛才我們已經談到,生涯教育本身應該是一項貫穿學生終身的事業。那么我們的高一生涯教育活動就必定要為后續打好基礎,那么實際生涯教育活動就不能是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相對完成系列教育活動。
班級生涯教育團隊應該包括生涯教育專職老師、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特別是科任老師的加入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將生涯教育與教學課堂相結合,實現學科滲透。特別是新高考的當下,選課走班中,行政班級的概念逐步弱化,單純由班主任進行生涯教育是非常有局限性的,科任老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具備對學生專業方向的指導優勢。
這一點并局限于高一的班主任,而是我們所有的班主任甚至是老師都應該要做到的。《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中提出“堅持指導性,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關注成長過程,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優勢,鼓勵學生不斷進步”。這就對我們的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生涯教育在我國的開展時日不長,學生、家長對之都不了解,作為生涯教育尖兵的我們則一定要轉變觀念,以積極負責的態度,學習生涯教育,提升生涯教育能力。很多班主任對于生涯教育的理解還只停留在未來的志愿填報這個具體問題的指導層面上,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生涯教育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導致了我們的生涯教育只注重短期目標、不注重能力的培養,缺乏更具針對性的內容,缺少與社會的聯系。參與生涯教育專業培訓,甚至獲取相關的資格認證,才能順應教育新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很多名班主任工作室將研究重心放在了生涯教育上,足以證明生涯教育對班主任們的影響。
在新高考的改革浪潮中,我們作為高一年級的班主任,要與時俱進,讓在學生心中播下生涯教育的種子,培養他們生涯規劃的能力,讓生涯教育在他們未來的歲月里開出美麗的花。這是筆者對高一年級進行生涯規劃的班主任策略的一點看法,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