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椹澗鄉廟張小學,河南 許昌 461132)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較強的科目,教師要教好數學課程,就要認識到只有學生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最大程度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關注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問題。本文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培養高年級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分享了以下幾種策略:
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小學生在死氣沉沉的課堂中只會產生對數學畏懼的心理,教師要教學語言幽默化,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小學生本身就處于身心發育階段,他們對一些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合理地幽默化教學語言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長度單位”的課程時,就可以詢問學生自己家的房子高度是多少,可能有的學生會說有3米高,這個時候教師繼續問那轉換成厘米又是多少呢,如果有學生答錯了說成30厘米高,教師可以幽默教學語言:“30厘米有沒有咱們使用的課桌高呢,大家用自己的尺子來量一下吧,我們的同學一定會像拇指姑娘一樣高吧?”學生們在教師幽默的語言中哈哈大笑,而也會思考到是不是自己哪里搞錯了,然后思考后就會答出正確的答案,這樣學生們就會加深了對長度單位轉換的印象。
教師要巧思苦想如何將數學課本中的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只有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才能讓學生理解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重要作用,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例如:教師講解求取長方形面積的時候,就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講起,讓學生去思考如何求取自己用的課桌面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用筆記錄下來算一算。最后再讓不同的學生上臺來講解一下自己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互相比對一下各自都計算正確了沒有。
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喜歡游戲的心理特征,結合課程知識來設計出一些生動有趣、能夠進行競賽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講解“奇數、偶數、質數、合數”課程時,可以創設一種游戲情景,讓學生們來講解自己的學號是什么樣的數,它又有什么特點,為什么呢?學生之間比拼看誰的反應最快,小學生在游戲競賽中可以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難點,更愿意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數學教師應該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來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好數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