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四興自強完小,云南 麗江 674113)
關鍵字:語言;魅力;科學性;趣味性
教師的語言要科學,準確。數學教學語言除了具有準確性之外,還應有規范化的要求 ,如吐詞清晰,讀句分明,堅持用普通話教學等。
教學過程由一個個教學環節組成,一個個教學環節好比是粒粒珍珠,而各環節間的過渡語則是串連珍珠之間的絲線,因此我們要充分注意教學過程中過渡語的設計和運用,例如:“25÷5”這道算式,在教師提出:“把2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以及“25里包含幾個5?”兩種說法之后,引導學生還可以有哪些說法,學生就踴躍發言:提出“25除以5得多少?”;“5的多少倍是25?”等各種說法。這樣通過一道題就大大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題材從生活入手,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地敘述,讓學生有充分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敘述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不管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與鼓勵,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必將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中有助于學生良好人文素質的養成。教師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喚起學生注意力,達到婉轉批評,促其改正缺點的目的。
數學是一門謹慎的課程,對于低齡學生來說,要完整準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還是有些困難的。數學課也是可以生動活潑的。只要教師用合理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數學。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認識數字時候,往往可以借助“小棒擺圖”,將語言和動手結合,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數字的加減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不僅限于口頭的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擺,更能加深他們的理解記憶。任何一門課都不能少了動手實踐這一環節。尤其對數學這種抽象的學科來說,將抽象的數字,轉化成具象的實物更是需要教師靈活的思維。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連接的紐帶。大 自然中有許多種奇妙的語言,人類活動中也有許多種曼妙的語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語言魅力更是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