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林木發生病蟲害不僅影響其美觀,還會影響對環境的凈化作用以及經濟價值,因此必須要控制林木病蟲害的發生。本文介紹了4類防治林木病蟲害的常用的方法,為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木;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44
林木病蟲害是根據在不同環境氣候中,由于各種不利因素所引起林木生理機能結構與外部形態發生不正常的改變,從而導致林木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影響而造成病變,導致病蟲害的產生。林木一旦發生病蟲害,會對其生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降低林木的美觀度和經濟價值。因此,必須要認真研究林木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1 化學防治
在搞好預測預報的前提下,正確的使用農藥進行防治,一般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我國常用的殺蟲劑有愛福丁、吡蟲啉、銳勁特、滅幼脲等;殺菌劑有百菌清、多菌靈、粉銹寧、甲基托布津等。在林木植保工作中主要用的施藥方法有噴霧、熏蒸、毒筆涂環、蛀空注射等。但是大量的采用化學防治容易對土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甚至引起人畜中毒。
2 綠色植保技術
2.1 氣味誘殺
2.1.1 毒餌誘殺
許多昆蟲的成蟲由于取食、交尾、產卵等原因,對一些揮發性物質的氣味有著強烈的感受能力,表現出正趨性反應。利用害蟲的這種趨性,在所嗜好的食物中摻入適當的毒劑,制成各種毒餌誘殺害蟲,效果極好。
2.1.2 餌木誘殺
利用天牛等昆蟲喜歡在喜食樹種和新伐倒木上產卵的習性,在害蟲產卵繁殖期,于林間適當地點設置一些新伐木段,待害蟲產卵時或產卵以后集中殺死成蟲或卵。
2.1.3 嗜食植物誘集
利用昆蟲對某些植物的喜好性和嗜食性的特點,適量種植這些植物作為害蟲的誘集源,而后集中消滅之。
同時,在喜食樹種的四周種植若干行楝樹作為隔離帶,可起到隔離天牛侵入的作用,這與用喜食樹種作引誘樹正好相反。如楝樹是提煉植物源農藥的極好植物,它對光肩星天牛表現出很大的抗性,光肩星天牛在楝樹上不能進行交尾、刻槽和產卵,只能取食極微量的小葉柄和小葉嫩皮,取食后很快會中毒死亡,縮短成蟲壽命,在林帶外營造楝樹隔離帶,內側種植少許喜食樹種復葉槭引誘(對天牛的誘集距離約200m,誘集率約66%以上),可起到“甕中捉鱉“的保護林帶作用。從景觀效果和防護功能出發,合理的植物配置模式是:免疫(或抗性)樹種:目標(或保護)樹種:誘餌(喜食)樹種的比例為45%~50%:45%~50%:5%~10%。必須注意,對引誘樹不能誘而不管,一定要對其強化管理,可以通過噴灑觸破型微膠囊劑、高效涂干劑、持效注干劑或短截主干等方法及時消滅所誘集的成蟲,保證引誘樹常年健壯生長,持續發揮引誘樹的作用。
2.2 燈光誘殺
燈光誘殺的優點是:趨光性有效蟲源大量集中和被消滅;迫使大量夜行害蟲避光而去,降低了趨光性害蟲在田間設燈區的發生基數;抑制或影響部分夜行害蟲的正常活動,減輕了危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延緩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及抗性水平的發展;天敵得到保護,優化了生態環境,利于持續發展;操作簡單易行,投入低,產出高。
2.3 潛所誘殺
利用某些害蟲的越冬、化蛹或白天隱蔽的習性,人工設置類似的環境,誘殺害蟲進入,而后殺死。
2.4 其他綠色植保技術
在整個綠色植保技術推廣過程,也采取了其他的技術,現將其他綠色植保技術應用推廣情況歸納如下。
2.4.1 黃色板誘殺
許多微小昆蟲(蚜、粉虱潛蠅等)具有趨黃性,將涂有蟲膠的黃板掛設在一定高度,可以有效的誘殺趨黃性害蟲。
2.4.2 誘捕蚜蟲
不同黃色的誘蚜力不同,以金盞黃引誘力最強。黃色并不是對所有的蚜蟲都具有引誘力,麥二叉蚜對黃色毫無反應,而黃色對桃蚜的引誘力是對麥二叉蚜的80倍。即使同一種蚜蟲在不同的場合(如陽光強度)趨黃的效果也不完全一致。垂直掛設較好。
2.4.3 誘捕溫室白粉虱
以淺黃色引誘最佳,11~16h(特別12~13h溫高光強時)誘捕量最多,垂直掛在植株上部10~60cm的空間為好。
2.4.4 誘捕美洲斑潛蠅
水平放置的黃板誘集量多于垂直放置的,以植株頂部為好。田間每667m2放置黃板60~80塊(30cm×20cm)。
2.4.5 銀灰色反光薄膜避蚜
銀灰色有避蚜作用,因此,在苗床可以覆蓋銀灰色反光薄膜避蚜,在苗區可以掛設條狀銀灰色反光薄膜避蚜。
2.4.6 藍色板誘殺
薊馬是溫室植物葉部的主要微小害蟲之一,它對藍色板反射光特別敏感,所以在溫室中掛設黃色板的同時可以掛設一些藍色板,誘殺溫室薊馬。
總之,對于林木病蟲害的防治不應采取單一措施,要根據當地林木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綜合防治措施,才能將病蟲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王曉久.林木病蟲害發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探究[J].現代園藝,2017(8).